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篇系为4月24日《新京报》撰写的社论,原文见刊有改动。
疫情尚未结束,全世界经济都陷入暂时困境,中国也不例外。然而,在深圳、上海却传来豪宅楼盘遭排队抢购的消息,有报道称,这一反常现象,与“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不无关系,各监管部门也迅速表态将对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进行持续追查。在深圳,已有银行证实2020年共发现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贷款3笔,并已提前收回违规贷款。
“经营贷入楼市”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渐成风潮,尚需监管部门彻查。但即便只是初露苗头,还不足以影响房价趋势,也值得格外重视。因为在当下关键时刻,经营贷对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意义重大,决不能任之被违规挪作他用,更不能投机进入楼市。
“经营贷”全称企业经营抵押贷款,是银行用于解决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资金需求的贷款,一般以房产等作为抵押物。由于是面向小微企业,经营贷利率本来就不高。疫情期间,全国金融机构为扶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又对经营贷采取了降门槛、利率优惠等扶持政策,再加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贷款贴息政策,使得经营贷利率比房贷利率更低,从而产生了流入楼市的套利空间,这是此次“经营贷入楼市”风波的基础动因。
在具体操作中,一位炒房客可以先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全款买房,再将该房产抵押给银行办理经营贷,然后再将这笔贷款拿去还掉前期借款,最终实现事实上的“经营贷”炒房。如果这种操作方式成为一种流行,则很大程度上存在推高一地房价的可能性。
“房抵经营贷入楼市”不但会影响到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还将对各地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造成松动,威胁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基本地位。
事实上,在“房抵经营贷入楼市”背后,有各种逐利群体正在形成合力。炒房客是为了突破楼市限贷政策,追求更大利润空间;地产商和中介为了自救也在其中推波助澜,而一些普通人,也在实体经济因疫情影响受损、股市行情不好、各类理财收益下降等因素驱动下,转而向楼市寻找机会。一些声音揣测,如果疫情严重影响经济,政府很可能会转而刺激房地产市场,房价会大涨。
但所谓“房抵经营贷入楼市”所带来的机会并不一定是真的机会,其很可能是对未来楼市的一种严重误判。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召开的会议已经再次明确,中国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但同时,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监管部门表态之后,深圳市各银行已经全面展开自查,从目前反馈看,“房抵经营贷入楼市”情况整体并不严重,但考虑到这种违规操作行为的隐蔽性,各银行仍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加大技术手段的利用,持续严查,防微杜渐。
严查“经营贷入楼市”目的之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更重要的是保障在关键时刻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增量,助其渡过难关。因此,且万勿本末倒置,不能因规范经营贷业务而影响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正常生产经营的信贷支持。
事实上,此次事件之所以“房子”成为矛盾焦点,原因之一就是银行有“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行业习惯,将房子视为优质抵押物,优先放贷。出于金融安全考虑,这在平时本无可厚非,但在特殊时期,这种抵押物偏好是否可改一改?以把宝贵的资金更多借给那些最需要的企业。毕竟,不是所有急需贷款的小微企业都有房产可抵押,或许它们只需接上这一口气就能活下去,就能恢复正常运营。
概言之,无论是做好“六稳”,还是落实“六保”,就业都是首要任务,而小微企业于此作用巨大,保住小微企业的资金链,也就是保卫中国经济。因此,对“经营贷入楼市”现象决不能轻忽,当以更严格有效的监管,确保经营贷切实惠及小微企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