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刚过,几份解读工商总局抽检网购商品报告的报道引发全民恐慌,部分媒体称工商总局抽检结果显示,国内多个电商公司,包括自营平台,都成为不合格商品的重灾区,被抽检商品有高达三成多不合格。由于该新闻源来自于抽检报告,瞬间引发全网大讨论,许多网友都被惊呆了。
但业内人士稍看报告细节,就能知道相关报道存在诸多误导,报告中许多被歪曲的事实,以及某些措辞的不严谨问题正在损害中国电商整体的公信力,如果不加以澄清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误导信息主要有三:首先相关报道未提及该抽检范围设定在“投诉多发区”的商品,并非电商整体;其次将不合格率笼统归类,一些如说明书不合格与产品质量不合格划在一起,夸大了商品不合格严重性;最后,各大电商平台近些年都在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有关问题,抽检报告中并未提及这些信息,经媒体曲解所有舆论都影射这些电商平台不作为,对一直积极协助相关部门维护市场秩序的阿里、京东、唯品会等平台不公平。
误导一:针对性抽检被解读为“总体”抽检
媒体依靠流量生存,所以没事“搞个大新闻”成为常态,追逐热点尚可理解,但故意歪曲事实造成不必要恐慌就让人痛恨。比如,最近流行的几篇解读抽检报告的报道来说,标题都很惊悚,开头都很火辣,许多“你还敢在网上买买买吗?”类似的倾向性词汇流传,搞得一时电商鸡飞狗跳,所有网购用户一夜间发现自己竟然都是“智障”,看着满屋子的网购来的产品,以前用着好好的,怎么抽检报告一出来竟然三分之一不合格。
相关报道称,根据工商总局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本次抽检总共提供有效送检样品497批次电商产品,不合格的172批次商品中,天猫商城不合格产品数为38件,淘宝不合格商品为19件,京东和1号店抽检中的不合格商品数据分别为21批次及20批次。
这些数据都是对的,但忘了说一个前提,该专项抽检是工商总局主要针对消费投诉较多的商品,也就是该结果数据呈现的是“被投诉频繁的商品”不合格率,而非所有商品的不合格率。缺少了这个大前提,本来应该是“电商频被投诉产品七成无问题”的正能量新闻,被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这么一搞,成了“中国电商三成产品不合格”这样开创全球商业奇观的一个爆炸“假”新闻。
当然,这个问题首要责任是抽检报告发布方,没有明显并着重的提及这个大前提,导致媒体盲目跟进,造成全民恐慌是工作态度的不够严谨。一些西方媒体面对“中国货”强势的全球竞争力,没事发几篇抹黑或夸张报道还好理解。如果中国自己媒体也这样,其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否则在国内商品走向全球的当口,来自官方的一个缺乏前提条件的三成商品不合格的报告,一旦被其他国家媒体转载发布,将在全球范围内给中国商品本来就不好的口碑上,再蒙上一层阴影。
对于抽检机构来说,想要公开数据一定要考虑实际影响,把抽检的方法、选取范围及抽检结果的局限性向公众告知,美国许多民间报告都会把这些前提条件公开,作为有权威色彩的报告更应该事无巨细做出标注。或者对类似有指向性的抽检报告数据予以不公开,避免发生类似的误读,造成不必要的全民恐慌。电商三成不合格这样的信口开河,损失的将是消费者对中国电商及监管机构能力的信任。
误导二:不该一概而论,“不合格”数据背后猫腻多
看到电商商品不合格报道时,总让我想到去年的一条新闻,被封为“电子艺术品”的iPhone被某省消保委查出不合格,后来网民仔细了解到,iPhone不合格的原因是手机拍照功能相关数据不符合该委员会对手机拍照合格数据的设定。这种不合格结论同消费者实际需求是相违背的,抽检的本意是为了警示、指导消费者正常消费,但若沦为数字游戏,那就真的是抽检机构自己政绩做漂亮了,却把市场正常秩序搞得一团糟。
这次抽检报告的问题也类似,比如把内衣产品说明不合格,与内衣纤维含量不合格混在一个数据里。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为了保证相关抽检报告对消费者的实际价值,抽检需要根据商品不合格程度进行“不合格分类”,如果没有这个分类,把一些如内衣产品说明不合格、手机照相功能数据不符合等问题与内衣纤维含量不合格这样严重的质量问题混淆起来,会让许多用户误解,无形中夸大了抽检商品“不合格率”问题的严重性。
这种疏忽看似危害不大,其实危害十分严重。比如,如果有人去做个调查,得出结论百分比XX的手机电池不合格,其中把电池商标印刷不规范等轻微不合格与三星Note7可引起爆炸的严重不合格混在一块,得出一个骇人听闻的手机电池不合格率,将会造成人人自危的恐慌,也让人怀疑监管机构执法能力。抽检报告应该把不合格分类列出来,把有重要危害的不合格项目做特别处理,对于中小不合格也该列明问题所在,不至于让企业因为如商品说明书这样很小的不合格问题,而造成后果严重的品牌受重创。
