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述:2021年转眼即逝,这一年教育行业可以说是彻底大变天。随“双减”而来的各种政策跟着“万箭齐发”,各个教培巨头纷纷倒下或谋求转型,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方向成为新的香饽饽。整个教育行业多年积累的各种诟病终于爆发了,是时候重新思考教育本质的意义了。
要说2021整年以来,哪个行业最风云变幻,那肯定非教育行业莫属。
经过这一整年的洗刷,目前教育行业的格局已经彻底大变天!
“双减”、各地打击学区房、职教高考等政策纷纷出台,K12教培机构“一夜入冬”纷纷倒闭,随之而来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关键词成为了新的趋势...
整个行业和社会,早就应该进行一场深刻反省,对于教育本质意义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各种教育政策“万箭齐发”
整个教培行业这些年来的行业诟病,一直都在,是时候来场“大清洗”了。
从2021年开春后的3月份开始,国家便陆续出台了多个强有力的监管政策,颁布了包括《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双减政策”这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也推出了包括5+2托管、暑期托管等创新教培模式。
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出台,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从分数回归到人本身。
根据“双减”意见,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要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对于教培行业可谓是一夜坠入寒冬。
打击校外教培行业的同时,“双减”政策之下,校内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成为重点。
各省市在减少课堂作业、提供课后服务等方面推出各种相应对策,比如实行学科轮流作业制度,对每天布置书面作业的学科进行数量限制;以及低年级阶段不得安排学科类书面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应在课堂内和课后服务时段内完成,实施“5+2”课后服务;部分地区还提出了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多年形成的“唯分数论”应试制度,也在双减之下被打破。
为了让“双减”落到实处,8月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除了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以外,其他考试不能具有甄别、选拔的功能。
多地响应,尝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破除了唯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应考压力。
伴随着“双减”政策而发酵的,还有与教育挂钩的学区房产业,也跟着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学区房被视为最保值的投资方式之一,一度被各大中介炒作出天价。这背后是家长们对教育资源抢占的内卷,这些年学区房一直是房地产界的“硬通货”。
2021年多部门联手出击,相关政策给学区房致命的一击,学区房暴利时代迎来终结。
先是4月30日,中央首次提出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将调控学区房提高至国家政策层面。
接连着多地响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合肥等多个城市相继出手整顿学区房。
北京朝阳教委发布“史上最严”学区政策,重提多校划片,随机派位分配招生名额。
深圳也提出推行“大学区”及及教师轮转制度,并完善二手房参考价,引来不小的争议。
整体来看,全国各地打压学区房“花样百出”,但是基本上就是诸如名额到校、多校划片、六/九年一学位、教师轮岗制度等手段来整治。总是,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更公平化。
在“双减”等系列政策的一阵猛锤之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及因此衍生的教培行业,总算被送上了“断头台”。
教育行业一阵风云变幻之后,职业教育作为“新贵”开始创造出新的赛道与成长空间。
10 月份, 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家提出了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 10%的目标。
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有重要职责。
在当下产业升级的趋势下,国内的人才结构急需优化,相关政策都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K12教培行业乱序多年,寒冬已至
整年来教育政策频出,但是“双减”政策才是最大的“龙卷风”,K12教培行业哀鸿遍野。
教培机构这些年来随着K12教育的发展,地位疯涨。但是整个教培行业随着资本的无序涌入,渐渐的偏离了教育本质,被沦为一场资本的游戏。
尤其是教培行业中的学科类教育,一直是教培行业的“香饽饽”,因此对资本来说无疑有强大的吸引力。
学科类教育培训不仅仅是刚需,而且能实现用户在消费关系中的最大化长期利润,即“单客经济”。
况且单客经济下,维护老客户比开发新客户容易多了,这样的用户生命周期长、复购率高,别如一个学生长期消费可达最长八九年,利润可想而知。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个培训机构之间的“抢客大战”日益激烈,疯狂烧钱请明星代言、铺广告。特别是寒暑假旺季期间,据透露某些品牌的营销成本能达10个亿左右。
大量的广告铺天盖地侵入楼宇广告、电梯广告、公交地铁站牌、电视及互联网,家长们选得也是眼花缭乱。
虽说行业里有不少实力派,但是这些“洗脑”广告中,也不乏一些大大小小“浑水摸鱼”的培训机构。
它们往往都会盲目夸大学习效果,采取试听和优惠折扣等套路,先圈住“人头”,再一步步深挖客户长期需求,进而疯狂扩张,加盟连锁“遍地开花”。
表面上一路狂飙式发展壮大,实际却是寅吃卯粮,饮鸩止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生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学业产生焦虑,报班成风,越来越内卷,甚至参加校外补课的年龄层不断下沉。
学生们也苦不堪言,课余时间全部被培训班占满,各类因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而引发的事件频发,其中不乏名校学生和高分数学霸。
其实这些年来,国家也一直在呼吁给学生“减压”。国家对教培行业的大力整治早有“苗头”,早在2018年8月,国办就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对师资规范、约束培训结束时间等要求。
但是校外培训机构们并没有太引起重视。“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畸形格局反而愈加的严重,校外教培内卷得更加厉害!
