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手机冠军之争,看智能手机升维之战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的销量排名之争,向来是科技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除了因为手机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外,还有更富戏剧性的原因——小米与荣耀在618或者双十一等重要大促的近身缠斗,就如同林丹与李宗伟的巅峰

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的销量排名之争,向来是科技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除了因为手机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外,还有更富戏剧性的原因——小米与荣耀在618或者双十一等重要大促的近身缠斗,就如同林丹与李宗伟的巅峰对决,每一次都因为胜负差距不大,所以双方奇招迭出,精彩纷呈,战果越发让人期待。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场精彩的对决似乎在走向尾声。

近日,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赛诺发布中国市场2017全年手机销售数据显示,荣耀以5450万台销量、789亿元销售额,在销量和销售额上都实现了对小米的超越,以明显的领先身位登顶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另据国际调研公司GfK发布的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数据,华为+荣耀以1.02亿部出货量排名第一,小米以5094万部出货量排名第五,5094万的出货数据与赛诺数据相符,荣耀登顶行业榜首得到GfK的间接证明。而在今日头条联合京东发布的《2017年手机白皮书》中,也有更为直白的证明——全年京东销量最高的品牌,第一名是荣耀,第二名是小米。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逐渐走向尾声?一直擅长于降维打击的小米,为何会被主张升维思考的荣耀逐步超越?表面上看似是厂商之争,背后其实更深刻的是米耀选择的不同商业模式之争。降维攻击来自科幻小说《三体》,实质是在某一方面将竞争对手的能力压制接近于零,从而取得高维对低维的压倒性胜利,而升维思考则要求站在更宏大和更广阔的维度,来思考商业模式的进化之路。

三大数据机构背书,中国互联网手机的排位已经夯实,冠军归属悬念逐渐消失,接下来我们应该重点去考虑,未来互联网手机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互联网手机这个曾经的新物种,未来还将互联网手机如何打好升维之战。

荣耀的冠军之路,也是模式创新之路

如果只是销量的差距,还不足以定论。但是在上文引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荣耀5450万的销量虽然领先小米5094万的销量不多,但是结合789亿元和637亿元的销售额,就可以算出荣耀的平均客单价为1448元,而小米的平均客单价为1250元。荣耀在销量、销售额、客单价等关键指标上,都开始慢慢拉开与主要竞争对手小米的差距,这是跟以往年份销量竞争焦灼的情况相比,有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今年的双十一大战中,就已经有了先兆。京东和天猫双平台的总销售额,为40.2亿元,销售额夺冠。而荣耀在京东的销售额超越了以客单价高著称的苹果,也可谓是一叶知秋——荣耀的升维思路,已经在数据上体现得比较明显。而擅长降维打击的小米,在双十一中最亮眼的数据依然是销量。

如果再深究一点,就不难发现两种模式的发展趋势。根据公开数据,2015年荣耀销量为4000万台左右,而小米则为7000万台左右。2016年,两者均在4000~5000万台之间,到了2017年,荣耀以5450万台对小米的5094万台,实现了反超。两者的销量曲线趋势在2015年发生变化,在2016年交叉,在2017年反转,这种曲线,其实也是两种模式发展的曲线。

在2012年~2014年,是智能手机行业享受“革命红利”的年份,小米依靠成本定价的互联网思维,对其它传统手机厂商实施价格降维打击,创造了销量增长的奇迹。而荣耀的诞生,也可以说是互联网思维的追随者,但是荣耀开始选择的道路并不是“成本定价”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更高维度的“技术创新”之路,这种思路在前期并不能立竿见影,因而在这几年里,荣耀一直是小米的追随者,远未到贴身肉搏的程度。但是到了2015年,市场情况发生了转变,消费升级大潮的到来,让需求发生了逆转,消费者不再追逐只能提供基础性能的手机,开始追求更佳体验,更富创新和品质的产品。此时,荣耀在前期的技术创新积累,就开始获得回报。一个例证就是,在京东的11月各价位段销量排行榜中,荣耀占据的是2500~3000元价位段的第一名。而小米则只有600~1000元价位段夺取第一。

表面上看,荣耀走的是高技术,高溢价的路线,所以客单价较高。但是这依然是模式不同导致的最终结果,在升维模式中,技术研发投入、上游供应链、品质控制和用户服务等环节,均可受到高客单价带来的反哺,进而进入良性循环。而降维模式,由于接近成本定价,更多是在压榨供应链和工厂,很难获得良性循环,甚至会引发供应链的反击——小米在2016年遭遇的困难中,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供应链的供货不足,导致频繁缺货。

