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到顶、存量时代日益坐实,与流量密切相关的内容赛道进入角逐的下半场,每个平台都开始拉上背后的派系力量角斗赛场,这其中,又以BATT神仙打架最为激荡。
最近,阿里生态的UC举办了一场名为“创势而为”的内容生态大会,宣布2019年要投入10亿现金、日20亿流量、价值上百亿的资源,扶持内容生态建设。
很显然,UC此举是用更大的数额来显示更大的决心,不过更引起外界注意的是,UC表示“将实现一点接入,多点分发,赋予创作者多端内容渠道资源。”具体来说,大鱼号内容分发将进一步覆盖到淘宝、支付宝、天猫精灵、钉钉等10多个阿里旗下核心产品,与此同时,UC将利用到阿里生态的各项资源为创作者“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变现空间”。
如果说过去内容平台是以单创作平台、单分发渠道的话(例如头条号对应今日头条、一点号对应一点资讯)为主的话,现在,大鱼号通过阿里生态正在实现内容分发与变现的“裂变”。
而随着百度系、头条系等的加入,多渠道创作、多渠道分发的内容创作分发模式逐步成为主流,只是大鱼号与UC,走在了行业趋势前列。
蓦然回首,内容平台都在往外“裂变”
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都有某种往外裂变的意向,有些已经变成现实。
例如,百家号的主要分发和变现渠道都在百度APP(首页及搜索结果),但事实上,包括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和爱奇艺等百度系产品,都已经成为百家号内容的分发渠道,用户可以接收到来自百家号的推送内容。
而另一个近来折腾得很厉害的头条号,除了大本营今日头条,在悟空问答以及新开设的搜索产品里,都有大量来自头条号的内容,从张一鸣的种种动作看,其搜索产品甚至要承接更重要的分发渠道职责。
而腾讯的企鹅号除了天天快报,其内容亦可以在微信、QQ、QQ浏览器、QQ空间、腾讯新闻等渠道上看到。
大鱼号过去已经实现了阿里生态庞大产品矩阵的分发,现在升级“U创计划”后,其分发渠道继续扩宽,并在全面规模化的阿里生态内实现了分发,且进行了“精细化”规整。从已掌握的信息看,大鱼号的内容可能有这几种走向:
满足用户新闻、资讯需求的,有UC这个主体APP以其合作的大量权威机构媒体;
满足用户娱乐、消遣需求的,有优酷、书旗、虾米等;
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有天猫精灵内置的内容体系、还有智能移动搜索夸克和正在探索的新形式媒体社区等;
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的,有淘宝、天猫、盒马、饿了么等。
还有创新事业群的创新产品矩阵,大鱼号试图给创作者打通一条全新的内容创作赛道,原本大鱼号就已经覆盖淘宝、支付宝、钉钉等超级APP,有密集轰炸的数量优势,现在升级“U创计划”后,又开始强化精确制导能力,获得全新的内容想象空间。
毫无疑问,过去大家纷纷聚焦于将内容创作者“聚拢”,现在赛道的重心又变为分发渠道的“裂变”,“渠道生态”成为竞争资本。
为什么裂变下的“渠道生态”这么吃香?
行业形成统一的风向、UC积极加码的行动,都因为裂变下的“渠道生态”有着存量时代不容小觑的竞争价值。
1、用户触达是内容平台的根本目的,产品矩阵是现成的价值金矿
内容生产的最终目的让更多用户看到、更长的用户留存,再从这其中去挖掘商业价值。
从来没有说一个内容生产平台只能在某个APP上分发,只要是能利用到、能够分发内容的渠道生态,都可以利用起来,它们成为内容平台待开发的价值金矿。
对UC大鱼号来说,阿里生态能够承接内容分发的渠道很多,既有传统强势APP,也有诸多创新产品,创作者与其创作的内容可以有更多机会多路出击触达用户。这也是一种整体“用户时长”的提升策略。
2、商业变现不必冥思苦想,内容价值借力打力
内容平台通过渠道生态触达更多用户,分发阶段结束后,商业化与变现问题往往也能随之一同解决。
以UC大鱼号为例,从创新事业群矩阵(书旗、虾米、夸克、天猫精灵……)再到阿里生态(优酷、影业、淘宝、天猫、盒马、大麦……),庞大的渠道生态,无论是扩大内容曝光获取广告收入分成,还是直接带货的货源,亦或是积累广告主/品牌主资源,都可以在内容“裂变”分发的过程中解决。
而单个APP即便在领域内再强势,也很难具备这样的综合优势。
3、存量时代,多强格局对垒一超格局
存量时代,微信一家就占据了超11亿的用户量,其内容平台也顺势打造成了巨无霸。
这实际上是一种流量中心化,凭借社交优势吞食整个内容赛道的用户存量时间。
不过渠道生态可以形成新的竞争力,“裂变”的本质可看做存量运营下的一种内容整合策略。UC与创新产品矩阵以及阿里生态生态融合,如果运营得当,内容渠道的多强格局获得的实际用户触达和时长上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对每一个手握渠道生态的内容玩家也是如此,存量时代,多强格局对一超格局有更大的竞争赢面。
只要“裂变”了就一定能取得领先优势吗?
