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再融73亿美元,能否从此碾压Uber?

看样子,小桔滴滴可能就要迎来它的收获期了。今天,滴滴宣布已经完成了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创未上市企业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记录,而这一切,仅仅用了四年时间。

新一轮投资方包括Apple、中国人寿及蚂蚁金服等。腾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及软银等现有投资人也都参与了本轮融资。2016年5月,Apple对滴滴进行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为滴滴迄今为止收到单笔最大投资。

本轮除股权投资外,招商银行还将为滴滴牵头安排达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中国人寿对滴滴进行了20亿人民币(约3亿美元)的长期债权投资。这也意味着,滴滴本轮融资的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

历史上无数商战经典案例告诉我们,从长远来看,唯有竞争才能促进行业整合及商业社会的进步,在出行领域也一样。

人们沉浸在滴滴的梦幻融资数据时,很难不去关注它的竞争对手Uber。尽管Uber最初希望与滴滴掰掰手腕,但阶段性战役的结果已十分明显,在国内,滴滴至少正在三个维度上要对Uber实现碾压:

其一、市场份额的大幅领先。

多家第三方研究机构显示,从最直观的市场覆盖率可以看出,滴滴已经有碾压性优势。今年3月份的时候滴滴全平台(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企业版)的整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000万;到5月20日专快车的日成交单数也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按照订单量和用户覆盖率计算,滴滴在中国专车市场拥有超过85%的份额,并且这其中并未涵盖出租车市场,滴滴在该市场拥有近100%的份额,而Uber中国则并未进入这一市场。

二、用户体验本土化,更懂中国人。

滴滴在产品方面的优点不少。首先,滴滴的界面和交互更符合中国用户的操作习惯,采用抢单机制、鼓励预约、手动加价,支付方式也更多样。并且滴滴更懂国内的市场环境包括监管等方面,目前滴滴已与市面上大多数的汽车租赁公司达成合作,由滴滴统一招聘和派遣司机,从而保证了服务质量。

三、滴滴的一站式平台更强大。

从打车起步,滴滴目前已经发展成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等七条产品线,并覆盖全国几百个城市。业务线遍地开花,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所以滴滴的平台效应也对吸引用户和留存用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uber擅长的国际化布局方面,滴滴也开始谋划反攻。从2015年起,滴滴就已经开始布局国际化战略。已经打造了包括美国Lyft、印度Ola、东南亚公司Grab在内的国际联盟,目前Lyft的发展非常快速。反观Uber,其在全球化扩张的重地中国砸入10亿美元投入仍然收效甚微,以至于这笔巨额开销令Uber在中国仍处于亏损状态。

除此之外,有资本背书的滴滴在估值上也呈现出相对乐观的态势。去年10月,《纽约时报》报道了Uber的G轮融资计划,然而直到今年,Uber的估值仍停留在625亿美元上下,天花板十分明显。目前支撑Uber估值最为关键的全球业务和无人驾驶均遭遇了严重的抵抗,无人驾驶目前还在起步培育阶段,Uber还面临着很多变数。

而此轮融资过后,滴滴目前拥有的可调用资金约105亿美元,不出意外,滴滴已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资金实力最强的公司之一,但滴滴对此的态度依然谨慎并如履薄冰,并持续从平台技术升级、大数据研发和运营、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精进。

滴滴十分清楚,即便手握巨额订单量,但打车这个故事想要讲得性感仍然不容易。首先订单量越大,意味对系统和匹配效率的要求就越高。对此,滴滴创始人程维曾对外表示,滴滴在此下的功夫不少,因此定单匹配效率非常高,在全国范围内,滴滴的应答率和成交率都很高。例如在北京,滴滴全天的应答率在95%以上。并且更为重要的是,滴滴做了在中国独特的大数据引擎,例如推荐上车地点等选项,大约一半用户会选择应用内所推荐的地点。

滴滴显然有着更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思路,程维对此也早有考虑,现在滴滴的对标公司是苹果。最近,在接受苹果公司的投资之后,程维就曾对外表示,苹果是令人尊敬的企业,滴滴要向它学习,希望年轻的中国公司也会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公司,尽管苹果对滴滴的投资属于战略投资,苹果不会指望通过投资来赚钱。

“我经常讲,我们是开着300迈的车,在最陡峭的悬崖边撞来撞去,激烈的竞争,还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我认为滴滴最大的挑战不是竞争、不是政策、不是资本,而是我们核心团队成长的速度,能否跟上公司发展的速度。”在程维看来,滴滴变革、发展的速度远超很多公司,可以说滴滴每三个月便是一家新的公司,对于滴滴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自身而非外界,长大的滴滴如何能够保持创业者的清醒快速迭代、不断学习,这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中国之前的互联网公司赢得本土战争,更多的是依靠本土化和政策优势,而滴滴则有希望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公司,依靠技术核心竞争能力,去参与这样的竞争。这个过程中并不强调太多中国的差异性和本土化,而是在真正的技术核心能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找到属于中国创业公司的机会。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6-17
滴滴再融73亿美元,能否从此碾压Uber?
看样子,小桔滴滴可能就要迎来它的收获期了。今天,滴滴宣布已经完成了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创未上市企业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记录,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