相关机构应尽到抽检报告责任,不能用1/3这样笼统的数据来造成电商用户恐慌,要把不合格分类做好,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电商商品问题所在,而不是给一个笼统的数据让用户自己去臆想揣测电商商品不合格率的严重性,虽然把报告内容细分出来会增加抽检机关的工作量,但对于消费者知情权却十分有必要,有关单位需转变思维,要从政绩导向转为服务导向。
误导三:电商“背锅”,不合格率太高平台责任有限
据有关报道,此次国家工商总局对在淘宝、天猫、易迅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国美在线、唯品会、当当网、亚马逊中国等一系列国内市场主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商品质量进行抽检。媒体这种描述给很多人一种错觉,似乎不合格产品出现主要责任是电商平台,反而最该被谴责的监管机构失职却丝毫没受影响。电商平台不是执法机构,权责是相对应的,没有执法权不必为平台上合法上架的商品合格问题过度“背锅”。只要电商平台遵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允许商户在平台上售卖正品商品,或从正规渠道购买有合格证件商品直营,都是尽到了平台的责任,至少是连带责任而不该成为舆论指责的重点对象。
就好像三星Note7出问题了,结果舆论谴责国美、苏宁不负责任,这就很可笑了。毕竟三星Note7可以正常销售的相关文件不是国美、苏宁发布。比如三星Note7出问题后,监管部门会按照法律对三星惩处,通过惩罚性措施让其他商家谨记不触犯相关法律法规,而作为平台,如国美、苏宁除了下架产品很难有其他手段应对,除非给予它们更大的权力,显然这很不现实。
还有就是惩处机制,相关部门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治理上,而不是表功上。抽检1/3不合格这样的抽检报告看似很努力,如果缺乏后续的惩处其实毫无作用。需根据商品厂商不合格问题的轻重程度进行惩罚,以起到规范市场的目的,重点是通过严肃处理不合格商品背后厂商解决问题,而不是出个报告引发恐慌。既让用户对电商丧失了信心,对解决商品不合格问题也毫无用处,舆论误导网民把责任算在平台身上,就算网民不去网购,缺少了监管机构执行环节,不合格产品依然会集中通过更难被监管的线下渠道流通。
近些年,电商平台虽然没有必然责任,却都在积极辅助相关部门处理网购商品问题,市场规范了对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也是百利而无一害。比如阿里就有专门的专题工作小组,其启动的“神秘抽检”项目至今已花费超过1个亿,一年平均发起十余万次抽检,仅5月阿里已对半球、荣事达、三角牌等8个品牌旗下48款问题小家电商品“全网清退”。抽检报告里,不仅未提到相关电商平台响应号召,积极承担整顿市场的责任的信息,却在字里行间把“锅”甩给电商平台实属不该。
当然,这背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媒体的解读,加上抽检报告的“措辞”的不严谨,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显然规范市场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少点甩“锅”心态,各司其职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最后,媒体不该总想搞一个“大新闻”
如果,所有媒体都将这个抽检报告的大前提解释出来,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这是份有“针对”性的报告结果,就不会发生大面积的恐慌。如果抽检报告里把“不合格分类”做的更完美,让严重不合格与一般不合格分开,就不会让人有网购商品质量问题很严重的错觉。如果媒体不是误导商品不合格问题根源所在是电商平台,也就不会引发许多电商平台遭受用户无端指责。
从这起事件具体细节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媒体太想搞一个“大新闻”,不分青红皂白,故意迎合现在网上铺天盖地的戾气,用1/3网购商品不合格这样不负责任的描述被广泛传播,引发消费者不必要恐慌。我们知道,中国电商已经占到社会零售总额十分之一还多,并且超过美国电商发展势头,位列全球第一。如果媒体因为一时眼球效应,成为造成全民对电商不信任背后的推手,损害的将是中国电商当下凶猛的发展势头,以及透支自身的公立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