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个将核心交易系统100%运行在公共云上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阿里云在2019年年尾,在激烈残酷的跨国云竞争中,实现了技术和市场上的两个领先。
终生难忘的一夜
中国技术在这一刻站在了世界巅峰
“不是任何一朵云都能撑住这个流量。中国有两朵云,一朵是阿里云,一朵叫其他云。”11月1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说,阿里巴巴是一架高速飞行的飞机,令人惊叹的是,在飞行之中,它成功换上了全新引擎!用公共云来承载万亿规模的核心系统,阿里云是第一个做到的。
双11之夜以2684亿元的天文数字结束,外界看到的阿里巴巴是一路繁花似锦,鲜花铺路,烈火烹油,开香槟,庆合欢。
但很少人知道,同样是在双11之夜,在发动和服务全中国“买买买”的同时,阿里巴巴还悄然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豪赌,在这场豪赌中,阿里巴巴押上了20年身家性命去做一件亚马逊、谷歌都没做到事情,一旦失败,则粉身碎骨。
幸运的是,他们居然赌赢了!
或许由于这桩豪赌太偏技术,双11次日的媒体并没有太多关注,我们看到的标题大概是这样的:《今年双11,阿里云扛住全球最大流量洪峰》(科技日报);或者是这样的:《阿里云从双11“毕业”,支撑一切》;还有这样的:《支付太顺畅了支付宝的技术哥哥悠闲地喝起了茶》......
这些标题都基本上反映了事实,但却远远没有反映出双11豪赌之夜的惊心动魄。
这场豪赌是这样的:就在两个月前,阿里巴巴悄悄进行了一场浩大的迁徙工程,决然将数以十万计的物理服务器从线下数据中心迁移到了云上。
这在全球堪称史无前例。
“双11”背后是阿里强大的技术支持。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数据就是命根子,命根子自然要放在手底下才安全可靠。所以以前几乎所有大企业的关键数据和数据处理都是放在线下的数据中心里,看得见摸得着才放心。即便云计算喊的震天响,即便是同为云计算巨头的亚马逊、微软、Google,都没敢将核心系统100%放到云上。
阿里巴巴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巨头,在双11前夕把核心系统100%搬上了云端。在这场豪赌中,成则天下第一,业务大幅精进,如果失败的话,陪葬的将是整个双11和阿里巴巴积累二十年的信誉。
现在最终结局大家都看到了:阿里云扛住了!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个将核心交易系统100%运行在公共云上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今年阿里的双11战绩辉煌。
今年的双11订单创建峰值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达到54.4万笔/秒,是2009年第一次双11的1360倍。但100%上云的阿里云,最终顺利征服了这股全球最大流量洪峰。
这不是演习!
这场豪赌就好比给以950公里时速飞行中的飞机换引擎,但在消费者那里却几乎没有任何感知,他们感受到的只是今年双11刷刷刷剁手的快感,几乎没有任何卡顿。
但在阿里云的全体员工那里,则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惊魂一夜。
对于大战的前线将军,阿里巴巴集团CTO、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来说,这恐怕是终生难忘的一夜!经此一役,中国技术在这一刻站在了世界巅峰!
躲不过的一场豪赌,注定必有此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失败的后果如此严重,阿里巴巴为什么还一定要100%上云?
