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来,旧的落下,这就是世界运行的规律。
最近一则商业新闻令人有些伤感,咱大学时代的最爱服装品牌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因连续亏损并遭遇转型窘境,最终被母公司香港德永佳集团以2.5亿元的价格出售。
“牌子,班尼路!”在《疯狂的石头》里,班尼路甚至成为黄渤所扮演笨贼的一句经典台词,尽管从品牌定位上来说,这未必是班尼路所乐见,但却从侧面反映了班尼路曾经的辉煌,因为只有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品牌,才能成为台词,在这里,班尼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现象,然而,到2016年,它却被甩卖了。而且,这不是班尼路一个品牌的问题,而是有一大批曾经脍炙人口的大众服装休闲品牌,一个接一个地倒闭、转卖、关店......财经分析人士说,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更愿意消费高品质产品,习惯选择电子商务购买形式。班尼路们落伍了。
还有“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简称“美邦”),2015年财报显示,美邦迎来上市7年来的首次亏损,其2015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6%,亏损缺口超过4亿元。美邦在2012年线下实体店铺已经突破5000多家,但是截至2014年底仅剩4000余家,短短两年时间内关停了近千家店铺。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今年4月底在沪深两市35家服装类上市公司公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其中有16家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占到近5成之多,包括朗姿股份、美邦服饰在内的11家公司甚至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降的现象。
是消费市场疲软,是洋品牌冲击,导致中国服装行业全体入冬?非也。因为就是在这样的市场下,还有服装品牌在争抢着上市,而它们都来自互联网,即所谓“淘品牌”。媒体报道,两家起家于电商生态的服装企业裂帛和茵曼、初语母公司汇美集团正在争当“淘品牌第一股”,其中,汇美集团已经正式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在此之前,裂帛的IPO申请信息也已披露。其实,这两家之外,还有一个“淘品牌”上海十月妈咪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称“十月妈咪”),也在6月17日出现在证监会官网的预披露名单中。
裂帛的营销图片
所谓“淘品牌”,是指这些年主要依托于淘宝、天猫发展壮大起来的新兴互联网电商品牌。这些原本的“网店”当年只是在网上卖衣服,但谁知道数年之间,就卖出了品牌,并进入全国第一品牌梯队,形成一种全新的成长业态。像裂帛,作为一家从淘宝起步的“淘品牌”,如今已经扩大成裂帛集团,旗下包括裂帛、所在、天使之城、Lady Angel等10个子品牌,覆盖男装、女装、童装、箱包等类别。事实上,“淘品牌”并不都是服装品牌,在整个阿里生态中,有不下50家“淘品牌”正在拟IPO。
有舆论称,阿里是“淘品牌”上市的推手。4月末,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C平台天猫宣布成立“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 ,职责是“帮助平台上的商家与券商、交易所以及与其他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品牌电商企业之间搭建沟通桥梁。”这是事实,但也存在某种误解,因为这并不是说马云能量无比。企业大了,上市则顺理成章,即使没有阿里,这些企业该上市也一定会选择上市,反之,企业若是付不起的阿斗,即使有马云,也很难混过证监会。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就像班尼路衰落一样,更值得关注的是“淘品牌”扎堆上市背后的趋势性意义,因为这跟人们之前对互联网和电商的判断有些出入。在之前,提起电商对现代经济的意义,一般认为电商的主要作用是缩短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效率,但从来没有人预测到在电商环境下,会涌现出大批的电商品牌。所谓“淘品牌”的出现,是颠覆性的,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网红经济也叠加到电商生态中,人的因素的强势介入,使“淘品牌”发展壮大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形成一种中国独有的新经济现象。
“淘品牌”的涌现,显示出阿里巴巴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电商平台,而已进化成为具有商业生长繁殖能力的“电商生态”,这些淘品牌从出生到落地到壮大,在各个方面都与传统消费品牌大不一样,它们专注细分市场,迎合年轻人,有自己独有的渠道,市场反映迅速,对电商大数据格外重视,擅长数字营销,受VC追捧......至少在阿里的生态中,它们如鱼得水,风生水起,现在它们要走向资本市场,要成为真正的品牌,而不再只是局限于阿里生态的“淘品牌”。
从“淘品牌”到真正的知名品牌,从阿里生态到面向全社会,从线上到线下,要经过的不止是一个IPO,其间可能会有一万公里的长征,其间可能会有大批企业平庸或者死掉,但这种趋势总是振奋人心,因为这象征着“互联网原住品牌”对传统经济的逆袭,对中国的电商发展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非常期待,中国互联网上能够生长出Zara或者优衣库这样国际知名品牌。
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真正崛起到世界商业金字塔的顶端,其实不是看你的GDP有多大,而是要看你的品牌有多著名,尤其是消费品牌,普通消费者是最挑剔的,政府一国消费者往往难于军事入侵,因为这意味着心灵上的俘获。日本战后复苏三十年的时候就有了索尼、松下这样的知名消费品牌,但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能够在国际市场被热烈追捧的消费品牌,目前似乎一个都没有。不知道未来,在中国具有后发优势的互联网领域,类似“淘品牌”这样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品牌形态,能否承担起一部分品牌大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