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两个鸿沟是很难逾越的,一个是传播学上讲的知识沟,一个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鸿沟。知识沟又称知识鸿沟,美国传播学者P.Tichenor、G.Donohue和C.Olien在1970年发表的《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识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信息鸿沟又称数字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
实际上,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沟和数字鸿沟已经是在描述同一个现象,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机会的差异。而百度知道这类知识平台的出现与发展,在弥合这两个鸿沟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UGC始作俑者
在PC时代,搜索引擎的出现,不仅让填补知识鸿沟成为可能,而且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让普通大众乃至贫困地区的孩子通过一根网线就能获得需要的信息。
到了2005年,百度知道等问答平台的出现,让人们获得“人肉”知识成为可能。在每一道问题的对面,都有无数热心于分享知识的人贡献着自己头脑里的答案。这种问答模式既可以说是弥补了搜索引擎机器抓取信息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信息鸿沟,让知识的获取与分享更加便捷。
也正是从2005年起,百度知道开始成为获取和分享知识的“始发站”。当时,互联网圈子里一个流行的术语叫做UGC,指的是由用户产生内容的一种机制。而百度知道这种问答平台,显然成为了UGC的始作俑者。
而在2005年到2011年之间,百度知道发展迅速,为亿万网友牵线搭桥,让知识和分享变得容易快捷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百度知道可以称得上PC时代的UGC产品之王,通过满足人们对知识的分享、交流、搜索需求,在若干个同类型的问答平台中脱颖而出,依托百度的搜索优势,赢得了广大网友的认可和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
最新数据显示,百度知道迄今注册用户已过亿,10年间累计解决问题3.7亿,每天有3.8亿人次使用百度知道获取知识和信息,每天有数亿用户在百度知道平台获取答案。
让知识移动起来
2011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逐渐到来,百度也在这一年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转型。作为百度旗下的知识平台,百度知道也开始了它的移动转型之旅。
2011年9月,百度知道APP上线,拉开了随时随地想问就问的移动知识分享与获取的大幕。与PC时代的电脑设备相比,手机设备更为普及,上到高校学子,下到农民工,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最为贴身的移动终端,也被成为带着体温的随身设备。这种手机终端的普及速度,与百度知道APP的发展相得益彰,让百度知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弥合信息鸿沟的能力愈发强劲。
经过2011、2012、2013几年的发展,百度知道的移动端布局已经渐趋成熟。用户用手机提问、回答、分享、获取的习惯逐渐培养起来。截至目前的数据显示,百度知道App日活跃用户已达100万,累计激活用户8000万,每日在百度知道APP客户端回答问题的数量达到110万。
从UGC到PGC的飞越
作为知识生态的起步状态,UGC内容支撑了百度知道的快速长大。而随着用户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不断变化,百度知道也开始注重知识质量、问答质量的提升。为此,其从2013年开始发力PGC内容。
在这一年的5月,上线了“问医生”栏目,由公立医院执业医师解答患者问题。同年8月,知道日报诞生,掀开泛生活领域专业知识分享的新篇章。
2014年,可以说是百度知道打造知识生态的关键年。这一年的1月,百度知道的“作业帮”APP上线,致力于让莘莘学子的学习更简单。同年4月,“宝宝知道”APP上线,为千万孕妈打造贴身孕育工具。
可以说,通过“作业帮”和“宝宝知道”等APP,百度知道的知识生态夯实了根基,也焕发了活力,让百度知道弥合信息鸿沟的能力进一步强劲。
最新数据显示,作业帮App的月活则在1000万,下载激活量达到2000万。拥有7000万题库,来自百度知道原先积累的题目超过3000万道。30多人的团队打造的这款APP占有了市场上60%的份额。而宝宝知道App累计下载激活数超过800万,日活用户数为60万,宝宝知道内医生数量达到了11000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作业帮”还是“宝宝知道”,这些百度知道旗下APP的已经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具有提供服务的特征。而从知识到服务,意味着百度知道的知识生态已经迈出了更有意义的一步。一个以知识平台连接人与服务的生态已经雏形初现。
可以预见的是,下一个十年,百度知道还将释放更大的用知识连接人与服务的能量,百度知道弥合知识鸿沟和信息鸿沟的能力也将再进一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于东来的“爹味儿”,把胖东来从“风口”推向“浪尖” ?
- 读懂了vivo的用户脑、产品心,就读懂了国产第一如何炼成
- 苹果手机iPhone 16一到2025年就降价,这次还会有人“上套”吗?
- 2024年度VR产业回顾:混合现实头显成为主流;国内VR大空间强势崛起
- 阿里独家合作,亚马逊“亲测”代言,雷鸟创新打造 AI 眼镜新标杆,媲美 Meta !
- CES 2025 抢先揭秘:XR领域新品爆料,AI眼镜成焦点
- 2024 XR年度大事件TOP 10
- 先诛苹果,再灭Meta?三星、谷歌、高通组“失败者联盟”,能否赢得XR领域终局之战?
- Meta高端AR眼镜Orion全揭秘:五年内上市,或无缘国内市场,大概率撞车苹果
- 库克进军游戏圈?苹果Vision Pro与索尼达成合作 后者发行游戏刚拿下TGA年度最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