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机已不是逆势增长的好解法,如何打造一款卓尔不群的爆品,才是破局之道。
又一个新数据出炉:中国信通院发布2018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示,2018年2月,上市新机型75款,同比增长120.6%,即便如此,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依旧呈现下滑态势,同比下降38.7%。而在1-2月整体来看,新机增长29.9%,出货量下降25.2%。
这一数据在新机频发的3月,像一支镇定剂扎在了厂商们心头,让高歌猛进的意气勃发再回归理智。而一口气连发8款全面屏手机的金立地黯然离场,也似乎更加证明了一个事实:在红利真空的今天,以机海战略已经难以致胜,如何“研精致思”地打造一款卓尔不群的爆品,才是破局之道。
红利真空之下,体验或成打破同质化藩篱的出口
根据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去年四季度销量下滑5.6%,这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从2004年到现在首次出现下滑的局面。而与之相伴的是,手机行业呈现出新的重要特征,T型格局定型,头部竞争品牌减少,像三星这样的厂商因为电池门等在市场中一蹶不振,短时看不到复苏的可能。而主打情怀的诺基亚回归后也未能看到HMD“治下”的重新雄起。华米OV四强仍然是竞争主力。
而整体销量下滑的原因,根本的还是在于在存量市场空间下,技术创新力度不明显,导致消费者换机动力不足。虽说iPhone X的Face ID及其背后基于神经网络仿生计算的A11芯片,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赋能手机的可能。但是从整个行业的层面看,人工智能对手机的革命还为时尚早,在人工智能以及5G等前沿技术进入成熟商用阶段前,手机市场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红利真空阶段。再如苹果推出的iPhoneX虽然以人脸识别和刘海屏为亮点,但是8000以上的定价,不是一般消费者愿意为之“割肾”的。
这个阶段突出体现在同质化严重,厂商前行迷茫,雾里看花。这种状态也直接“传染”到消费端,消费者换机意愿不强,对智能手机的体验预期不高,整体让智能手机市场处在比较“深沉”的存量状态之中。而技术创新的乏力,也让整个行业同质化藩篱亟待打破。
甚至说,谁能率先打破同质化藩篱,从技术、工艺、外观设计等维度去大胆革新,谁就有望在下半场,抑或是后智能手机时代抢先占据优势位置。
从技术上来看,尽管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市场的最大变量,但是在目前来看,更切实的却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技术和工艺创新。比如异形全面屏,在iPhoneX饮了头啖汤之后,就有望在今年成为高端旗舰机的标配,因为异形全面屏是目前既满足更高的屏占比又可以实现量产的最优解决方案。
而如果只是为屏幕而屏幕,其实也无竞争力可言。关键是如何围绕异形全面屏去优化体验甚至增加新功能。以即将于3月31日发布的OPPOR15为例,其就针对异形全面屏做了很多优化,比如,提前完成APP的适配,保证视觉效果;针对异形屏的部分,增加新的功能设置(横评助手),让用户在看视频、玩儿游戏的时候,可以同时进行多项操作。这对于王者荣耀或吃鸡游戏玩家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不退出游戏,可以再全屏两侧显示的3个常用APP和3个常用操作中任意操作。
同时,全屏多任务操作可以说是以“体验”重新定义硬件的差异化模式了,当然在这种体验差异化背后,前期大量的调研工作,以及准确独到的消费者行为洞察与用户理解则是考验一家厂商真正智慧的地方。
可以说,在人工智能达到成熟商用之前,红利真空期拼的就是细节的技术创新和功能优化。OPPO R15能将异形全面屏与功能、体验相结合做创新,还是值得肯定和期待的。这也势必会给其他厂商带来积极启迪,甚至说OPPO有望凭借R15引领一波2018智能手机新趋势。至少,会在打破同质化藩篱,挖掘存量时代增量机会上成为一个新变量。
破冰硬件思维,回归用户逻辑思考产品
手机行业长期以来(甚至可以说从诺基亚时代起),一直是硬件思维为主导,或者说是产品思维。即,更多的是围绕产品硬件去下功夫,虽然不能说不重视用户体验,但厂商的大的思维层面却是让产品先入为主的。
这不是一个好的状态。因为产品最终服务的是用户,用户需要什么以及什么样的创新能超乎用户的预期,才是竞争的法门所在。这一点,OPPO做的就可圈可点。一方面,OPPO的初心是打造让用户怦然心动的产品,无论是此前的VOOC闪充还是拍照能力的持续强化,OPPO的确是在不知疲倦的去打造好产品。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从即将发布的R15来看,OPPO也显然是下了功夫的,处处都体现着用户思维、以体验为中心打造怦然心动产品的本心。
譬如,就拍照这一刚需也是OPPO的强项之一来看,R15通过全面提升的硬件配置(与索尼联合开发全新的sensor IMX519,传感器尺寸提升至1/2.6英寸)+更智能的软件优化,可以说在拍照上又领先了行业一个很大的身段。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R15上,OPPO定制了全新的硬件,继续提升基础画质的效果。这可以说是拍照这个刚需的根本所在。抛开画质谈效果都是扯淡,OPPO显然是把握准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拍照刚需的核心要义。其中,无论是围绕眼睛进行更精细化的美颜,还是对不同脸型进行不同瘦脸方案,都是一种对拍照效果极致追求的加码。而通过本地照片的美颜效果的学习,相机自动调整到用户最常用的美颜级别,则可以说是通过机器学习将拍照带入了人工智能的节奏之中。
