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研学旅行或将成为大赢家

本文概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类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研学旅行这个“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产物已经步入发展的正轨。然而,疫情使旅游业遭受沉重打击,研学旅行也被砍去双臂。2021年双减政策颁布,解绑了中小学生的节假日和寒暑假,促使校外培训市场向外分流,加之对疫情控制的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业回暖。此次重大变革中,研学旅行或将成为大赢家。

1、双减政策的出台对研学行业有哪些影响?

2、校外培训机构是否会转型成为研学旅行机构?

3、研学旅行是否就此能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6年,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开始逐渐火热起来。区别于传统的夏令营和秋游活动,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产物,得到了许多家长的追捧。可惜,新兴行业的发展不成熟和疫情的影响下,研学旅行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校外培训行业有着深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

双减政策下,校外培训行业走向寒冬

2021年7月,一项政策的出台,打破了现有的宁静。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究竟减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规定上明确了学生的作业量。而引发巨大变化的是,减轻学生的课外培训负担的相关措施。

《意见》规定现有的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这项规定大大影响了股价。以新东方为代表的上市校外培训机构股价全线暴跌超过70%,有的甚至高达90%,超过九成的校外培训类公司掀起裁员狂潮,甚至面临倒闭。

校外培训行业一夜之间严重缩水。

行业巨头新东方被迫退租1500个教学点。这些教学点前期在装修上都已经投入了六七十亿。现在不但没办法盈利回本,还要交违约金,损失押金,现金支出近200亿元。

不能再进行中小学生的培训业务了不仅是斩断了新东方最赚钱的一条路,营业收入减少了80%,现有学生的学费退费和离职老师的工资补偿更是雪上加霜。

在“双减”的压力下,学而思在北京的教学点由原来的155个骤减至53个,减少了65.8%,其中还能正常开班授课的只剩下26个。

双减政策不仅让校外培训行业承受了巨大损失,许多中小学生的家长产生了困扰。

许多家长表示,双减政策减轻了孩子的负担,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但是,周末没有了校外培训,孩子的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才比较好。

还有的家长表示已经感到非常焦虑,孩子的成绩单单靠学校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没有了校外培训,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知道该怎么提高了,如果一直在退步该怎么办?

研学旅行这一方向就出现在大众眼前。

双减政策或能为研学旅行焕发新的生机

早在古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教书育人。西方人亚里士多德提倡的自然教育,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知识。这实际上就是在旅行中去获取知识,增长见闻。这种模式正是研学旅行的雏形。

现在,研学旅行这种“旅游+教育”的模式更是在全球范围内火热进行中。

日本的修学旅行覆盖率高达95%,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普遍进行自然教育,让孩子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习自然知识。美国营地教育发达,主题内容非常丰富。

我国的研学旅行起步较晚,近十年才开始萌芽。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第一次提到“研学旅行”。

2016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那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成为了研学旅行发展过程中的一道分水岭。

2016年以前,研学旅行行业更多是市场的自发尝试,市场上的旅行社或者教育机构组织冬、夏令营、海外游学等形式的活动,试图将教育与旅游融合起来。2016年以后,这种“旅游+教育”的模式得到了官方认可,“自上而下”的引导力量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国家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地方相关部门跟进政策,扶植大量研学旅行企业成长。研学旅行一下子流行起来,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腾讯新闻报道,2019年,我国研学市场规模约为164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39亿元,主要参与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也增加到7300多家。研学旅行企业第一梯队的世纪明德在研学旅行领域业务营收4.88亿元。第二梯队的中凯国际2019年研学旅行业务营收6258.56万元。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家长对于研学旅行产品的品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一、二线城市的家长非常愿意为有品质保障的研学旅行产品付出较高的费用。

从这些数据来看,研学旅行正一步一步变得越来越好。

然而,2020年这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旅游业被紧急叫停,研学旅行发展也被牵连,情况急转直下。

2020年前3个月共有11268家旅游类企业倒闭。全国的研学旅行活动几乎停滞,只剩部分短线研学旅行活动还在勉强支撑。

去哪儿数据显示,疫情之前,7-10天的中长期研学产品较多,现在3至5天的中短期研学产品更受欢迎。

浙江康泰国旅研学部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所有的暑假境外研学路线都暂停,旅行社设计的研学线路基本都在市内。

2021年疫情一度受到控制,但八月后又开始大规模爆发,许多研学旅行机构入不敷出,在内耗中找不到出路,已经宣告破产。曾经红极一时的研学旅行领头羊——知鸿教育,现在已经销声匿迹。

研学旅行行业从此一蹶不振,业内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景象。

双减政策虽不是针对研学旅行的政策,但在它出台后,研学旅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双减政策”规定,校外机构不能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就意味着,中小学生的周末以及寒暑假不再被各类补习占有。

没有了校外培训,孩子们大把的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该如何度过呢?

