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分两种,一种向左偏金融,金融是业务核心,科技更像金融的一个渠道;一种是向右,偏科技,以科技为金融机构服务,而京东金融现在的方向,已经很明确,它就是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金融科技大会京东金融提全新商业模式
从京东金融于6月30日完成重组(京东集团Q2财报披露),京东金融正式“走出京东”,到今天已经超过七十天。而这七十天之内,独立后的京东金融已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京东金融定位和商业模式的进一步明确,按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2017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上的演讲中所称,京东金融已明确定位于一家服务于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京东金融的企业服务正在创立一种“全球独一无二的模式”,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价值分享的企业服务。
昨天(9月17日)在清华举行的2017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是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顶尖峰会之一,汇集了内外知名专家和数十家顶尖公司,以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发展创新和未来方向,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已经是连续两届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很多人没想到陈生强除了探讨行业话题之外,还披露出京东金融的发展新方向。
京东金融从京东白条到独立之后,短短四年间已经形成一个包括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财富管理、众筹、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等九大领域的矩阵布局,同时京东金融也提出了以科技服务传统金融的战略定位,并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金融科技事业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水之后,京东金融初步想明白“过去三年我们在新金融领域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恰恰是传统金融机构需要的转型内容,定位在科技反而更适合我们”(京东金融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谢锦生),但并没有对外明确的宣布其个性化定位和商业模式,这或许也是因为整个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时间过短所致,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就像陈生强在演讲中所说,“金融科技这个概念正在泛化,金融科技领域存在着很多种商业模式,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长久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业界尚未形成共识。”“金融科技这个行业仍然需要确立方向、达成共识、形成标准。”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生强代表京东金融提出,要重新定义金融科技,在此基础上,京东金融同时又提出了自己创造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金融科技就意味着企业服务,但京东金融的企业服务“独一无二”
陈生强在此表达了两重意思,一重是行业观点,即京东金融对金融科技核心内涵的看法,共分两层:
第一,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服务,服务对象是金融机构,而不是为自营金融业务服务。
第二,金融科技必须有很强的科技能力。科技是推动着整个人类经济社会向前进步的一个核心动力,科技革命本身代表着效率革命。所以一切商业模式的进步,都离不开新兴科技的驱动。
很显然,陈生强在此重点突出的是,金融科技的下一个发展的方向就是企业服务,这个企业就是金融机构,而京东金融的定位就是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第二重意思则是阐述在企业服务方向中,京东金融为什么与众不同,创立了怎样一种“全球独一无二的”的商业模式。
陈生强提出的是“价值分享的企业服务”。要知道,以向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为目标的科技巨头并不止京东金融一家,IBM,惠普、甲骨文等公司早就先行一步,并与金融机构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但陈生强认为,这些IT厂商并不能提供金融机构想要的所有东西。
IBM们只是为金融机构提供硬件、软件、系统集成、或者咨询服务、流程外包服务等,但这些服务模式下却两大局限性:他们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更多的是基于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的交付,其商业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这些服务带给金融机构的更多的是在运营层面的提升,不能带来新市场、新业务以及增量收入,更不能增加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
而京东金融所做的却与之有明显的不同。在京东金融模式下的企业服务,和金融机构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能够为金融机构带去增长业务和增量收入,在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增量业务的过程中,实现与金融机构的价值分享。而且,京东金融的企业服务不仅服务于金融机构,而且是能服务于金融机构价值链上的核心流程环节,或者说核心价值创造环节,例如获客、客户运营以及风控等。在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另外还能够为其降低风险,改善用户体验,甚至形成新的商业逻辑。
