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小Biu系列产品大幅提升服务标准:亲儿子与干儿子不一样?

618临近,零售商的混战也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京东疯狂发放优惠券倒不令人意外,毕竟这也是京东换取流量的老套路了,只是今年下了更大的血本;

天猫则打起“新”的旗帜,除了原有入驻品牌推出各种“新品”,平台还专门为海外品牌提供“特快入驻”的绿色通道;

苏宁的618战争则从5月20日就开始启动,除了惯常的大力折扣,还强调了供应链的全球优化,以及一系列围绕“服务”的用户体验动作。

苏宁的“服务”打法已经快成为独特的旗帜,苏宁易购CEO侯恩龙甚至在618的发布会上公开宣称“无服务无未来”,足见服务已经成为苏宁谋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主要筹码。

但是,在这“服务”之中,苏宁似乎又有所“偏袒”——“亲儿子”小Biu系列产品受到了明显的“优待”。

从6月1日起,苏宁方面针对小Biu空调、小Biu冰箱、小Biu净水机等产品实行所谓“服务升级1号行动”,在安装、退换货时间政策、售后服务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倾斜。

例如小Biu空调支持43个城市特定区域“半日装”(14:00前下单,当日安装完毕;之后下单,第二天14:00前完成安装);小Biu冰箱、小Biu净水机在原有服务基础上,整机保修延长至3年。

要知道,尽管苏宁的配套服务一向不错,但要做到这样的效率,不投入更多资源是无法实现的。

在自有品牌小Biu和平台入驻品牌之间,苏宁一碗水端不平了?

是,也不是。

零售商力挺自有品牌,并不是新鲜故事了

在零售战争走向深化后,不论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商,自有品牌建设的步伐都在加快,这个领域俨然形成了全面战争下新的局部战场。

根据《尼尔森全球自有品牌报告》,目前中国零售市场上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1.3%,远远低于发达市场的15%及以上。

这是巨大商业潜力的证明,对那些不是以自有品牌为主营(如优衣库、无印良品、宜家等)的平台型零售商来说,也少不了用自有品牌来博取竞争优势。

去年8月,京东就一次性搞出8个自有品牌,涉及食品、母婴、家居、日百、服饰、箱包、家电和生鲜等品类,分属不同事业部;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阿里系的盒马CEO侯毅就称要将自有品牌发展到50%(生鲜产品本身品牌属性不强,更容易“自有品牌化”),从蔬菜、鸡蛋、猪肉、牛奶四大类进一步扩展到其他生鲜品类;

纯线下领域,由各地零售商组成的零售联盟“蚂蚁商联”(覆盖全国20个省市,共计35家成员企业),也在去年大张旗鼓声称要开发超80支自有品牌商品。

在这个浪潮中,苏宁也未能免俗。

2018年年初,苏宁宣布成立智能终端公司。随后当年9月25日,苏宁智能终端公司在苏宁智能产品2018秋季发布会上,一口气推出10款新品,宣布“全面进军智能生活硬件领域”。截止目前苏宁智能终端公司旗下已有30几个SKU,涉及大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

小Biu正是苏宁智能终端公司推出的自有品牌。

这次纳入“偏袒”式服务升级的小Biu空调、冰箱、净水机,是苏宁智能终端公司进入2019年后发布的网红明星产品。

这些产品“继承”了国外零售商自有品牌在成熟经验下往往带有的“高性价比”优势,例如1.5匹、一级能效、全直流变频、智能操控的小Biu空调发布时,前10000台仅1999元。

为了产品品质,苏宁也是煞费苦心,请来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大师Frank Stephenson担任创意总监(就是宝马mini的那个设计师),宣称要打造"科技"、"时尚"、"品质"的智能硬件。

现在,又针对小Biu产品推出安装快速响应、保修大幅度延长的服务升级措施,看起来,苏宁是铁了心、旗帜鲜明要把自有品牌位置抬高。

虽然自有品牌已经成了零售商们发展的重点之一,但这种可能让那些入驻品牌们“闹意见”的做法,没有足够的价值苏宁肯定是不会干的。

用“服务”的方式“偏心”小Biu,苏宁在打什么主意?