或许是因为当时出台的相关约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国家才会下如此一剂猛药,放出“双减”等一系列大招。
巨头们的“最后一课”
自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相继倒闭或裁减业务板块,其中不乏大众熟知的一些行业头部品牌。
包括新东方、学大、高途、精锐、好未来(学而思)等多家行业巨头接连宣布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业务。
10 月 25 日,新东方在线公告称,集团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11月15日学大教育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停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在线学科教育培训业务。
也有多家教培机构直接破产,巨人教育、华尔街英语、上海启文教育、兰迪少儿英语等相继关闭,一时各地卷款跑路的机构不在少数。
依托互联网的各大线上平台日子也不好过,疫情初期刚顺势疯涨了一波流量生意,“双减”一出便断崖式降温。掌门一对一、VIPKID、作业帮、猿辅导、学而思、作业帮、跟谁学等平台,几乎都在主营业务领域“全线崩塌”。
新政策之下,要求在双休日和寒暑假禁止开课,这对于K12教培机构来说无疑是点了“死穴”。教培机构大量倒闭或裁员,一场教培从业人员的“失业潮”也随之席卷而来。
这些在行业深耕多年的教培人员,想要成功转型,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因为校外教培行业长期以来的“进化”,已形成较细的分工任务。
除开营销、技术、职能等岗位,和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学部门又有进一步的详细分工,比如教研教案研究、教学授课、作业辅导、课后教务服务,通常是不同的老师来负责。
这对于“失业”的教培从业人员来说,特别是教学老师们想再次进入到“体制内”公立学校时,相对来说就没有综合的“独立行走”能力。这也是很多公立学校拒绝机构类教师的重要原因。
在教培行业更拔尖的单项“武功”,反而成为了通往公立学校的短板,所缺乏的综合能力还待时间去进步。
总之,整个教培行业的学科业务,已经进入倒计时。
12月22日,好未来集团怀着对过往总结、展望未来的初衷,举办了一场仪式感的直播。
好未来的缔造者张邦鑫,对跟随多年的员工们道别、感谢。
好未来(学而思)在教培行业的学科类业务,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巨头,比如高途是做高中培训起家,新东方从出国留学培训拓展而来,而好未来一开始是做小学奥数培训起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好未来的K12业务营收总占比达到了91%。
学科业务巨头好未来也跟着倒下,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整个K12教培行业的真正终结。
从分数回归到人:新机遇下的教育蓝海
在新政策之下,整个教育行业开始对教育本质作更深层次的思考,逐渐意识到从分数回归到人的重要性。
一方面,各家教培机构纷纷走上转型之路,开始抢先进入素质教育赛道。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方向,接下来必然会有一个大的蓬勃发展。
“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科类业务受到重创,大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加快 " 营改非 " 转型。
为了生存下去,各家教培机构纷纷走上转型之路,素质教育是它们首选的方向。
其实从1994年国家第一次提出“素质教育”开始,这个概念一直备受关注,热度也逐年持续上升。
但是在过去,学生们的课外时间大量被学科教育占用,家长们也一直以“分数论”来衡量孩子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市场渗透率较低。
如今,学科类教培机构被逼到了“墙角”,想要转型根本没有太多的路可以选,素质教育也自然就成了抢手的赛道。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双减”出台后,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天有超 400 家教育企业吊注销。
而素质教育赛道逐渐拥挤起来,艺术类、体育培训类、家庭教育类、少儿编程类等相关企业新增了 3.3 万余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
各个行业巨头也赶紧的“悬崖勒马”谋求转型,纷纷入局素质教育行业。
新东方开始在各地加入体育、街舞等课程,并成立素质教育成长中心,推出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10月13日,新东方发布通知,调整各地机构的组织架构,要求增设国际游学和营地教育部,负责全学龄阶段的研学营地业务。
• 好未来官宣旗下学而思培优将全面转型素质教育;
• 猿辅导推出科学启蒙教育新品牌“南瓜科学”;
• 豌豆思维从数理思维培养业务升级为全新的豌豆益智;
• 网易有道旗下也有少儿编程、围棋、科学、美术、机器人等6款素质教育产品;......
