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第一百份中国专利许可协议说明什么

高通4月18日与宇龙酷派正式签订3G/4G 中国专利许可协议,这是高通与国内手机企业达成的第一百份中国专利许可协议。此前,华为、中兴、TCL、小米、奇酷、天宇朗通、海尔、联想、格力都已与高通签署了此类协议,国产手机加入高通签约的阵营越来越庞大。

第一百分专利许可协议的签署,对手机行业整体来说意义重大。对国内手机企业来说,一百家企业说明尊重和保护专利的意识已经是大多数中国手机企业的共识,这代表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手机行业作为中国与国际接轨程度最高、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确实为其他的行业做出了表率,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尤其应该被“点赞”。

从高通的角度讲,这是它对中国政府要求在专利授权方面进行整改措施的落实。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要求高通针对中国手机企业的专利授权进行整改。为了落实这一要求,高通公司开始与中国手机企业重新签订专利许可协议。如今一年多过去,这一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对中国手机企业来讲,和高通许可协议的签署,则解决了专利方面的后顾之忧。全球十大手机生产企业,除苹果和三星外,其余的都在中国。而且中国手机市场现有300多手机厂商,竞争的白热化史无前例。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用户换机频率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手机企业走向海市场成为必然,这也让手机专利许可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厂商前十名中,有6家已与高通签约,说明国内手机企业已经纷纷意识到专利、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四家未签约的企业,或许正在谈判中,或许还想拖一拖。但从手机业行发展的大势上来看,拖字诀显然有问题,除非这些厂商准备退出这个市场。但从目前来看,没有哪家企业甘愿放弃这一巨大的市场。那么,为了长远的发展,专利许可授权的问题就要早日的解决。从整个行业来讲,只有大家都尊重知识产权保护,才能维护整体市场的有序发展,整个产业才会健康发展。

尊重和保护好专利和知识产权对国内市场非常关键。目前国内的“双创”发展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手机行业也进入整合与深度调整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确保创新和专利成果被保护,创新得到鼓励,对于国内手机行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都至关重要。

拓展海外市场的保护神

两年前,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讲,得中国者得天下。但现在已是风向突变,之前,研究机构Gfk就预测全球智能手机业务将在2015年出现增速放缓,另外,来自IDC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仅增长5.7%,增幅较去年的10.4%下降近一半。IDC表示,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的放缓与中国市场的饱和有关,这说明,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也显示,中国2015年出货量同比增长幅度已经降到了3%。

中国市场竞争白热化,增长空间有限,新红利增长点也几乎快被用尽,这促使手机厂商开始转战海外市场。这两年来,包括小米、OPPO、vivo、酷派、金立等家企业开始将目光销定在东南亚、印度、非洲、南美以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华为、联想、中兴等企业也在积极开拓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

但国内手机企业走出国门,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便是手机专利问题。此前小米因为专利问题在印市场遭遇被人起诉、产品遭受禁售等情况,明确告示国产手机厂商进军海外市场,要遵守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目前这些在海外市场发展良好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专利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的企业。比如酷派在已获得的6000多项授权专利中,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上的布局比例依序是:51%、43%、6%,发明专利数量最多。而在欧洲专利局发布的2015年专利统计数据显示,在企业专利申请全球企业排名中,华为排名第四位,中兴排名第十七位。而这些本身在专利上有一定优势的企业,都积极与高通签订了许可协议,说明知识产权许可已经成为国内手机厂商走出国门的必然选择。这从侧面看出国内手机厂商不仅积极研发储备知识产权,懂得专利自身的价值,更能在使用他人专利时,积极获取许可权,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因为企业如果在专利上受到起诉,不仅会影响企业品牌形象,业务同时也会承受不必要的损失,错失市场良机。那些在专利上储备不多,也不积极获取专利许可的企业,难道对小米的前车之鉴还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吗?