在产品质量、智能化、价格之外,苏宁小Biu此次面向三款主要产品,打出“服务升级”的旗号,对苏宁、对小Biu而言,至少有四个层面的价值。

1、零售商为产品背书,而服务反过来强化消费者的双重信任

自有品牌往往不如传统品牌那样具备市场认知的积淀,这意味着,自有品牌获得消费者信任,至少在最开始的时候,要靠零售商自己的“牌子”。

小Biu一开始被认可、被消费者抢购,“苏宁”二字背书价值不言而喻。

也由此,自有品牌与零售商品牌在消费者认知这里是被“捆绑”的,零售商自己不行,自有品牌也难获得信任;自有品牌玩砸了,零售商品牌也将被质疑。

从这个角度看,升级“服务”的方式,即是力挺小Biu,也是对外加强苏宁零售品牌,彰显苏宁的服务潜力。

用户对小Biu与苏宁,要么都不信任,要么同时有“双重信任”。

2、品牌由零售商“建立”,但由消费者“认可”

在营销学上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品牌商“建立”品牌,但消费者“认可”品牌。

苏宁“建立”了小Biu不意味着小Biu就能在市场立足,最终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才算是真正被打造出来。

零售商可以培养出“亲儿子”,但“亲儿子”步入社会自己能发展得多好,主要还得“靠自己”。

而这个过程中,价格、品质、智能之外,服务显然是获取消费者认可最直接的方式。设想一下,上午觉得天气很热下个单,晚上就能吹到空调,这样的效率服务(当然,成本投入上也少不了)无疑能大大加深消费者对小Biu的认知,提前完成品牌的“认可”阶段。

3、服务强化了自有品牌自带的“锁定”客户天然优势

自有品牌相对合作品牌,自带一种称之为“用户锁定”的市场价值:因为自有品牌而进入零售商渠道的用户,只属于平台本身,是被平台“锁定”的专属用户。

这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喜欢小Biu的,只能(所以只会)光顾苏宁的平台。

但价值却不一般。一旦通过小Biu的运营实现了高用户忠诚度,等于为苏宁平台赢得了一批高粘性消费者群体,这些用户具备明显的排他性,这对日益激烈的零售竞争意义不言而喻。

而通过类似长达3年的整机保修服务(空调产品6年),小Biu品牌与用户的关系无疑将更为紧密,这既是一种售后服务时间延长,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扩充了“锁定”关系的经营空间。

4、服务强化的方式,进一步消除了与用户的信息不对称

自有品牌的最后一个零售价值,是零售商能够凭借“自家产品”更容易接触和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针对性进行产品和服务升级的决策。

通过自有品牌的“售卖”过程,只要到达一定量级,就能更容易获得价格偏好、使用偏好、功能偏好、外形偏好等市场分析数据。

而现在小Biu的服务升级,实质上让理解用户的数据来源延伸到“售后”过程,长达数年的保修服务,对深度理解用户更有价值,也具备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可能,毕竟,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让零售商尤其需要一种更紧密连接的方式。

亲儿子“搭车”,苏宁真的要厚此薄彼?

原本,小Biu的空调、冰箱、净水机产品各自配有还不错的售后服务“套餐”,例如都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质量问题30天包退、365天包换、送货上门,如约安装等,此外,还包括空调支持6年整机保修(10年压缩机保修),冰箱1年整机保修,净水机2年整机保修等。

仅从“未升级”服务来看,小Biu的售后,是对苏宁与合作品牌售后体系的大致继承。

现在,小Biu要把自己的服务升级,其依赖的也无非是苏宁与众多合作品牌共同搭建的那套服务体系,背靠的苏宁生态是“干儿子”们磨砺出的体系,小Biu搭了“便车”。

这种服务升级,从根本上依赖苏宁旧有的末端服务组织化能力,不是凭空跳跃而来。

一方面,让亲儿子“搭便车”提供更好的服务,苏宁似乎在厚此薄彼;

另一方面,正因为服务升级依赖原有的体系,自有品牌小Biu所“练就”的生产、营销、零售、供应链运营、售后的全链条联动能力,在长远来看,也可以成为“干儿子”们服务升级的“样板工程”,为未来苏宁全系产品的服务提供优化方向。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自有品牌的服务升级,其实可以看作苏宁“服务”主题的一次探索行动,只不过选择了自有品牌,操作起来可能更为“顺手”。

例如,“半日装”的人员配置、成本投入,更长时间售后的成本投入及用户运营价值等,都可以为大范围的进一步动作提供决策参考。

无论是亲儿子、干儿子,苏宁的“服务”主旨并未发生改变。

618发布会上,苏宁推出生活圈、掐点配送等服务策略,极力营造了一个囊括线上购物、线下吃喝玩乐、即时O2O配送等的“苏式”零售服务形象。

小Biu的服务升级与苏宁的理念相融合,是售后环节的服务价值落地。所谓“亲儿子”与“干儿子”在更长视野范围来看都整合在了苏宁大服务生态中,并无、也不会有彼此之分。

可以料想的是,如果小Biu的服务升级足够有成效,不久之后,苏宁平台上的入驻品牌或也会进行类似的服务升级。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6-06
苏宁小Biu系列产品大幅提升服务标准:亲儿子与干儿子不一样?
京东疯狂发放优惠券倒不令人意外,毕竟这也是京东换取流量的老套路了,只是今年下了更大的血本;天猫则打起“新”的旗帜。除了原有入驻品牌推出各种“新品”,平台还专门为海外品牌提供“特快入驻”的绿色通道。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