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度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这也是陆奇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后的首个季度财报。而从财报公布的数据来看,人工智能作为新的驱动引擎,已经深入运用到了百度的各项业务当中,尤其是传统搜索广告和资讯流组成的双引擎表现强劲。
财报数据显示:搜索方面,百度利用更丰富的内容改善搜索结果,目前超过25%的搜索结果是视频内容。截至本月,手机百度资讯流日活用户已达到8300万。同时内容平台成绩显著,百家号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45万,比上季翻了一番。
在去年中旬的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表示“人工智能是互联网的下一幕”,而早早确定人工智能战略的百度,无论是在专利技术还是战略深度上,业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不过,相比于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看得见的红利,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刚刚进入启蒙期,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果子熟了吗?或将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对人工智能的态度。
AI推动的两大生态: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商业
正如前面所说,百度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传统搜索广告和资讯流组成的双引擎表现强劲,尽管这些并非百度的新业务,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百度的两大生态,即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
全面转型人工智能之后,百度开始推动传统核心搜索以及资讯流产品的升级。在搜索方面,通过更丰富的内容,特别是视频来改善搜索结果,优化用户体验。截至本月,手机百度资讯流日活用户已达到8300万。在内容平台的建设上,百家号的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45万,比上季翻了一番。基于百度人工智能的用户画像能力,结合百度的产品、资源和技术优势,实现了高质量内容与消费者的精准匹配,让用户获取更精准的高质量内容,同时让内容创作者实现更高效的变现,构建了一个更高效的内容生态。
不止于此,人工智能的机会在于,如何凭借互联网的力量找到精准用户、根据用户兴趣洞悉其真实意图,进而吸引用户产生消费行为。而百度在信息分发2.0时代借助,“搜索+推荐”双引擎在内容生产、分发、用户核心指标等方面成效显著,这对于百度商业生态的完善也大有裨益。究其原因,与人工智能带来的精准、智能的信息流推广不无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人找信息,而是“人找信息+信息找人”的结合。
诚然,不管是内容生态还是商业生态,人工智能技术都在优化百度这两大生态,在用户端完成了千人千面的信息分发,在商业层面的资讯流广告实现了个性化的精准触达。人工智能不再是空中楼阁,已经渗入到了服务和商业当中。
双生态成功落地,AI已成百度的增长引擎
内容生态也好,商业生态也罢,其所被验证的价值绝不止于为百度的优势业务注入了新的理念,而是证实了在搜索引擎之外,人工智能作为百度新增长引擎的事实。
从2013年成立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到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再到今年3月初百度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成立,百度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
对于前者,公开报道显示:百度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上实力强劲。在人脸识别技术上,百度实现72个人脸特征点检测和实时追踪,识别准确率达到99.77%;截止到2016年,百度语音技术公开专利数量达到404项,占国内智能语音公司公开专利数量的57%,并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2016全球十大突破技术”,如此种种,都证明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行业领先优势。
而对于后者,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的亮眼表现无疑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之前的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更像是“雾里看花”,或许能够做出很酷的Demo,可技术成熟的时间点在哪,何时能够产生商业价值,似乎都很难有令人信服的答案。如今百度在内容和信息流广告上的成绩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积极信号:人工智能技术正为百度带来新一轮的技术红利,赋能百度的商业生态,实现了投入和营收的正循环。
百度的当下及未来
从财报上来看,百度在原有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强化人工智能战略,前景已经可以预期。
百度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加速,成立了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由自动驾驶事业部(L4)、智能汽车事业部(L3)和车联网业务组成,百度在今年年初发布了对话式AI平台DuerOS,并相继与小鱼在家、海尔、美的、联想等巨头达成合作。百度还正式发布了DuerOS智慧芯片,全面开启“可对话”智慧设备时代。诸多案例显示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值得期待。
“进入2017年,百度从‘移动先行’到‘AI先行’的战略演进继续强有力的推动,”如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说,“我们在AI领域的投入是一个长期行为,AI也已经在我们现有平台上发挥出强大作用。随着AI在主流行业中愈发重要,凭借百度技术优势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更好的参与并推动中国的AI产业的增长与转型。”
百度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的升级与完善或是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又一个转折点,多年的精耕细作终于迎来了收获前的“小满”。也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成为新的主角,不只是技术上的,还有商业上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