渠道生态价值的体现,却并非仅仅“裂变”就行,内容平台既需要满足硬性指标,也需要符合内容赛道的未来趋势。
1、放大效应下,内容是否经过了更严格的质量控制?
这是第一个硬性指标。
多渠道分发如果内容本身不佳,反而会形成放大效应,让更多用户来体验内容的“不堪”。
因此,选择“裂变”的方式,就意味着内容平台在内容把控上必须更为严苛,这关乎整个渠道生态是否良性发展。
自2018年9月UC发布“U创计划”以来,UC通过低质内容处罚、原创排他性下发等调控手段,持续打击低质、作弊、抄袭账号,近一年的内容质量的提升是UC在此时敢于提出“一点接入,多点分发”的底气所在。
2、“集团军”渠道是否足够充沛和多元?
这是第二个硬性指标。
渠道本身的丰富程度,大大影响内容价值的发挥,只有种类繁多又各有垂直领域适应性的分发渠道,才足够形成“渠道生态”,否则只是拼凑罢了。
正如前文所言,UC围绕用户在新闻、娱乐、生活、知识等四类内容消费的新需求,创新业务事业群将通过旗下UC、书旗、夸克等产品,深度梳理整合,全面规模化联动阿里生态核心产品,去打造新鲜的内容矩阵,其实就是从用户角度构建的渠道维度,尝试无缝覆盖所有内容需求。
UC还称,将推动创作者从好内容向新形式、新题材、新角度的新内容拓展,未来3年要培育5万名优质内容创作者,这样的优质作者体量,显然也是建立在满足用户上述四大领域内容需求的基础上,只有充沛和多元的渠道才能实现。
3、能否更好地适应新的商业化与变现趋势?
这是第一个趋势指标。
正如前文所言,内容赛道的商业化变现逐渐开始往带货(直接变现)以及广告主/品牌主商业合作(营销变现)两大趋势上走。
多渠道裂变必须与这样的趋势相结合,而渠道生态下,这又与内容平台背后仰仗的生态本身的特质有关。UC背靠阿里生态电商生态,在迎合新的商业化变现趋势上有先天的优势。
先看带货。
UC作为“距离购物车最近的内容平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为创作者提供货源(选品)、带货运营(连接接入、跳转、佣金结算等流程)方面有直接的优势,例如在“天猫618”、“双11”等电商购物节期间,大鱼号联合阿里妈妈,打通天猫、淘宝商品库为创作者智能化选品,且综合衡量内容数据,提供给开发者流量分成+奖金激励+商品分佣三重收益。
显然,除了电商节,日常与天猫、淘宝的海量选品库资源打通,也是创作者实现带货的重要优势。
再看商业合作。
大鱼号能够借助UC的智能营销平台的商业能力,大批量打通与广告主或品牌主的联系,对接智能营销平台万级的广告主资源,这无疑增加了内容创作者商业变现的更多可能。
在阿里生态体系产品矩阵中,大鱼号几乎与每个平台都能讲出商业合作的故事来,分发只是开始,与渠道生态中的每一个渠道讲好商业化的故事,才是“裂变”下一步要做的。
4、能否发挥内容创作的横行IP连接优势?
这是第二个趋势指标。
事实上,图文、音视频等内容与电影、电视、综合节目IP是天然的近亲,同属内容领域,而内容创作也可以很好地承接IP宣发任务,例如电影或新剧的上映期,就需要大量图文评价内容以及音视频解说内容进行配合。
在如今影视综IP大行其道、疯狂吸取流量时,内容创作应该抓住这个风口。以UC为例,阿里影业、优酷、文学、音乐等具备丰富的IP资源,在IP宣发上与UC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一方面,大鱼号的内容创作者可以使用IP及素材库进行二次创作,获得出产新颖和优质内容的便利,另一方面,创作者甚至可以以内容提供方的身份直接、深度参与到联合宣发当中,常见的是基于热门影视综内容的分析,由平台发起组织内容生产(征文、约稿、热词引导等),提升影视综整体内容产量,实现消费量提升。
例如,在优酷重磅综艺IP《这!就是街舞2》播出期间,大鱼号上近1.8万名创作者获得了独家的素材和信息,宣发内容出产量超过5万篇,累积曝光率高达52亿。
而影视综IP是源源不断涌现的,如此,UC也有了一个可以长期相互协作、不断输出商业化价值的“生态伙伴”。
正如UC大鱼号总经理杨锋所言,“大鱼号在集团生态的赋能下,给创作者带来了IP宣发、内容电商、商业化合作的多元变现空间。”在存量搏杀的年代,渠道生态的繁盛取代个体APP的强势,决定着内容平台最终的胜负,而UC已经先走一步。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