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看待一些科技公司的价值。
比如拼多多,不要拿它和阿里、京东去对比,从电商角度看,会觉得这个公司的估值存在巨大泡沫。但是如果拿拼多多和shopify对比,把拼多多当成一家saas公司去看呢?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出来。
Shopify是帮电商商家建站,然后提供物流、支付等一揽子服务的公司,赚的是订阅付费,而拼多多也是帮电商商家搭建店铺,也提供物流、支付等一揽子服务,赚的是佣金。佣金和订阅付费的性质一样,都是商家越多赚的越多。目前拼多多营收是shopify的两倍以上,从这个角度看,拼多多还是被严重低估的。
再比如滴滴,过去我们总是以网约车巨头来形容这家公司,将其与Uber进行对比。可是从战略布局去看,未来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将是Google、亚马逊与特斯拉这些巨头。这样去看的话,滴滴目前的价值仍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6月27日,央视新闻全程直播了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冒雨出车上路的体验。
在直播间,滴滴自动驾驶通过了央视的 “图灵测试”。央视记者进行了盲测没有分辨出是自动驾驶还是司机驾驶。
视频显示,滴滴自动驾驶汽车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并搭载7个摄像头,能覆盖车周360度的区域,通过图像数据来感知周围障碍物的信息和道路情况,包括障碍物的位置、朝向和速度等。对路况的把握会较人类驾驶员更加精准。
随着这次滴滴自动驾驶的成功直播,未来上海地区的用户将可以滴滴App报名,申请在上海的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在长庚君看来,随着滴滴自动驾驶测试的上线,或许意味着我们应该跳出从网约车的角度来去评估滴滴的价值了。
与目前全力押注自动驾驶的百度相比,滴滴拥有天然的优势:掌握海量出行大数据。凭借这些数据量,滴滴在自动驾驶这个战场中即使对比Google、亚马逊等对手也不遑多让。
公开信息显示,多年前,滴滴就已经将APP中的高德地图替换为自家地图系统。此外,滴滴已将无人驾驶业务拆分,并获得了软银愿景基金的5亿美元融资。
一则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就在这个月,滴滴推出了滴滴货运服务。当时外界对这一信息的解读为:利空58同城。
不过长庚君觉得,这或许是滴滴为了无人驾驶累计数据的一种做法。要知道,2019年时,曾有媒体爆料,亚马逊正在使用Embark开发的自动驾驶卡车在特定路段运输部分货物。
结合亚马逊向电动汽车公司Rivian投资,并参与自动驾驶公司Aurora的投资来看,分析认为,亚马逊已经不再掩饰其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野心。
从这个角度看,今天滴滴面对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Uber、Lyft这些海外网约车平台,而是Google、亚马逊以及正在All in自动驾驶的百度。
据滴滴自动驾驶首席技术官韦峻青介绍,滴滴网约车网络上每年会累计超1000亿公里的行驶里程,滴滴也在持续投入很大的研发测试资源,让自动驾驶系统不断人类驾驶员的实际驾车行为中不断学习,持续迭代。
实际上,不止夜间,雨天等极端场景一直是全球自动驾驶公司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对激光雷达来说,雨点、地面上的积水以及溅起来的水花可能引发噪点,这就相当于“驾驶员”视力变差,需要算法有效地去除这些噪点,否则容易引发各种急刹。此外,雨天行人打雨伞,相对来说是长尾的情况,需要机器有良好的训练数据覆盖、以及充分的算法冗余才能保证识别。
雨天场景下,车路协同技术也变得非常关键。目前,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的部分路口,滴滴部署了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能将道路信息实时共享给区域内不同公司的自动驾驶测试车,消除行驶盲区。滴滴自动驾驶车辆已经能应对部分雨天场景。为最大程度确保自动驾驶过程中的行程安全,自动驾驶测试车依相关规定配备了安全员,安全员可随时接管车辆,应对突发情况。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我们相信最终AI技术会大幅提升驾驶安全和效率,造福人类,而滴滴最大优势是场景和数据以及坚定投入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相信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十年持续投入的计划,也要做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但方向是明确而坚定的。”程维认为,“司机有温度的服务不会因新技术出现而消失,自动驾驶也会给网约车司机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
滴滴自2016年开始组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目前中美两地已有近400人的团队。截至目前,滴滴已获得北京、上海、苏州、美国加州等地路测资格,并在去年9月获得上海颁发的首批载人示范应用牌照。
巧合的是,就在央视直播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冒雨通过图灵测试的当天。亚马逊宣布将投资超过10亿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汽车公司Zoox,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
滴滴与国外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