签署专利许可协议,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众多企业加入高通阵营,是因大家都看到,在未来发展中,高通在专利技术上强大的支撑力量。

尽管各家手机厂商都将走向海外作为发展目标,但目前大家的竞争重点还是在国内市场。进入4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新品手机发布。此前,手机同质化的现象已经成为业界讨论的主要议题,如何做出一款与众不同的手机,也就成为各家手机厂商必然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

智能手机随着3G的兴起而兴起,如今IoT产业方兴未艾,使得以智能手机为代表智能硬件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手机正在以不同的路径践行创新、蓄力前行。从2015年起,一些新技术,如对VR的支持、与智能家居、可穿戴等物联网设备的支持、指纹识别、快速充电、无线充电、已经成为最具用户追求和青睐的“黑科技”。所有这些都体现出用户对于产品,对于新科技,对于硬件配置的感知,和对时尚感的追捧,体现出用户对产品价值的认知。

所有这些技术及相应的消费者体验,都有赖于芯片技术和相关专利技术的支撑。众多手机厂商争相推出搭载高通骁龙820芯片的全新智能手机,以期收获骁龙820所带来的“黑科技”红利。据调查,截止到2015年第4季度,74%的智能手机用户都知道高通骁龙的产品和品牌。他们不但知道高通骁龙的产品和品牌,而且对这个产品有更多的感知。比如说,他们会认可高通骁龙产品的价值会更高,认为其是高端的品牌。由此可见,借助高通骁龙产品实现自身的产品差异化是手机厂商迫切需要的,而用到高通的专利技术自然更需要取得高通的专利许可。

搭便车思维不可取

虽然高通同国内大多数企业签署了101份专利许可协议(4月22日,高通又与海信签署了新的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但根据笔者对于公开资料的梳理,发现包括OPPO、vivo 、魅族在内的少数手机厂商似乎还在观望之中。

其实从进军海外市场以及在国内市场竞争的差异化角度,签署了3G/4G专利许可协议的重要性已经非常明了,但或许出于成本等其它原因,这些手机企业迟迟没有签订专利许可协议,似乎与其发展目标不相称,也有违于国家推动的双创精神。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一方面,智能手机不断刷新着中国消费者生活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作为科技集成度最高,创新最多、最快的一个领域,中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技术和制造能力。中国智能手机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国内到海外,从借力已有的专利技术到布局自有专利,走出的一条中国式创新路径已然让世界瞩目。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要成长为世界性的大企业,首先应该自己有强大的实力,此外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是最起码的道理。华为之所以能成为全球ICT领域内的引领者,除了华为人的拼博外,更多的是在技术研发上的高投入,华为2015年在研发投入上高达95亿美元,占整体收入的15%。这种高投入带来的结果就是在专利技术上领先优势。而华为在加大ICT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更呼吁整个产业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华为主张通过缴费以合法的方式换取别人的技术进行使用,或者依靠自身的专利储备进行专利互换,为此,华为每年要向西方公司支付数亿美元的专利费,但是华为坚持不投机,不存侥幸心理,这也是华为近年来能在国内国际手机市场上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当前,保护知识产权要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命题,只有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有原创发明的不竭动力。一味抄袭和滥用知识产权是两个极端,都将损害行业环境,尊重而不滥用知识产权才能促进有序竞争和持续创新。也才会有企业对创新的深度投资及对创新的动力与积极性。没有原创产生,一个国家不能成就大产业。即使就是成功了,也像沙漠上修的楼一样,不会稳固。

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要确立遵守国际上的知识产权规则的意识,不能有搭便车思维。使用他人专利必须付费,因为从长远来看合理缴纳知识产权费用,不仅不会吃亏,还能获得很好的盈利。

当前中国已进入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关键历史时期。知识产权既是国际经贸体制的’标配’,更是本国创新发展的’刚需’。忽视甚至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必然会遭遇瓶颈而难以长久发展和增长。近年来,国内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日益进步,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101家中国的手机企业签署手机3g/4G专利许可协议,说明中国知识产权的春天正在来临,说明国内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4-22
高通第一百份中国专利许可协议说明什么
高通4月18日与宇龙酷派正式签订3G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这是高通与国内手机企业达成的第一百份中国专利许可协议。此前,华为、中兴、TCL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