陈生强将京东金融这种商业模式称之为价值分享的企业服务,并因此认为京东金融的企业服务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模式。
实现新的“分享合作”商业价值逻辑要打持久战
陈生强所提出“价值分享的企业服务”从逻辑上应该说是成立的。在京东之前,已经有不少金融科技公司提出过向金融机构“赋能”的问题,比如百度金融,而京东金融模式的特点在于,它除了赋能之外,还提出要跟金融机构结为“利益共同体”,同时开放用户和流量资源。
客观说,在行业内,能够具有京东金融同样能力、资源——比如有很多拥有大量用户同时又能够独立做业务的公司——不是没有,但这类公司一般会倾向于自己做业务闭环,以求得利益最大化。而京东金融却选择将这些客户、以及业务能力开放出来,服务于金融机构。京东金融是既能做,又想做,所以京东金融称其模式是独一无二的。
陈生强说,“只有拥有开放的胸怀,具备开放的实力,真正能把自己的用户输出给合作伙伴,才能真正做好新型企业服务。”为了实现这一套新的“分享合作”的商业价值逻辑,京东金融已经逐渐把现有体系的风控、营销、运营以及技术等能力解耦出来,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做长期持续投入。
事实上,京东这场“持久战”已经开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去一年京东金融和相当一批金融机构签订了全面或者战略合作协议,比如工行、中国银联、光大以及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山东城商行联盟、广东的农信社联盟等,而最新的进展则是9月14日京东金融宣布与泰国尚泰集团成立金融合资公司,将金融科技服务在泰国落地。
在“AI+金融”方向先行一步
回头再看陈生强所提金融科技核心内涵的另外一层核心:金融科技必须有很强的科技能力。
从本质上而言,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商业模式尽管重要,但只是“0”与“1”关系中的零,如果科技能力差,没有“1”存在的话,所谓金融科技公司只能是个空壳。
京东金融要做金融科技公司,要服务好企业,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必须在科技方面有所特长。
那么京东金融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特长是什么呢?答案是京东金融已经在“AI+金融”方向先行一步。陈生强称,在三年多以前,当时人工智能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的时候,京东金融已经开始利用机器学习的技术去做数据处理和建模,实现了包括智能风控、智能化运营。京东金融近年在数据和技术上的投入在不断地增加,基本上每年是至少翻番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谈到AI,最重要的是谈数据。只有真正占有大数据,AI才能发挥出价值,反之,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不管是输出风控、用户运营,都需要基于海量、多维、动态的大数据,而要处理这些数据,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必需品。
在陈生强看来,京东金融恰恰两者都有,京东金融现有的30多个数据源,2.58亿的活跃用户,3万个用户标签,每天增加的数据量实际上是在200TB,海量用户标签使京东金融可以更好地对用户进行洞察,准确地去描述用户的偏好,再加上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京东金融为客户量身定制精准的营销运营的方案和用户运营的方案。实际数据表明整个精准营销能够让点击率提升25%以上,精准投放能够让获客成本降低20%以上。
比如,在反欺诈能力上,京东金融自主研发的RNN时间序列算法用来进行用户行为路径学习,对于风险用户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超过常规机器学习算法的3倍以上。近期,京东金融又在硅谷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不仅在应用层面,还包括技术底层和未来的技术。
再比如,基于生物探针技术,京东金融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采集用户使用手机的按压力度、设备仰角、手指触面、线性加速度等120多个行为特征指标,并利用这些特征指标,在不影响客户体验的情况下完成身份判定。这项技术也已经大量应用于京东金融的反欺诈模型之中。
陈生强最后说,京东金融现在的定位是做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出发点是,以数据和技术为基础,包括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提高内生增长能力的企业服务,以便更好的为中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年轻人提供服务,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金融科技公司分两种,一种向左偏金融,金融是业务核心,科技更像金融的一个渠道;一种是向右,偏科技,以科技为金融机构服务,而京东金融现在的方向,已经很明确,它就是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寿产业大动作!中科院新技术NMN产能升100倍,全民百岁时代可期?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昆仑万维重磅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做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真我GT7 Pro发布,3599起堪称骁龙8至尊版质价比之王
- MLPerf AI存储基准测试,中国速度领跑
- 假开源真噱头?开源大模型和你想的不一样
- FaceTime成诈骗“帮凶”,苹果是怎么一步步丢掉“安全”光环的?
- 收入首超特斯拉,比亚迪市值为何只有六分之一?
- 谁才是折叠屏界的扛把子?华为、荣耀、vivo卷出新高度
- 姜萍也是受害者,阿里数学竞赛存在漏洞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