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公司海外告服苹果的启示

在本文刚刚截稿时得到最新消息,苹果已经主动下架了假冒的陆金所APP,目前尚不知道陆金所是否会因此撤诉。

by信海光微天下

苹果又摊上事儿了。与过去苹果很众多智能手机厂商数量众多、旷日持久、纠缠不清、难以评价的专利诉讼案不同,这次苹果被告是因为拒绝下架一款山寨APP,事实清晰,是非明确。

陆金所(lufax.com,全称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在发现被山寨后,在长达两个月与苹果沟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后,愤然在美国对苹果提交诉讼。中国企业以往遇到涉外的法律纠纷,大多数选择隐忍,因为跨国打官司耗时耗力,法律制度和框架也不同,但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一些境外机构和个人的不法行为。陆金所能站出来去美国起诉维权,我认为应该给陆金所点赞。

事件的脉络其实很清晰,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子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之一。2014年8月,陆金所在日常安全监控时,发现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发现遭到了恶意山寨,因为金融资产管理事关客户的财产安全,所以陆金所第一时间发布了提示公告,并当天就向苹果提供了相应的证明文件,要求苹果下架山寨陆金所APP,但连续沟通了两个月,苹果应用商店依然没有下架这款山寨品,只是回复受已经收到了投诉,但没有任何实质性响应,并表示陆金所应该自己去联系山寨者协商解决,导致陆金所愤然通过驻美律师代表在美国起诉苹果,陆金所在诉状中列出了苹果公司的四项罪名:1、False Representation(虚假陈述);2、不公平竞争(Unfair Competition);3、违反普通商标法案(Common Law Trademark Infringement);4、不公商业行为。

如果我们在超市买了一个假冒伪劣产品,要维权我肯定是找这个超市,因为超市是与我交易的主体,它应该担负起审核供应商资质和判别产品真伪的作用。所以买到假货,去找超市讨说法是理所应得的。至于山寨厂商是否伪造资质来蒙骗他,其实是另一场官司中应该解决的。苹果应用商店其实就是一个线上应用的大超市,即便它有可能被山寨者的伪造文件一时蒙蔽,但当正主陆金所提供了相应的证明文件后,苹果依然没有迅速将山寨品下架,这就明显不是无心之过,而是刻意不作为了,任由山寨品继续坑蒙拐骗,苹果这次理应承担法律的仲裁。

由于没有通读过美国的法律条款,所以微天下并不能准确预测这桩诉讼的最终判决结果。但我想通过这件事,应该给中国企业海外维权做出示范榜样,海外法律维权虽然艰难,但并不是不可为。

首先,国际性大公司也照样犯法,而且不少是“惯犯”,所以只要事实清楚,没什么不能告的。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新产品、新技术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便利,但也同时在不断试探和触碰法律红线。比如谷歌街景就因为没有经过授权和许可,在世界各地被频繁起诉。像谷歌、脸书、苹果等国际性大公司,在每年都会提记出一笔数量不菲的特别准备金,就是为了应付败诉之后的赔偿。

其次,在美国打官司律师费确实是笔大开支,但简单的案子没必要找大律师。律师在美国属于典型的高收入人群,有数据显示,美国全国的律师大概就有100万人,而且名气越大收费也更高昂,所以确实有打了一两年官司终于获赔了几十万美元,但一算律师费,还是赔钱了。但从公司层面来说,有些官司是必须打的,就比如这次陆金所诉苹果案件,否则任由山寨APP欺诈客户,造成的商誉损失不是简单可以用几万、几十万美元的律师费来衡量的。尤其是像陆金所这个案件中,事实很明确清晰,并不像有些专利纠纷那样复杂,所以其他中国企业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考虑雇佣经验足够、但名气不需要太大的律师,来让诉讼成本变得更加可控。而且在欧美,对于专利和知识产权侵权的赔偿额判定也非常高,所以只要真正有理有证据,官司打完没准就成了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富人了。

第三,利要想通过法律维权,需要把工作做在前边。过去中国有大把的知名品牌在海外遭到了抢注,近年来企业的商标、专利和知识产权意识虽然有所提升,但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是在中国的法律环境中理解上述问题,而国外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法律保护力度要大很多,认定和判罚尺度都与中国有所不同。所以在海外打官司之前,要熟悉当地的法律体系和条文,光占理是没用的,需要事先执行完备的商标、专利等申请和复核制度,才能获得法律上的支持。

第四,用专利和知识产权做法律武器,已经成了国际企业的商战利器,它既可以攻击又可以防御,中国企业应该借鉴。在欧美等国,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严格,所以手握大把专利的大公司,往往把专利诉讼当作打击对手全新产品的杀手锏。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诉讼就极富代表性,这种诉讼通常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经济赔偿,提出的诉讼请求也往往是要求法院判决竞争对手的产品不能在某个市场销售,目的是为了打乱对手新品推广的节奏,通过法律手段拖延其上市时间,以便在竞争中更主动。像苹果、三星、谷歌等大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案中,判决结果要么是各打五十大板,要么是互有胜负,最终往往以和解告终。那么有朋友会问,花费那么多财力人力物力,最后就和解了,那么还折腾个啥?你手里得有底牌才能有平局的机会,像HTC就算是在欧美被专利诉讼搞残的典型,有当年的安卓当红小生,变成今日的落魄豪门。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奔赴海外寻找机会,单单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就有不少,所以在日常商务中难免遇到法律纠纷,在海外打官司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但学会用专利和知识产权做为商战中常见的攻击和防御工具,将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补上的一课,而且时常挥舞一下法律大棒,也能震慑一些别有用心的坑蒙拐骗者,如果一味隐忍,那么肯定会被当成软柿子捏。苹果此时对陆金所的怠慢,在某种程度是被我们自己惯出来的,因为之前苹果商店中也有不少中国人开发出的名字、功能、定位都非常相像的APP,但之前没有谁去告苹果,造成的结果就是苹果的有恃无恐。但有陆金所这样站出来通过诉讼维权的,未来苹果还敢对中国用户的投诉置之不理吗?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4-11-17
中国金融公司海外告服苹果的启示
在本文刚刚截稿时得到最新消息,苹果已经主动下架了假冒的陆金所APP,目前尚不知道陆金所是否会因此撤诉。by信海光微天下苹果又摊上事儿了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