因此,荣耀的在2017年的超越,并不是“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的降维低价竞争方式,避免了互联网手机进入到低价竞争的泥潭。而是站在升维思考的角度,从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趟出了一条质价比的新路,也让普通用户对互联网手机的定义有了重新认知。

荣耀模式成功,贵在对看似能轻易成功的模式说不

荣耀作为互联网品牌,并没有全盘照搬互联网“唯快不破”的教条。在技术创新和品质控制上,显得格外的“重”。比如说,在荣耀手机上总能看到最新的技术,2014年就发布双摄手机,是互联网手机乃至国产手机品牌中最早的,其后的VR技术、AI技术、芯片级AI手机都较快应用在手机上。这些技术最终能转化为用户体验,并获得品牌溢价。

技术创新的道路虽然走得比较慢,但也比较稳。而其它厂商在意识到趋势的变化后,选择的是一股脑去开线下专卖店,荣耀却选择了轻资产的渠道拓展模式,全国线下渠道团队只有60多人,荣耀的营销占比只有3%。

荣耀模式之所以成功,是愿意在用户看不见的研发、品控等基础上下功夫,就像盖房一样,地基打得牢才能确保房屋质量,而更多的互联网品牌,则不想在研发、品控等环节下“笨功夫”,走的是短平快的模式,虽然过去曾经达到过惊人的销量,但却像建在沙滩上的高楼,最终还是要回头在品质和创新上补课,在建好的房子上重新加固地基,其难度可想而知。

互联网思维有很多闪光之处,但在这个时代,它已不适合做为手机厂商的指导思想。因为智能手机是集硬件、软件、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项目,软件的不足可以通过迭代逐渐解决,但硬件若存在不足,那么对于用户高频使用、高度依赖的手机而言,就是噩梦。

耀在2017年的胜利,胜在升维思考。在早期可以依靠低价快速提升销量的前提下,荣耀选择的是先从“打地基”的基本功做起。从这个角度看,荣耀模式并不复杂,只是遵从了商业运行的本质——满足用户对产品良好用户体验的原始需求,并愿意真正投入资源去做研发和创新,所以荣耀今天的成绩并非是运气,而是商业规律使然。

开辟新战场,在智能手机升维之战中的荣耀

过去,互联网手机是低价的代名词。但事实证明,过度的低价策略,无论是对供应链还是对消费者,都是有毒的。荣耀在销量未登顶前,就敢于对所谓的低价策略说不,克制自己不推出那些价格劲爆、但品质和体验很难合格的所谓爆款,而是用实实在在的品质和创新和体验,慢工出细活,一点点来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互联网手机未来,拼的将是硬实力。采用通用硬件的“公模手机”,很难形成真正的体验差异,只能靠低价去竞争。唯有用实在的、落在用户痛点上的创新,才能开辟出一片新航道。2014年底的荣耀6 Plus,就是用双摄去解决用户拍照的痛点。VR手机荣耀Magic,则让用户体验最新科技的魅力。而荣耀V10,则引入了AI技术,开始探索人机交互的新一轮革命。

因此,互联网手机在未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只盯着固有的一亩三分地,必须要研究用户真正的痛点,时刻观察需求的变化,敢于在新技术变革来临之时投下重注,这才能避免互联网手机进入PC行业的低价竞争状态,继而引发产业格局板结、创新乏力的状况。

事实上,智能手机还有诸多的痛点没有解决,比如在生物识别上还未能足够安全,现在黑客已经对市面上流行的指纹、面部和虹膜识别有了针对性的欺骗方式,而手机的电池续航时间也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这些实打实的痛点,需要有技术实力的手机厂商联合供应链一起来解决。同时,智能手机正在迈向全年龄段覆盖的阶段,现有的人机交互体系还是过于复杂,各种功能也相对无序,如果有厂商能利用AI技术来解决这些痛点,相信会赢得未来。而在互联网品牌已经处于领跑位置的荣耀,就像环法自行车赛中的领骑一样,需要努力“破风”,率先去挑战这些难题,才有可能让跟跑者更为轻松前行。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已经登顶的荣耀,需要在智能手机的升维之战中,做好表率和开拓者角色,要具备开拓新战场的意识、勇气和能力,而不是停留在竞争舒适区,这样才能实现赵明年初提出“战全球,守北坡,将荣耀战旗插到全世界”的高难目标。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1-26
从互联网手机冠军之争,看智能手机升维之战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的销量排名之争,向来是科技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