当然,体验是无止境的。作为头部厂商,OPPO在R15的打造上也尤其注重体验的提升。通过AI深度应用+AR应用落地+超级APP的独家优化,带来的是三位一体的体验回炉再造。譬如,针对微信的优化,OPPO就将重度用户的微信卡顿问题作为解决的重点,针对13个应用场景进行优化,由此实现进入退出回话界面流畅度提升29.8%、进入有大量未读消息群聊会话界面流畅度提升23.5%、微信相册界面滑动流畅性提升54.2%、朋友圈滑动流畅性提升19.9%。
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无论是R15还是此前的旗舰,OPPO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去挑战和突破的本心。客观地看,OPPO的旗舰机型不能说完全完美,但在切中消费者需求要害上都是精准到位的。
这背后,正是以用户思维在软硬件上不断打磨的结果。这也带给行业一个启示,那就是,坚守本心去循序渐进地进行体验优化,你可能步子迈的没有苹果大,但却在同量级的对手中占到了先机,抢到了优势座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后智能手机时代,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己斗更甚。在“后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厂商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苹果的对手不是三星而是苹果,OPPO的对手不是华为而是OPPO,从OPPO R15的创新来看,其已找到在后智能手机时代战胜自己的法门,坚守本心,为用户而变,此乃王道。
而从竞争格局已从与别人竞争,变成与自己竞争这个维度看,将自己视为最大的对手,是需要勇气和底气的。因为当局者迷,自己战自己是一件更费神、更考验企业能力的事情。而OPPO偏偏要去这样做。而越是在这种时候,实际上越需要厂商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思考变与不变。无论是异形全面屏还是上述的体验优化升级,其实都是在和过去自己告别,向未来的自己靠近。
以OPPO为例,其就正在从科技创新、品牌升级、全球布局和产品观四个维度进行改变:其一,通过加强“研究”与“开发”,低头拉车抬头看路,将成熟的技术进行产品实现,不断迭代提升消费者的手机使用体验。而且,据了解还将成立OPPO研究院,下设六大研究中心,不断基于人性洞察,布局研究方向,进行前沿科技的沉浸式研究。
其二,做大品牌与做小品牌并举,一边是实现品牌升级的加码,另一边则是将品牌做小,做到与每个年轻人产生品牌共振和情感共鸣。与这一点并重的,则是OPPO将开拓更多海外市场的新征程。这实际上是OPPO一直以来全球耕耘的必然,而且今年是OPPO海外征程的第10年,接下来,OPPO将进入更多国家及地区,带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及本地化的消费者服务。
(OPPO副总裁吴强现场介绍OPPO未来将从四大维度突破)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是,OPPO将以“空杯思维”去进行产品的本地化探索。这在海外新征程中可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不仅要求厂商必须具有消费者出发的产品观,而且还要集中火力与全球年轻人交朋友,做全球年轻人喜爱的产品。这其中,通过结合当地人群的使用习惯对产品进行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定制更贴心的使用体验,这实际上又回到了OPPO的本心,即,以“渐变”战略不断其打磨产品,让每一款旗舰都令用户怦然心动。
整体来看,今年智能手机市场在下半场或者说后智能手机时代,尽管挑战更大,但是机会也不断涌现。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异形全面屏,抑或是对功能、体验的优化升级,已经走在前面的OPPO,正在通过R15交出一份坚守本心的“渐变”答卷。不急不躁,有序推进,这其实正是存量时代、同质化态势中,差异化的打法所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寿产业大动作!中科院新技术NMN产能升100倍,全民百岁时代可期?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昆仑万维重磅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做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真我GT7 Pro发布,3599起堪称骁龙8至尊版质价比之王
- MLPerf AI存储基准测试,中国速度领跑
- 假开源真噱头?开源大模型和你想的不一样
- FaceTime成诈骗“帮凶”,苹果是怎么一步步丢掉“安全”光环的?
- 收入首超特斯拉,比亚迪市值为何只有六分之一?
- 谁才是折叠屏界的扛把子?华为、荣耀、vivo卷出新高度
- 姜萍也是受害者,阿里数学竞赛存在漏洞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