无论线下机构还是线上平台,学科教育想往素质教育的转型之路并不会轻松。首先要面临素质教育长期以来老生常谈的两个问题,也就是师资和成本问题。
素质教育在之前与K12学科业务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不是刚需性,所以发展速度也相对于学科类更慢。
如今虽然生源会明显提高,但是如果需求突然大量涌入,上游的师资供应端就会出现问题。
这背后还要谈到一个深层次问题,素质教育的规模化难度非常大。
师资培养需要时间,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之间的转换,需要时间去沉淀,一个专业水准高的老师,教学效果不一定就成正比,这也加大了素质教育机构在教学端的投入风险。
在学生端,规模化的达成也是个明显的难题,特别是像乐器、美术、舞蹈、书法、体育等项目,短期类效果并不明显。
一个专业人才的养成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这就限制了素质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加上很多家长更倾向于找名师,更看重教师个人实力标签,所以机构品牌影响力有一定局限。
教培机构想要转型实属不易,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除了素质教育方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也成为新风向。
职业教育接下来它必然会有一个大的蓬勃发展。
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现在的产业在转型升级,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有效解决新型技能人才稀缺、高校毕业生“求职难”等问题。
全球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发展模式有三种,一是学校主体模式,二是校企合作模式,三是企业主体模式。
一方面,国家更加重视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教高考”,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同时也鼓励应用型本科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另一方面,校外的职业教育类教培机构也迎来更多机会。K12教培跌入谷底之后,一些巨头也转战职业教育,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资格考证培训等业务。
比如新东方再次将大学阶段的业务成为重点板块。为大学生群体量身定制打造“一站式终身学习产品矩阵”,涵盖四六级、考研、出国考试、职业教育四大业务板块。
好未来也开始进军职业教育市场,推出轻舟考研帮与轻舟考满分、轻舟留学,构成好未来轻舟旗下三大子品牌,重布局语言培训、考研、留学三大业务板块。
高途同样对业务架构进行了调整,重点发展成人教育和STEAM教育,探索智能数字产品和职业教育。并上线了高途APP,课程覆盖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医疗等多个板块。
我国考研和考公人数近年连续增长,不断刷新纪录,虽然中公教育的成功案例在前,职业教育还有更多市场有待开发,急于转型的K12教培行业自然想进来分一杯羹。
另外,针对C端的教育硬件、面向B端的教育方案服务、教育系统研发等,也是可选的转型方向,但是有一定的技术及资源壁垒。
教育行业曾经的“排名表”已被打乱,那些曾经辉煌的巨头们,有顺序序的撤退、有温度的告别,才是其离开时最好的底色。
不过,新的太阳总将照常升起,整个教育行业的各个赛道,新的竞争也即将硝烟弥漫。
想要在未来能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入局者们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相互竞争之时,不单单拼的是资本力量,服务质量才是关键。
这个行业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拥有教育初心的“摆渡者”们。
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水平在当下已经是一个国家能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