研学旅行就是弥补这段空白的最佳选择。

为了使学生的课外时间不被荒废和虚度,中小学生的家长也会寻找相关的活动来充实自己孩子的课余时间,更是希望孩子能在课余时间里学习知识、拓宽眼界。

当中国的孩子被拿来和国外的孩子比较时,常常提到中国的孩子只会死读书和考试,没有一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研学旅行课程鼓励孩子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课程设计会包含许多团队协作的任务。在研学旅行的大环境下,孩子有充分的话语权,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得到锻炼,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大大提高。

00年以后的孩子出生在科技极大发展的环境中,陪伴他们童年的大多是电视、手机和电脑等虚拟世界。研学旅行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在旅行和自然中获得真实体验和感受的机会,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研学旅行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好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意愿正不断上升。

研学旅行还是政策非常鼓励的教育形式。

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数字教育论坛上表示,校外培训机构对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家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知识面和学习选择有积极作用,不能取缔。培训机构要有利于学生成长,特别是信息技术类的培训,为学生健康成长多做贡献。这意味着,政策所要禁止的是为学生增负的学科类培训,但鼓励丰富知识、培养兴趣类的培训。

前瞻经济学人数据显示,2018年中小学生在校人数有2.08亿人,国内研学旅行人数就已经达到了400万人次。

未来,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研学旅行规模很可能会迎来新一波增长。

同时,校外培训市场规模在长期发展中早已达万亿级体量。“双减”政策出台倒逼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转型,也必然导致这个万亿级市场向外分流。

其中,研学旅行就可能是校外培训机构转型所考虑的主要方向。

随着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的落地,研学旅行将迎来更多资本的青睐。大量的资本及人才进入研学旅行市场极大可能会为研学旅行带来新的局面,促进研学旅行的新的发展。

研学旅行或能成为大赢家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表示,“双减”真正落地后,研学旅行市场将会形成巨大的经济规模。在需求侧方面,周末学业培训取消,将会形成青少年在周末出游的良好趋势。体育休闲类研学项目或者景区将拥有巨大市场。在供给侧方面,更多其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将进入研学旅行市场。

研学旅行或能成为双减政策下的“大赢家”。在双减政策实行的半年时间内,研学旅行行业内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1暑假旅游大数据报告》,双减政策出台后,研学旅行体验成为暑期定制游的主力,暑期研学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超650%,亲子游订单中研学类产品订单占比近七成。

驴妈妈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期间,研学旅行出游人数较2020年同期增长约78%。

小猪民宿报告显示,带有研学功能的民宿产品同比2020年增长超450%,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倍。

面对双减政策落地带来的危机,校外教培机构已经开始尝试转型。

瑞思教育推出了“瑞思海牙成长空间”和“瑞思研学”板块。

好未来旗下的“励步英语”改名为“励步”,开始拓展书法、围棋等素质教育。

网易有道于2021年11月22日成立了有道研学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开启对研学旅行业务的探索。

在俞敏洪宣布新东方将转型从事农产品直播带货后,央媒《经济日报》发布《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评论文章,明里暗里在“劝说”新东方进军研学旅行行业。

“如果新东方等大机构愿意组织研学活动,至少此前积累的学生资源可以无缝衔接,教研团队可以平滑转型,报课系统可以继续使用,学生们跟着熟悉的老师也更放心。比起直播带货,研学旅行更契合新东方们的教育背景。”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到研学旅行行业的支持态度。

贝壳教育负责人表示:教培机构拥有众多的学校与家长资源,若是在研学旅行方面运用得当,将会为开启新方向增添便利,而这些也是很多研学旅行机构所缺少的优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大量校外培训机构进入研学旅行的市场,市场竞争将会变得非常激烈。可以预见的是,竞争加大会倒逼研学旅行行业转型、升级,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实现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诞生新的研学职业。

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多从前闻所未闻的新型职业,比如研学旅行导师、研学旅行导师培训师、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师等等。高职高专甚至重点大学开始开设研学旅行专业或相关研究方向。

华南师范大学就是一个例子。它的旅游管理学院MTA于2021年起,新增研学旅行与旅游教育创新培养方向,致力于为研学旅行朝阳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研学旅行正在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双减政策更是开启了鲶鱼效应,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行业的“沉没”,可能迎来的是研学旅行行业的“新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2-14
双减政策下,研学旅行或将成为大赢家
在双减政策实行的半年时间内,研学旅行行业内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