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企业晒双11数据一般有两种玩法,一种是把一切终结在当天,零点一过,立刻迫不及待晒出成绩单,给自己排位,将双11狂欢推向高潮,这是主流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双11所吸聚的公众注意力,缺点则是片面追求“GDP”之下很容易出一些纰漏,有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因为时间短任务大而导致的工作疏忽,也可能是用户消费习惯客观使然,但总之是容易失真。比如实际成交量这东西在双11当夜就很难看出来,因为非常多的用户在双11冲动消费之后,睡了一觉,就把订单取消了,商家虽然有了面子,但没了里子,留下一大堆库存。
另外一种则是把双11余热延续到尽量长时间,陆续公布各种信息,持续吸引市场注意力,并彰显其数据的真实性与透明性,比如今天要说到的汽车电商业和汽车之家。汽车之家一直到12月14日还在公布双11数据,双11提车数:截止12月11日24时,汽车之家双11疯狂购车节实际销量是35379辆,成交总额52.76亿元。
没有比较的数字没有意义,35379辆和52.76亿元可以说明三个问题,第一,35379辆和52.76亿元这两个数字是相当巨大的,已经达到足以引起车企巨头的注意的程度,这也是整个电商行业的集体趋势,汽车电商已渐成良性循环;其二,反映出确实有一些订单没有被支付,双11当天午夜后,汽车之家公布的当天订购总量是54085辆,交易总额是87.95亿元,相比之下,有35亿左右的订单还没有被付款;第三,如果考虑到双11购车消费者的提车行为将持续到12月底的因素,预计汽车之家双11订单的实际成交转化率在70%左右。
35亿左右的汽车订单没有被支付,这反映出双11购物节有大量流单的普遍事实,但具体到汽车之家来说,这个数字还是不错的,因为它比行业50%左右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不少,是值得借鉴的案例对象,从敢于公布实际销售数字本身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这是自2013年以来,汽车之家连续三年公布双11实际成交数据,是汽车电商领域的第一家,在整个国内电商领域也是首家,如果参与双11的每个大玩家都能够在事后公布实际成交数据,相信对双11数字的质疑将会大大减少,当然,这其中也有个诚信问题,毕竟不是每家都像汽车之家这样属于境外上市公司,必须要对披露的数字负法律责任。
汽车之家双11真实交易数字的公布,显示出汽车之家从媒体向电商交易平台转型之路又推进了一步,也显示出整个汽车电商行业已经渐成气候,实际上,不止是汽车之家,包括阿里汽车以及一些汽车品牌在双11都有不错表现。
中国电商业近年突飞猛进,但汽车电商一直进展较为缓慢,背后原因非常复杂,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单价高,服务链条长,形成真正的网购汽车市场困难很大,再加上还涉及到与传统渠道的利益平衡等等......最初网上汽车交易中获利的形式主要是靠销售线索转化,一般转化率也就10%左右,但大势终究不可挡,汽车电商也在变革之中,加之很多传统经销商也发现电商确实能解决他们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库存、盈利能力弱等。因此,在此次“双11”,经销商群体也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态度。
最明显的就是对“一口价”的态度,汽车之家能够实现今年的高转换率,一大原因是“一口价”策略,它不是要把汽车销售行业的利润消灭,而在于价格的透明、公平,以及消费者获取价格的便捷性。今年双11,汽车之家推出大规模“一口价”车源,网上显示价格即为成交价,再加上折扣券购车,购买折扣券可抵数千元购车款等措施,对消费者的完成订单推动力很大,而经销商为了提升销量、去库存,也都持可接受态度。
推升订单完成率的另外两个因素是真实的口碑效应和更有力的导购。真实的口碑,来自于消费者本身,这是汽车之家长期作为汽车类垂直门户网站所积累起来的特点,根据其财报,截至2015年9月,汽车之家PC+移动端的日均独立用户访总问量达到2000万。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汽车之家的用户黏性,其用户每天浏览时长超过17分钟,再加上海量的用户原创内容(UGC),使家购车的消费者,可以方便获得大量针对某一车型的真实口碑信息,作为购车决策的参考。
配备有力的导购人员是汽车电商服务的一大升级,因为汽车毕竟不像买一件衣服,它客单价高,流程长,再加上O2O特色,服务在这里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对订单的后期转化来说,今年双11期间,汽车之家为消费者提供了两类导购人员,提供在线咨询和导购服务:一是汽车之家网站编辑,二是购车管家团队。由专业的导购人员帮助消费者询底价,并且把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与4S店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准匹配。
点评:汽车电商任重道远,但大趋势已不可逆,与较为浮躁的电商其他领域相比,在未来,汽车电商的市场参与者要比的是长跑能力,是服务能力,是产品创新能力,是对消费者和市场的敬畏,只有这样,汽车电商才能更早的在传统势力的包围下杀出重围。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