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马云们是在惺惺作态,因为对他们这样的企业家来说,金钱或业绩就是一个数字,早已成为追求的过去式,但为何却仍旧辛辛苦苦坚守在岗位上不回家享福?
2300亿美元的巨大身躯居然还要继续提速
阿里今天晚上公布了一份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预计几小时美股开盘后,股价破百当无悬念。一个月之前,阿里股价还只在86美元左右,然而经过近一个月以来的持续上涨,到昨天收盘已经达到98.41美元,很显然,市场对即将公布的阿里三季度财报已经有所预期。
今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当季收入同比增长54%,达532.48亿元人民币;核心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达465.76亿元人民币。当季集团总收入、经调整盈利、每股盈利及移动月活数量等多项指标均超越市场预期。经过三个表现均优于预期的财季后,阿里巴巴上调财年全年收入增长率预期5个百分点至53%。
在利润方面,季度经调整盈利同比增长36%至224.91亿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盈利为9.02元,也超出市场预期。
怎么看阿里这份财报?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财报营收与利润把持大幅增长已不稀奇,但阿里财报的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其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已经非常庞大的2000亿美元市值之上。
在上一个财年,阿里巴巴全年收入增长是33%,当时外界普遍认为可以理解,毕竟阿里的规模在那里,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然而,按照本财年53%的收入增长预期,意味着本身已经是头大象的阿里巴巴上一财年基础上有20个百分点的跳跃。
这难道真的就是传说中的“大象跳舞”?马云是怎么做到的?
马云如何驱动“大象跳舞”
阿里巴巴在3季度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两股力量,即新零售战略驱动下的中国零售平台业务以及以阿里云为代表的新业务。
所谓中国零售平台也就是淘宝、天猫等阿里早期起家的基础电商业务,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这一块业务发展已经较为平稳,但在这一领域,去年三季度马云又提出电商过时论以及新零售战略掀起滔天波澜。
这一季度对中国零售平台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双11的成功,1207亿人民币的销售额震惊世界;另外一件就是新零售元年的开始。
两者结合体现出巨大的爆发力,像逍遥子所说,“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呈现了阿里巴巴最好的一面,在全球各地大规模的融合了电子商务、娱乐和社交互动等各项元素。”
中国零售平台营收的增长其实是建立在一个综合因素之上,即用户购物体验的继续提升。但持续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其实是很难的,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阿里线上线下融合的推进、品牌和零售商全价值链效率的提升、物流服务的提升(大数据赋能)、移动支付比的上升等,实际展现的是阿里为未来商业构筑基础设施的规模、能力以及力量。
或许新业务对阿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贡献更大,主要体现在阿里云的强劲增长以及并入收购业务(主要为优酷土豆及Lazada)所带动的新增长。其中阿里云同比增长115%;以优酷、UCWeb为代表的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同比增长273%,极大的拉动了阿里巴巴整体增速。
事实上,如果重点看阿里的这些新兴业务,也就是所谓的“非电商业务”,包括包括并不限于:新娱乐、大文娱;菜鸟;云计算;创新业务:YunOS\高德\钉钉\技术创新;蚂蚁金服......的扩张与增速,阿里早已不是原来那个阿里,也难怪马云敢于说“电商可能很快会消失”。
比财报更重要的是福报
2016年是马云在外界看来变化比较大的一年,因为他越来越不像一个传统的企业家,而像哲学家或者社会学家,说了大量充满自我否定或者辩证逻辑的话。
比如他会讲到“从明年起阿里巴巴将不再提到电子商务这个标签”,他会讲到企业要善于“为社会解决问题”,他还刻意的淡化了GMV在阿里业务中的重要性,称“GMV从来不是我们的核心指标,商业的基础设施才是”,阿里从一季度开始最后一次在季报中披露了GMV数据,之后的二、三季度果然对GMV只字未提。
