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北辰
当下正值工业4.0时代,而作为这个新时代的核心科技引擎之一,量子点显示技术已经在业界掀起了两年多的大讨论。那么,当我们谈论量子点显示科技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又应该谈论什么?7月22日,TCL在浙江举办的“科学家面对面——量子点显示科技科普大讲坛”活动给出了答案。
谈创新
任何一次科技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因此,当我们在审视一项新技术时,首先要看的是其创新水平,或者说其所能推动科技进步的能力。
在TCL举办的这场科普大讲坛活动中,请来了浙江大学教授、量子点资深专家彭笑刚。作为汤森路透公司评出的全球排名第八的顶尖化学家,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正是彭笑刚发展的合成化学引领着学术界量子点研究的发展。
如彭笑刚所言,“量子点有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优秀的发光材料。”因为量子点是溶液半导体纳米晶,每一个小粒子都是单晶,大小只有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左右。只需要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就可以调出需要的颜色,而且色纯度非常高,晶体的稳定性也非常高,这是其它材料难以企及的,且不需要担心使用寿命问题。
由此不难看出,量子点技术的确称得上是科技的创举,技术的创新,是现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而量子点在推动显示技术进步方面,更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用彭笑刚的话说就是,色域是决定人眼所能观察到的颜色多少的标准。按照最高的BT2020标准算,苹果手机也只有50%左右,意味着一半的颜色显示不出来,但量子点可以做到100%的色域,还原我们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而色域的提高,不仅仅是颜色变多,对于画面的质感、立体感都有巨大的提升,量子点显示技术有着天然的观看优势。
可以说,从创新的角度来看,量子点显示技术已然不是一般的技术创新,而是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在推动显示技术更新换代的革命中,量子点显示技术正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谈应用
技术的创新终归到底要进行具体的应用,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方才能体现新技术的价值,让科技成果在商用、民用领域发光发热。
就量子点显示技术而言,其除了在工业领域应用以外,在民用中,更多的是在显示领域予以应用。尤其是因为量子点技术能还原我们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且对于画面的质感、立体感都有巨大的提升,因此其首当其冲的被应用到电视产业的革新中来。
以TCL为例,其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量子点电视,一举开启了量子点在国内电视市场的应用大幕。而今年,TCL又推出了QUHD量子点电视,率先推动量子点民用化、商用化和市场化落地。根据国内权威的泰瑞特实验室首次公开检测结果显示,QUHD电视核心指标远超全行业,特别是色域覆盖率是大数据库中最高值、峰值亮度超越行业平均水平77.9%、色彩亮度超越行业平均水平26%。
而TCL这一将量子点技术从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创举,还由此扭转了以往电视产业核心技术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的事实。正如彭笑刚所言,显示产业从CRT、到LCD、再到OLED,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巨头手中,OLED电视更完全以韩企LG为主导。彭笑刚坦言:“OLED有着有机材料的先天缺陷,量子点比OLED更具前景。”
事实上,量子点的应用范畴远超OLED。目前,量子点还在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标记、照明和显示产业等领域开始应用探索,且前景广阔。例如在生物医疗领域,可以利用量子点的不同颜色来同时检测多种病菌或者农药残留;而量子点应用于照明产业,可以大幅提升发光效能。
谈未来
有应用就有未来。无论是量子点技术的民用、商用和市场化,其未来发展如何,也都是值得关注和谈论的问题。
“未来,通过量子点电致发光,可像印报纸一样制造显示器,让衣服、窗帘等介质都成为电视。”彭笑刚认为,聚集全国力量,有希望五年之内,中国率先实验QLED的民用化应用。让印刷显示时代,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可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也是学界专家对量子点技术的厚望。而更为令人激动的,像TCL这样率先将量子点落地的企业,也已经开始了基于量子点技术印刷显示的研发。目前,在TCL等企业的努力下,量子点印刷显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落地应用。而作为国内唯一完成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企业,TCL已经在量子点材料合成、量子点印刷器件、印刷显示工艺技术、G4.5印刷显示平台、G8.5印刷显示平台等五大部分得到优先布局和均衡发展,抢占印刷显示领域的技术尖端。
科技成果能如此与技术应用和市场化落地紧密融合,不能不说是值得期待的事。而可以预见的是,有学界、企业的研发、应用、落地和推动,量子点显示技术的想象空间才刚刚被打开,其对电视产业的革命性颠覆也才刚刚开始。
作者:易北辰,80后作家,畅销书《读懂移动互联网时代》作者,生态自媒体。
微信:beichenyi8 ←长按可复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