连帽衫、球鞋、棒球帽、墨镜......早在20年前的时候,这种穿着打扮历经欧美、日韩、香港之后传至中国大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代表的潮流文化一直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如此打扮的年轻人一度成为叛逆的代名词。
《中国有嘻哈》的火爆,以及一大批围绕嘻哈、街舞、滑板等项目网综的出现,开始有人将潮流文化形容为当下的“青年文化”。曾有投行估算中国潮流市场的商业体量达到了5000亿的规模,在人们审视这个领域的同时,潮流却在不断和文化、艺术、影视、时装等泛娱乐产业碰撞、交织,由之诞生的潮流文化逐步形成了综合性的产业,市场规模恐早已突破万亿的级别。
当然,觊觎潮流文化商业前景的玩家也开始出现,余文乐、李晨等就在多年前开始以偶像身份自创潮流品牌,一二线城市的商业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潮牌店,视频网站们开始着手策划和“青年文化”相关的综艺节目,国内最大的在线潮流贩售平台有货正在打造“潮流界第一狂欢节”。潮流文化和潮流产业经过了萌芽期之后,开始一步步走向成熟。
潮流文化元年?源于文化认同和商业崛起
进入2017年,潮流产业开始在国内井喷,且不乏一些被大众所熟知的现象。MC天佑等网红让“喊麦”深入人心,《中国有嘻哈》又带红了国内的嘻哈文化,肯德基的潮流网店KFC ltd,以及adidas NMD、宋仲基同款的“小脏鞋”等等,好一番热闹。
究其根本,潮流文化元年的到来可以追溯两个原因,一个是基于文化的认同,一个是根植于潮流的商业崛起。
联合国将青年定义为15-24岁,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好大一轮争议,可在调侃之余需要正视的一点是,这个时期的青年文化是建立在90后、95后乃至00后群体的基础上的。或是受到好莱坞大片的影响,或是从小浸淫于互联网的缘故,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比前辈们更加热衷街头文化,在街边的马路上伴着音乐跳一段街舞,或是经常出没LiveHouse感受现场的躁动,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而几乎所有潮流现象的爆发都抓住了新生代年轻人的兴趣,嘻哈是如此,MC亦是如此。
有货发布的《国民潮流消费报告》也显示,90后、95后已经成为了潮流消费的主力军,并且95后正逐渐进入社会,潮品消费潜力更是被业内人士看好。
当然,这也可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解释。千禧年之后,大多数城市家庭摆脱了衣食住行的束缚,这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化也能窥知一二。简而言之,工厂流水线出品的千篇一律的产品,开始让广大食色男女觉得审美疲劳,甚至说毫无G点可言,他们更追求与众不同的东西,原先的小众文化开始走向大众,人们对潮流文化的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曾经问起一个95后朋友为何不喜欢优衣库,对方给我的回答是: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或许对于潮人来讲,与潮流同步乃是基本,做到出其不意才是最高境界。
有人嗅到了流行趋势,就有人嗅到了商机,当90后、95后逐渐成为大众娱乐与消费的中流砥柱,在潮流领域尝试着变现还是一件难事吗?在文化消费上,《中国有嘻哈》之后势必会诞生更多的潮流网综,而在物质消费上似乎更有故事可讲。
混迹于香港和台湾的偶像艺人们,比内地的明星们更理解潮流圈,余文乐、李灿森、罗志祥、薛之谦等纷纷涌入潮牌圈,并相继在国内的一线城市扎堆开设潮牌店,其中不少是与有货有着深度合作的潮流大咖。伴随而来的还有国外的潮牌,Vans、STUSSY、FUTURA、Undercover、Human made、Madness、StayReal、OAMC、Public School、GCDS、R13等被国内潮人所熟知。
同样受益的还有潮牌电商平台,有货在2016年的流水达到20亿元,而且预计今年将增长70%左右。在垂直电商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聚美优品的市值已经较巅峰时跌去90%,唯品会因缺少新的增长点而不被投资者看好,好乐买、凡客等逐渐被市场所遗忘。
有货的崛起很大程度上证明潮流文化的红利期已至,而从京东、天猫、网易考拉等不断吸引潮牌入驻或扩增潮牌品类的动作来看,潮流文化在商业层面的崛起已经在行进中。
占领潮流风口,或许存在这些机会
如今的年轻人或许不愿意花几千块买一件奢侈品,却愿意为一双新款潮鞋日夜排队,甚至与其他买家发生肢体冲突。
据精日传媒JingDaily报道,每年前往巴黎的中国游客有54%在25到35岁之间,他们不再像老一辈只关心高级奢侈品牌,他们更愿意购买Vetements等潮牌。当然,更大的市场还是在国内,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想要占领潮流这个黄金领域,或可以从下面几个维度做一些尝试和探索:
1、塑造潮流风向标。