实际上原因归纳起来很简单:大势所趋+技术自信。
大势所趋,是指100%上云这一关早晚要闯,早则主动,晚则被动;技术自信则是指闯关虽然被比喻为豪赌,但阿里云并没有打无准备之仗,一切都是经过精密测算和预演,来确保上云行动100%成功。
国际大背景需要了解下:目前全世界云计算领域可说有四大巨头,亚马逊、微软、阿里云和谷歌。其中亚马逊位居世界第一位,而阿里云则以超过700亿美元的估值稳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
就市场竞争而言,四大巨头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差距,都有互相赶超的可能,就看谁能持续保持在技术和市场上的领先。
而以大魄力率先实现100%上云,则意味着阿里云在2019年年尾,在激烈残酷的跨国云竞争中,实现了技术和市场上的两个领先。
首先在技术上,阿里巴巴核心系统100%跑在阿里云上,解决了世界级的大容量、高并发计算难题,这使得阿里云在应对双11这类世界之最级的流量高峰都能够游刃有余。
今天,阿里云的飞天操作系统能够在10万台级别以上的服务器里面做调度,数据处理再次突破极限。阿里云在2017年双11当天处理了300PB的数据,2018年处理了600PB的数据,今年要处理970P左右的数据。
中国电子学会15年首个特等奖:阿里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
大家可能没有概念,一个P到底有多少数据?举例:央视拍了这么多年电视新闻节目,几十年下来一共存了大概80P的数据。但阿里云在双11一天就要处理970P的数据。
其次是在市场上。阿里巴巴核心系统100%跑在阿里云上,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客户紧密绑定在一起。就好比现在乘坐的民航飞机上,机组人员包括飞行员、空乘等都是不配备降落伞的,出问题时不可能独自逃生。
所以每一次飞行,机组人员都会认真处理,当遇到紧急事故时,机组人员也会全力挽救飞机和乘客。阿里巴巴核心系统100%跑在阿里云上,代表着阿里云这架飞机的机组人员把自己以及父母妻儿也一同放在了这架飞机上,和客户一起。这是信心,也是勇气,是对客户托付负责到底的担当!
简单说,阿里云要通过100%上云,不但意味着其已经可以支撑起万亿规模的经济体,更意味着它要要通过世界级的挑战,向全世界体现一家中国企业的世界级技术和世界级担当。这在中美贸易纠纷的此刻,尤为意味深长。在中国市场上,阿里云已经没有对手,但要登顶世界,这一役必不可少。
10年前,阿里云成立仪式现场。
十年一剑,中国技术登顶的辉煌背后
堆积了多少委屈和血汗
“忘掉屏幕上的数字吧。”狂欢结束后,阿里在大屏上曾经出现了下面这么一首诗。
媒体对这首诗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但其中的致谢一定包括阿里云技术人员在内。双11之所以有今天的荣耀,不只是要感谢中国消费者的买买买,还有阿里技术人的不懈努力,终使中国技术登顶世界极峰。
后退十年,当英语教师马云兴冲冲地准备在云计算领域大干一场时,中国其实没有几个人看好这个陌生市场,工程师李彦宏说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产品经理马化腾说,概念太超前。就连阿里巴巴内部,都是反对声浪一片。
马云遇到了王坚,他们都认为“如同电力是工业社会的底层设施,云计算将取代传统IT设备,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底层设施”。于是王坚辞去了某跨国公司的高位,来到阿里巴巴白手起家。
马云是英语教师搞电商,王坚则是浙大工业心理学系教授(去企业前)做云计算,就是这么两个看似外行的人,凭借一腔信念,在云计算领域平地起高楼。当时,中国企业还普遍用着国外的IOE构架,但马云和王坚却力排众议要自研飞天系统。
刚起步时,步履蹒跚,行业间无数次传出“阿里云要被撤掉”的消息,阿里内网质疑的声音也时有可闻,直到马云站出来说,“我每年给阿里云投10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就像后来阿里把其芯片研发公司命名为“平头哥”一样,奇迹往往是由傻子和愣子创造的。
王坚在《朗读者》节目上谈及当年的艰难。
十年前,几乎没有人看好它的前景;十年后,这家差点被解散的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第三。
十年前,一群疯子和愣子埋头苦干,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十年后,在中国只有两朵云,一朵叫做“阿里云”,还有一朵叫做“其它云”。
十年前,中国企业只能用国外昂贵的IOE;十年后,放眼全世界,能够在全球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国家只有2个:中国和美国。
十年前,很多本土公司也在做研发,但多数产品都是从开源软件起步,在中国只有阿里云是完全从头研发的一朵云,从头是从每一行代码,从十年前开始写,直到今天,它终于长大成全球最大最强的云之一。
伟大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伟大的成功也不可能完全靠抄袭和购买。
阿里云能够从0到1又到100实现登顶,以事实无声的模样告诉全世界,什么叫中国创新,什么叫打不扁锤不烂蹶而复起的中国精神!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