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甲骨文中国北京公司召开会议,正式宣布了中国区的裁员方案。此次主要裁撤的是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CDC)相关人员,目前甲骨文在中国有研发中心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苏州、深圳、大连等。
首批裁员约900余人,其中超500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第二批裁员或将在7月进行。而整个CDC共约1600人。也就是说,此CDC将被整个关闭。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背后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成本问题,这些岗位要转到印度去;有人说,这是因为甲骨文创始人对中国态度不友好,不希望为中国培养更多工程师;也有的人认为,是甲骨文没能跟上云时代。
自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甲骨文在华耕耘已有30年。中国虽然并不是甲骨文亚太地区最看重的市场,但是它在这个地区最大的客户却在中国,在杭州。
这个客户是阿里巴巴。
2003年,淘宝网的成立,阿里的技术系统逐渐变得庞大复杂。到2007年,阿里在IT上的投入之大,使之成为Oracle在中国的标杆用户,拥有一流的Oracle数据库DBA团队和全球最大的Oracle集群。
当年,阿里首席数据库管理员冯春培被Oracle公司亚太区高级副总裁Brian Mitchell接待,被授予了甲骨文全球第100个ACE(OracleACE 是指那些通过撰写书籍、文章或博客,分享Oracle经验的技术专家)。
不过,这种甜蜜的合作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2009年,来到阿里巴巴担任首席架构师的王坚敏感地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去IOE
十年前,全球的商用数据系统大多是使用IBM存储设备和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这三大件被称为IOE。
从2006年和2007年开始,业务快速增长的阿里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已有的IT设备使用到达瓶颈。王坚找到马云,对他说:如果再以目前的架构持续下去,为了能够支持流量的承载,阿里巴巴购买服务器、数据库产品的支出足够让阿里巴巴破产。
一个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业务被上个世纪的技术捆住了手脚。
在一次预算讨论中,阿里巴巴集团负责技术保障的副总裁刘振飞和阿里技术保障部DBA负责人周宝方偶然提到:“阿里应该尝试用PC技术替代小型机技术。”
一听这句话,王坚一下子激动起来:“既然已经思考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郑重写下来?明确阿里再也不购买小型机。”
2009年,阿里巴巴正式开始了“去IOE”。
开车与造车,仅有一字之差,但这一过程之艰辛,难以言表。
一位技艺精湛、对业务非常熟悉的淘宝数据库管理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从维护Oracle数据库,转到改进MySQL数据库,最后去创造新数据库。
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是,这个过程中离开的数据库专家开始创业,一跃让杭州成为数据库运维公司重镇。
事后,王坚曾多次说:“‘去IOE’最难的就在于人。每一次的技术转换,我们都是在革自己的命。如果没有同事们当时敢于尝试的勇气,阿里的技术难题都可能扛不过去。”
2013年5月17日,阿里集团最后一台IBM小型机在支付宝下线。这是自2009年“去IOE”以来重要的一个节点。当年7月10日,淘宝重中之重的广告系统使用的Oracle数据库下线,也是淘宝的最后一个。
与云相辅
2009年阿里提出这个目标时不少人觉得是痴人说梦,经过此役,完成了技术转型,培养了技术梯队,为对外提供云服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8年10月24日,飞天研发启动。“飞天”是什么?飞天是阿里的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几乎等同于整个阿里云的整个技术体系。
王坚后来这样概括“去IOE”和阿里云之间的关系:“去IOE”的本质是分布化,让随处可以买到的通用PC架构成为可能,是云计算能够落地的首要条件。这个过程彻底改变了阿里集团IT架构的基础,是阿里拥抱云计算,产出计算服务的基础。
5K计划之后,阿里云势如破竹,并且开始了国际化拓展。
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2018年IT服务市场报告显示,阿里云连续第二年位居亚太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19.6%,份额同比上年增加4.7个百分点,超过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
数据库黑马
阿里云数据库建设了丰富的品类,如关系型、分析型和NoSQL数据库,基本覆盖了企业级场景。同时也推出自研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可以帮助大型企业便捷地实现数据库上云。
在Gartner发布的2018年数据库魔力象限中,阿里云第一次出现在数据库的核心玩家圈子。而目前全球10万客户使用了阿里云数据库,涵盖金融、电信、制造、物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如中石化、中国联通、上汽大众等。
从数据库的最大客户,到数据库的最大服务商之一,阿里云技术人用了10年时间。
10年时间足够改天换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