日本潮流的黄金十年,离不开90年代突然爆发的“里原宿”文化,直接改变了往后日本各时装品牌的影响力。彼时的日本青年被灌输了不少美国文化,包括滑板、涂鸦与嘻哈音乐为典型的街头文化,而里原宿潮流的出现离不开两个诱因,一个是潮牌的大规模诞生,Fragment Design、Wtaps、Bounty-Hunter等等;另一个是潮流刊物所塑造的潮流风向标,与《宝岛》、《Made in U.S.A》、《POPEYE》、《Boon》等杂志所号召和引领的潮流趋势不无关系。
就今天来看,塑造风向标的媒介要更加多元,既可以是《YOHO!潮流志》等媒体,也可以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KOL、内容电商、潮流集会等等。利好的一面在于,主要由95后和00后组成的潮流人群更加聚焦,且天生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网络有着很高的依赖性。《中国有嘻哈》等网综隐现了引领潮流风向的野心,即将到来的“有货潮流新品节”,国内外的潮牌将携2017秋冬季10万+新品正式登录有货平台,跃身成为“潮流界最大的狂欢节”。不一而足。
2、打造潮流IP。
潮流文化的兴起可以视作文化布道的产物,正如Michael Jordan创出了Air Jordan,洼冢洋介带红了Supreme,木村拓哉穿红了Bape等等。用比较流行的概念来形容就是IP,而且IP的形式也更加宽泛,可以是一个明星或KOL,可以是一档综艺,也可以是一场吸引眼球的潮流活动......在这个领域,国内已经出现了大批的掘金者。
有消息称,《中国有嘻哈》的主创团队正准备打造一档名为《中国有街舞》的新综艺节目,并且提名黄子韬、陈伟霆、易烊千玺三人担任固定嘉宾。而在这些综艺背后,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想要在垂直综艺领域开发自己的新IP。
在潮流领域创业深耕多年的YOHO!有着同样的打算,旗下的 YOHOOD全球潮流嘉年华已经迎来了第五届,有货今年更是联合1400多家国内外潮流品牌,欲打造国内“潮流领域最大的狂欢节”。不仅如此,在“有货潮流新品节”与YOHOOD全球潮流嘉年华举办期间,潮流教父NIGO、国际巨星菲董(Pharrell Williams) 、殿堂级艺术家FUTURA、余文乐、林俊杰、李宇春、李灿森、陈柏霖等30+明星潮牌主理人、艺术家、艺人也将出席。潮流icon的参加也让有货和YOHOOD “潮流IP”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不难理解其中的意图,IP提供了更多变现的可能,不管是粉丝经济还是为电商导流,都将加速潮流文化的商业化进程。
3、布局潮流生态。
在潮流文化从小众走向流行的同时,消费升级成了整个社会的趋势,潮流文化也顺势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电商、展会、潮牌孵化等上下游,收割市场的势必是潮流生态圈。
为国内创业者提供了样本的是美国最大的潮流电商Karmaloop,起步于20年前的Karmaloop依托线上线下零售,覆盖了500多个潮牌,还成立了线上视频内容生产的Karmaloop TV,而且拉斯维加斯的百年展会Magic Show、纽约长滩的Agenda展会,汇集了全球数千个品牌商家交易,弥补了Karmaloop在生态上下游的不足。
显然,中国的潮流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商业生态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缺少探索者。比如说YOHO!在布局杂志、电商、嘉年华、线下店等产业的同时,还通过有货以明星潮牌主理人的形式签约了余文乐、林俊杰和大批的独立设计师,同样是生态的玩法;比如余文乐的MADNESS也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进军电商并扩展线下店,另一方面不断强化IP。毕竟谁能建立完整的商业闭环,谁能引领新一代的文化取向,谁就将是平台级的大公司。
结语
如今的潮流文化已经成长为横跨时装、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大生意,且潮流文化最诱人的地方便是消费迭代,95后和00后正成为娱乐与消费的主流,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将会影响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文化形态,用万亿市场来形容它的规模似乎并不为过。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寿产业大动作!中科院新技术NMN产能升100倍,全民百岁时代可期?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昆仑万维重磅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做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真我GT7 Pro发布,3599起堪称骁龙8至尊版质价比之王
- MLPerf AI存储基准测试,中国速度领跑
- 假开源真噱头?开源大模型和你想的不一样
- FaceTime成诈骗“帮凶”,苹果是怎么一步步丢掉“安全”光环的?
- 收入首超特斯拉,比亚迪市值为何只有六分之一?
- 谁才是折叠屏界的扛把子?华为、荣耀、vivo卷出新高度
- 姜萍也是受害者,阿里数学竞赛存在漏洞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