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透露,央行将从7月1日开始运行新的非银行支付账户体系,以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消费支付需求。也就是说,央行给各大网络支付平台的时间已不到4个月。大限将至,为符合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国内几大主要支付平台势必将启动实名认证。
这几日来,支付宝和微信方面都在其官方渠道放出消息,提示即将对用户账户进行“升级认证”,这一说法被业界认为即是启动账户实名制的提前“放风”。
央行规定:支付机构负有“了解你的客户”的义务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提及账户管理问题,并着重提到了落实账户实名制的要求。他表示,“从去年开始,我们加大了对银行帐户以及支付账户分类管理的力度,总体原则就是要进一步推动支付体系更加便捷安全发展,进一步落实账户实名制的要求,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按照央行规定,支付机构负有“了解你的客户”的义务。
根据去年12月公布《办法》,支付机构应根据客户身份认证情况将个人网络支付账户分为三类,并规定了各类账户的信息认证标准。
Ⅰ类账户主要适用于客户小额、临时支付,身份验证最为简单快捷,可以快速开立 I类账 户并完成支付。 只需要一个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信息(如联网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账户余额可以用于消费和转账,兼顾便捷性和安全性,为账户的交易限额相对较低。
《办法》要求,支付机构在开立Ⅱ类、Ⅲ类支付账户时,分别通过至少三个、五个外部渠道验证客户身份信息,是为了保障客户合法权益,防范不法分子开立匿名或假名账户从事欺诈、套现、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是对支付机构提出的监管要求。
网络支付账户信息不全将影响“余额”使用
受到央行新规的约束,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支付平台为了保证用户在7月1日后依然能顺利使用现有支付服务,因此纷纷开始行动。
22日,支付宝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支付宝将在《办法》出台后正式启动相关系统升级与改造工作,并且帮助用户进行相关操作。”
对于不少网友质疑支付宝为什么要“升级认证”才可以付款?蚂蚁金服集团客户中心认证微博账号明确回答称,“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支付账户需要完成实名要求的哦。”同时指出,“不补全的情况下,在2016年7月1日后,支付宝账户将不能再用于收付款,建议您及时完成信息补全。”还表示,届时用户的快捷支付和网银都无法进行付款。
去年5月的一篇公开报道显示,截至当时支付宝公布的实名制账户超过3亿户,但其之前公布注册用户数超过8亿,其中有不少是非实名账户。
仅在支付宝发布实名认证公告3天后,25日中午,微信支付在其官方账号“微信支付智慧生活”发布了题为《微信支付帮你一起完善账户信息》的短文。文中提示,“账户信息不全的用户需在7月1日前完善信息,以享受更全面的支付服务。尚未完善信息的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系统将于近期逐步进行提示和引导,以帮助用户对账户信息进行完善。”
也就是说,很可能和支付宝一样,如果你的微信没有进行实名认证,7月1日后也将就无法正常使用“余额”进行微信支付、转账、发红包,坐滴滴付不了钱,请朋友吃饭微信支付刷不了……不是会很尴尬吗?
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从《办法》要求看,通过一种途径实名认证的微信客户依旧能够使用零钱账户收发红包,但累计发红包的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如果发红包金额已超过1000元,还要继续使用支付功能,则需要追加多种高身份认证方式成为Ⅱ类或Ⅲ类账户。
《办法》还指出,支付机构应采用必要技术手段确保客户操作流程简便、体验便捷,这对支付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
预计在新规正式生效前,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将于近期针对实名制认证采取响应措施,上线更多的认证方式,以确保实名账户比例达到央行要求,确保用户的正常使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寿产业大动作!中科院新技术NMN产能升100倍,全民百岁时代可期?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昆仑万维重磅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做最懂金融投资、科研学术的AI搜索
- 真我GT7 Pro发布,3599起堪称骁龙8至尊版质价比之王
- MLPerf AI存储基准测试,中国速度领跑
- 假开源真噱头?开源大模型和你想的不一样
- FaceTime成诈骗“帮凶”,苹果是怎么一步步丢掉“安全”光环的?
- 收入首超特斯拉,比亚迪市值为何只有六分之一?
- 谁才是折叠屏界的扛把子?华为、荣耀、vivo卷出新高度
- 姜萍也是受害者,阿里数学竞赛存在漏洞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