GMV只字未提,但在三季度业绩中有一块内容被首次以专章形式写进了阿里季报:平台治理。
所谓平台治理,可以理解成阿里以平台身份主动对知识产权等进行保护,包括外界所说的打假。在以往关于阿里的所有争议中,最敏感的就是打假,在阿里看来,平台上存在假货原因复杂,单靠阿里一家无法遏止假货的存在,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一些指责者则以为阿里没有真正地努力去打假。
这次季报中以专章形式报告“平台治理”,可以看做阿里在打假方面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社会对阿里巴巴的期待是在平台上根绝假货,但在马云看来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的,马云将阿里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容为“一场与人类贪婪的战争”,他认为:“不能靠一个公司来结束这场战争,也不可能在两三年内解决。阿里巴巴愿意与全世界合作”。
“平台治理”所反映的,就是阿里巴巴是在如何与进行这场“与人类贪婪的战争”。可分为三条路径:
其一,阿里自身对平台治理持续进行巨额投入。2000多名全职打假小二和5000名社会志愿者构成全球最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团队,依托于大数据和互联网,可以实现24小时不停歇地全网排查。
其二,“与全世界合作”。阿里巴巴发起了成立全球首个“大数据打假联盟”,LV、三星、施华洛世奇、玛氏、福特汽车等20个国际知名品牌加入;此外,包括苹果、Burberry、LV、Cartier、Nike等在内的逾1.8万个国际品牌正在与阿里巴巴持续开展打假合作。
其三,采取高科技手段。阿里巴巴利用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和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主动识别且关闭售假商家、下架涉假商品。
而平台的成果可以浓缩到一个数字来看--主动下架的商品数量,相较接到权利人投诉而下架商品的比例是16:1,该数字在2014年还是8:1。也就是说,现在品牌权利人每次投诉要求下架一件商品的背后,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打假系统已经发现并主动下架了16件,大大超出品牌权利人本身的付出和期待。
除了“平台治理”,阿里还公布了另外一组与业绩无关的数字,公益:阿里工程师用业余时间助理全民反拐,7个月发布信息648条,成功定位到失踪儿童611名;集团每年收入千分之三用于支持公益。仅在Q3这一个季度,阿里就将拿出1.59亿元支持公益;阿里鼓励员工每人每年拿出3小时从事公益,2017财年Q3,阿里员工公益时申报次数35770次,申报公益时数54330.3时;2016财年,阿里巴巴通过旗下平台推动33亿人次参加公益行动,累计2.8亿买家、150多万卖家参与公益。这些“活雷锋”手牵手,可以绕地球5圈。
网上有标题说“比财报更重要的是福报”,非常亮眼,但值得思考的是,福报与财报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马云心态的变化:心中无剑。
在财报中公布公益数字、专章披露打假进展、包括财报中不提电子商务,都显示出阿里巴巴的进化和马云心态的变化。就后者而言,马云似乎已经彻底脱离了对一城一地得失的关注,看他近期面对公众的表现,他不谈股价、不谈业绩、不谈竞争,常谈的反而是一些脱离商业范畴的东西,面对股东,马云谈阿里为什么是一家为解决社会问题而生的公司,面对特朗普,他谈如何为美国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现在阿里又在季报里谈打假和公益。
这似乎是一种武林人士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状态。
思维不再拘泥于公司具体业务,而是着眼于世界,着眼于人类,着眼于未来,谈变化,谈趋势,谈愿景,这不止是马云一个人的作风,几乎是巅峰之上企业家的共同点,比如你看任正非,在讲到华为的未来,说的是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对于观者来说,没有人认为这是任正非的哀叹,都能理解这是基于对华为自信的,对高处不胜寒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表达。华为所担心的,却是很多企业所仰慕的、耗尽毕生心力都未必能达到的。
我不认为任正非、马云是在惺惺作态,对他们这样的企业家来说,金钱或业绩就是一个数字,早已成为追求的过去式,但却仍旧辛辛苦苦坚守在岗位上不回家享福,他们所正在追求的成就感已经超越业绩与财富本身,进而追求公司的永续发展和对社会的更大推动,而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因为用户的最大需求,往往就附着在社会的进步之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