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时刊于今日21世纪经济报道,原文有改动。作者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
上周末,微信公众平台对公众号图文消息修改了规则,增加了点赞操作与显示阅读次数。所谓“公众号图文消息”,在微信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公众号文章。这样的小修改其实就是在文章内页增加了两个数字,但却在微信生态中引起轩然大波,议论纷纷。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阅读次数”的增加确实会对现有微信公众平台生态产生较大影响。据说微信公众平台上目前有580万个公众账号,也就是580万个注册自媒体,这些自媒体中的活跃者每天向订户推送文章,在没有显示阅读数之前,读者只管读文章而已,对所订阅自媒体的背后运营情况其实并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自媒体一共有多少人订阅,每天打开率是多少等等,其实大多数情况也不需要知道。但阅读数公开以后就不同了,它把公众号的底都曝光了,让读者了解到,自己正在读的是一个大致什么“规模”的自媒体。
微信官方对这一改变的解释说,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公众号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推动公众号发布更高质量的文章,这一初衷当然是好的,他们希望“阅读数”的曝光能够使不努力的自媒体知耻而后勇,通过发布更高质量的文章来增加阅读量,这相当于给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增加了一道KPI考核锁链。
但问题是,微信阅读数的曝光能起到“推动公众号发布更高质量文章”的效果吗?这是相当存疑的。首先是造假和作弊问题,现在媒体已经开始报道所谓微信营销的“暗黑产业链”,指出在淘宝上什么都能买到,包括粉丝数、阅读量、点赞数等等,而且价格低廉,如果一项KPI考核被掺假,那么其正向意义怎么保证呢?当然,我认为这对微信来说不是大的问题,造假的总是少数利益群体,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打假,数据的大体“保真”还是可以做到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真正的问题了。即“阅读数”能否左右运营者的内容质量生产?从互联网内容产业这么多年的经验看,答案是否定的。不妨去看看PC端各大门户网站的点击量排行榜上排在前列的文章都属于哪一类?性、暴力、娱乐、明星、奇闻轶事以及标题党等,真正高质量的文章几乎永远上不了排行榜,排行榜的口味总是由庸众的口味决定,离低级趣味更近。
在微信上也是如此,阅读数开放之后你会发现,有十万、几十万点击的总是那些摘抄转载的笑话、段子、鸡汤之类庸俗文章,让原创作者与它们比阅读数,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都永远居于劣势。你要么认真,要么认输,而认真的代价就是向规则低头,也当标题党,写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章并逐渐迷失自己。
说句实话,作为最早一批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我非常担心微信公众平台会逐渐走向“微博化”。微信公众平台之所以一年来飞速发展,是因为它一开始就建立了非常好的有利于原创、小众和新人的规则与秩序,它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任何所谓首页或编辑推荐的干预,完全靠文章的影响力进行自传播,它不显示阅读数,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只是纯净的关注文字,而不管它到底是来自大号还是小号,这种秩序使得新生力量更容易存活与发展。但阅读数据曝光后,却为大号和小号加了标签,受从中心理驱动的网民当然更容易订阅那些已有几万、几十万订户的大号,而对小号嗤之以鼻,长此以往,微信公众平台就会变得微博一样,使大量草根因为成就感得不到满足而失去兴趣,不再投入精力。
或有人说,你现在是高估了自媒体的价值,或许人家微信本来就不愿意看到公众账号的不断膨胀,打压还来不及呢!我觉得微信断不会如此短视,从短期商业价值上看,微信自媒体确不如游戏之类赚钱,但要知道,微信自媒体现在其实已经是维系微信生态粘性的极重要一部分,不妨统计下用户在朋友圈耗费的时间中,阅读公众账号文章到底占用多少时间。有了公众账号带来的粘性,使微信更容易把用户留住,继而才能实现更多商业价值,而没有公众号,在微信上,甚至连“转发”这个最重要社交概念都不能存在,这是水与鱼的关系,微信会涸泽而渔吗?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