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经济学人》杂志曾经很钦佩地称“互联网内容发行商”和“迪蒙德传媒”(DemandMedia)“致力于低价生成内容即使微薄的广告收入都能支撑运作”的行为虽离经叛道却是聪明之举。
但谷歌可能不这么认为。DemandMedia 制造的 Contentfarm(内容农场)是一种用大量标题、关键词以及其他伎俩诱骗互联网用户进去看广告的“新闻网站”,曾给谷歌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今天,泛滥成灾的低俗低质信息隐隐成为“内容农场”在移动互联网的接班人,且形式更多样、危害更严重。网民对可信赖信息的需求在上升,但却并没有那么多的可信赖信息等待被检索。
问题出在哪里?
内容平台今天使用的机器算法远比 DemandMedia 先进,这种更智能的推荐机制可以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时长主动为你推荐相关信息,就像你在淘宝上搜索过一款闹钟,那么淘宝联盟的广告就会在不同的网站页面展示不同的闹钟一样。
机器算法的出现,极大推动了信息的传播力度和精度,但它的副作用同时也滋生了“流量大于天”的畸形价值观。
这就是低质信息泛滥的来源。好消息是,受政策影响,低俗低质正在逐渐远离内容产业。从微博、头条到抖音、快手,国家出手整顿内容产业的决心和力度令人生畏。
但任何一个产业如果被外力推动前进,而没有内在的核心动力,或许它离消失也就不远了。好在今天的内容产业,并非如此。
从内容生产层面讲,低俗低质信息被清理意味着靠流量和广告生存的低质内容生产者无法继续生存,没有平台推荐和阅读量以及可观的广告分成,它们的消失已经是既定事实。
当然,并非所有的内容生产者都是为了阅读量和广告分成,主流的内容生产者以及机构仍在为用户贡献更有价值和价值观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说的可信赖信息。例如在知乎上就有大量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一线研究人员和科普类机构号,他们在知乎产生了超过 312 万个科普类问题、2400 多万个科普类回答。
从传播层面讲,低质信息泛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可信赖信息的获取,但却没有抹杀掉用户也就是传播受众对可信赖信息的旺盛需求。
在低质内容泛滥的时代,像「有哪些诺奖的研究不那么出名,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目前有哪些将来可能获得诺奖的新兴研究?」这样的问题看上去并不是主流,但事实证明,包含上述话题的知乎「2017诺贝尔奖巡礼」圆桌就吸引了超过 1500 万次的浏览量。而另一个「不再谈癌色变」主题圆桌的浏览量近亿,「普通体检能查出癌症吗?」、「良性肿瘤恶化是什么原理?」这些问题同样受到极大关注。
用户获取可信赖信息的需求过去可能被低质信息泛滥所掩盖,但现在及以后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转。得益于国家对内容产业的强制整顿,内容生产群体和平台推荐机制都得到优化,但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意识到高质、专业可信赖信息的重要性,这才是关键。
我们现在说解决问题,并不是否定机器算法,而是当低质信息被逐渐清理的同时,如何为用户推荐更好的机制和呈现更多有价值的优质内容。
内容平台如何打造可信赖信息?
低质信息泛滥一定程度上源自部分内容生产群体的利益最大化诉求,恰好平台也在追求流量最大化,一拍即合便导致了海量的低质信息传播。从这个方向看,建立可信赖信息的途径也就要从内容生产群体入手,引入专业、可信赖的生产者,辅以平台机制(算法、人工)引流,最终吸引用户浏览或传播。
这是目前头条、快手们在做的事情,当然是在被约谈及整改之后。这并不是一个速成的过程,加大人工审核力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肃清一部分低质内容,但长远来看,低质内容的下沉甚至消失需要平台、内容生产、传播以及受众一同努力,换句话说,内容平台要有一个良性的机制确保优质内容得到传播,同时,在内容生产、传播及发酵的各个环节也要有所建树。就像电商平台打假,并不是掐断销售渠道就可以,而是要将制假链条的上下游连根拔起,甚至还要通过法律政策的惩戒和监督才能彻底消灭假货。
当然,站在内容平台的角度,可信赖信息的先决条件是引入专业、高质的内容生产者。以知乎为例,在建立可信赖信息的前提下,知乎一直通过专业机构及个人的引入,让更多用户在不同领域获取到可靠的知识。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2017 诺贝尔奖巡礼」圆桌,它的问题回答人里就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讲师、知乎计量经济学话题优秀回答者慧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知乎天体物理学优秀回答者狐狸先生,Ludwig 癌症研究所博士后、知乎生物学话题优秀回答者吴思涵,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粒子物理部助理研究员刘真,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弟子、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博士后 Didong 以及知乎机构号中国科普博览、知识分子等。
再比如在医学健康领域,在知乎站内是一个拥有1600万人次关注的全民话题。知乎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有超过200家健康类机构号在知乎分享知识,其中还包括首个在知乎开通账号的部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与知乎的合作很有代表性,一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中国”通过知乎机构号在定期分享不同维度的医疗健康知识,如“乙肝抗体可以维持多久?”等,另一方面,与知乎持续举办系列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如线上健康圆桌、线下盐沙龙等,针对性解决时下热点健康问题,最近的一次盐沙龙就是针对春季过敏问题。
在这次盐沙龙上,“健康中国”和知乎请来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孙劲旅、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关凯、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皮肤科徐宏俊四位过敏专家,对“过敏”进行基础医学原理、临床诊断、日常防护建议等知识科普。据说,双方还将在 4 月底世界免疫日合作推出“免疫接种”主题圆桌。
知乎对于可信赖信息的做法可能并不具有复制性,但足够作为样本研究。在引入专业人士和机构这件事上,知乎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很费力气,而是与入驻机构或个人形成一种互相吸引。这对于现在那些正在努力向用户展示自己可信赖信息的平台来说是一种提醒,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
事实上,今天滋生于机器算法下的低质信息,除了提高内容生产者的门槛和专业可信赖程度以外,能否也像谷歌一样通过改变算法而实现去除低俗低质呢?
2011年,谷歌为了消除内容农场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发了一个被称为“熊猫”的算法,通过这个算法,Google可以把不受信任的、重复的、看起来不爽的东西排在后面,优先展示拥有原创内容以及类似研究、深入报道和深刻分析之类信息的网站。
算法没有价值观,但算法背后的人有价值观。今天我们的内容平台是不是也应该调整一下算法,像“熊猫”一样降低低质内容的排名?或者像知乎一样,在内容产业的各个环节都确保最大化的信息可信赖。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