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双11结束了,天猫成交额最后定格在了1682亿元,又创新高。
疯狂增长数字背后折射的是一群群疯狂的人,有坚守深夜抢货的买家、提前很久备货的卖家、严阵以待的物流……当然还少不了可能连续几天都不能合眼的平台技术保障人员。每年天猫双11都是一次大的检阅,但不得不说9年走下来,能明显感觉到天猫双11的体验越来越好了。
曾经为付款卡壳,没有抢到心仪商品而懊恼不已的买家如今不再复现,选购、咨询、对比、下单一气呵成;想当年忙到焦头烂额、恨不得手脚并用还屡遭客户投诉、丢单的商家,今天可以稍微气定神闲一些,不是订单量少了,而是很多工作可以不用自己做了……
是什么造就了今天天猫双11的极致体验?是科技的力量,是技术的进步。如此总结似乎太过笼统,下面讲一项比较具象的技术革新,看看它究竟给天猫双11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它就是混合云。
混合云成就了天猫双11
有关混合云的概念,这里不做过多阐述,多年争论业界已达成共识,那就是私有云+公有云才叫混合云,其核心特质是当本地资源不足时,能够马上利用公有云的资源扩容,当业务峰值过去,又能及时地释放这部分资源。
混合云的好处显而易见,拿天猫双11举例,多年前为什么会出现支付不畅的现象?不能说完全是由基础资源不足造成的,但至少其占相当大一部分因素。想曾经,应对这样的流量高峰,最常见的做法是提前备好硬件,需要的时候扩容,那效率可想而知,一小时扩几百台算快的,但那时候流量的增加较平时往往是成几十上百倍的,“卡”就成了当时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现在呢?情况完全不同了。据阿里云天猫双11技术负责人何云飞介绍,为应对这样的世界级难题,阿里巴巴混合部署了在线计算、离线计算以及公共云,构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合云。他们可以做到1小时扩容10万台服务器,应对再大的流量洪峰如今也不是问题。同时,阿里云还在全球4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筹备了1200+CDN节点,以应对天猫、淘宝上图片、文字和视频内容的爆发式增长。
这里看一组数据,今年天猫双11交易峰值32.5万笔/秒,支付峰值25.6万笔/秒。去年是多少?交易峰值17.5万笔/秒,支付峰值12万笔/秒。交易峰值翻了近一倍,支付峰值增长超过1倍,但从用户体验来看,丝毫没有任何不畅,这就是混合云带来的价值。
当然,这只是好处之一,总结起来,资源随需自由伸缩,业务响应更快、技术人员也不用那么忙了。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天猫双11前夕,阿里巴巴CEO张勇说的一句话。他说,要喝茶度过双11。以往没人敢这么说,技术的进步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其二,混合云的应用节省了很多成本。买和租哪个更划算如果是房子可能还有争论,但如果是服务器,毫无疑问租更划算,尤其是你只使用1小时、2小时或者5小时的时候。仅从这一个点考量,就足以读懂为什么阿里的业绩在节节攀升,收入在上升、成本在下降,不增长才怪。
天猫双11,成就的更多
混合云的好处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展开,以上是最重要的两点。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混合云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微博CEO王高飞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接受采访时就混合云带来的价值打过一个比方。他说,假如开展一个创新需要2000台服务器,10个业务就是20000台,原来这对公司IT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现在没有这种担忧了,有什么新想法可以马上尝试,不用了立刻将服务器还回去。没有后顾之忧,创新的速度、效率大增。微博业绩大涨的背后,离不开阿里云混合云的助力。
这并非个案,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采用混合云占云计算应用的比例已超过10%;RightScale 2017调查报告显示,混合云在全球的部署率较2015年上升了9%;Gartner预测,到2020年,90%的组织将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础设施。
这是我想就着天猫双11引申的第二个话题,本来是一个购物狂欢节,却无意中造就了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一朵混合云。就事论事的讲,2017天猫双11可以称得上一次混合云的最佳实践,而在这其中,混合云的价值、所能承受的业务极限再次得到了延伸。
再多想一点,今年天猫双11很可能成为混合云落地进程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尽管混合云的落地已经加速了,但还不够快;在此之后,或将进一步提速。换句话说,全球最大的混合云不仅成为了支撑天猫双11的关键技术力量,更将助力推动中国商业和经济转型升级。
当然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阿里云也会进一步受益,甚至会超过其它混合云解决方案提供商,毕竟混合云经过如此大规模检验的,应该只此一家。
而跳出混合云的思维局限,天猫双11的意义早已超越消费和零售领域。毫不夸张地讲,天猫双11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社会化大协同,是商业、经济、科技变革的最大试验场,如果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其它场景自然不是问题。天猫双11的内涵已然不是一个购物狂欢节所能体现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