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反复维权” 如何正确理解拼多多“发展中问题”?

01

“拼多多!还我血汗钱!”

喊着这样的口号,7月2日下午,在拼多多上海总部楼下,超30名商家聚集在一起。统一身着“还我血汗钱”等字眼的白色T恤的他们,高高举起写着“抵制拼多多”等字样的牌子,仿佛冲锋时举起的一把把战刀。

燥热难耐。气温达到34度。拼多多总部门前的广场上,进出办公楼的路人,纷纷停下脚步,或观望,或拍照。

这些商家从上个月开始,就计划着在7月初进行这样一场大型的“集体维权”:全国各地被处罚的商家,统一在7月1日奔赴上海,进行有组织的“不抵抗式维权”。

口号刚刚喊响不过十分钟,一辆警车就开进广场,现场保安和物业人员把围观人群驱离,围出一片半圆形的空地。直到赶来的警察将带头呐喊的一人带走,商家们垂头丧气地撤出广场,在马路旁聚集,三五成群地商讨下一步对策。

这是他们当日进行的第二次集体“示威”。

上午11点左右,他们聚集在广场上进行第一波“举牌呐喊”,情况相似,有3名带头商家被警察带走。甚至有前来采访的女性自媒体人亦被带走。

在马路边聚集的时候,交警向他们挥了挥手,示意不要堵住人行道,商家们便散开在台阶上坐卧休息,直到再次发起“呐喊”。

但这两次“维权”呐喊行动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拼多多公司并未派出任何人员前来交涉。

这些处境相似的商家们组成了联盟。有商家在附近商店搬来一箱矿泉水,同行们开始互相安抚、鼓劲。据说,未到场的“维权”商家们,则展开了自发捐款,为到场商家提供食宿资助。

由参加“维权”的现场商家组成的微信群内,已接近百人。他们按照约定分头行动,有些去北京上访,有些去工商局举报,也有的准备去上海市政府投诉。

根据商家们相互传达的行动计划,抵达时间、入住酒店等信息已有统一的安排。尽管在场商家均表示,这次“维权”行动是大家共同筹划,自发进行。但让人惊讶的是,发起维权的“带头人”,并未出现在维权现场。维权幕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暂未可知。

02

现场商家告诉地歌网,他们的货款被拼多多冻结或者直接扣除,金额在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其中金额最高的商家,被冻结资金共计高达800万元。

“拼多多不能这样搞连坐法”,这位情绪激动的商家,讲话时豆大的汗珠在额头上滴下来。

在今年4月,他发现店铺突然被平台冻结,而并未告知其原因。在与拼多多商管交涉时才得知,他的店铺受到其他商家涉嫌“售假”而被关联冻结。关联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的店铺在同一个大楼内办公,有着相同的IP地址。在询问如何才能解除关联时,对方回应称,只要“害他被关联的商家”撤销法院诉讼,就可以解冻黄先生的店铺。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表示,拼多多站内信通知因其产品涉嫌“描述不符”,被直接扣除了13万元货款。而当其向商管人员询问认定商品违规的依据时,其回应称“无法提供”。

“拼多多根本就没有证据,想罚就随便编个理由!”该女士认为。

而另一位张先生,则从去年年底开始,多次受到拼多多的处罚。因为被平台认定为“虚假发货、延迟发货”等案由,被扣除资金合计超过150万元。张先生称,拼多多商管曾明确表示,已扣除的货款绝不会予以退还,但他可以选择多参加促销活动,并承诺将向其商品倾斜流量和资源,帮忙把这150万元“挣回来”。

“他们实在太不要脸了,”张先生咬着牙。

林林总总,商家被冻结货款的原因大都是涉嫌售假、描述不符、虚假发货等原因。但在程序上,却并不被商家们认可。他们认为,平台并没有对处罚原因提供明确的证据。

在多位商家向地歌网提供的拼多多假货鉴定报告中,订单号等多处关键信息被打上了马赛克。此前拼多多曾回应称,这一做法是为了保护鉴定人员个人信息。但这样的说法并不能让商家们满意,“怎么能证明他没有把我的商品调包?!”

而个别商家则表示,其并未收到平台的处罚站内信,直到货款被冻结,向商管询问时才被告知原因。而此时已经过了平台规定的申诉期限,他们不能通过平台反馈意见,而货款已被直接被划走或者冻结。

“拼多多就是心里有鬼,不然他们怎么不敢出来当面对质!”多位在场商家怒吼。

一位据说曾与拼多多相关人员当面沟通的商家则表示,他们的沟通并没有任何效果。“我给他们看我的品牌授权书之类的证据,他们就说,你不服你去法院告我咯”。

商家聚集拼多多,“反复维权”的事件已经多次发生,地歌网亦是第二次来到现场。

维持秩序的物业人员说,自去年拼多多搬来后,不断有商家前来“维权”。而近期,这样的事件愈发频繁,“这两周内几乎每天都有”。他们大多统一着装,在楼下喊口号。

但5A级的写字楼,所有维权的商家并不能进入大楼,只能在炎热的广场喊口号,他们坚信,拼多多能听到。

也曾有商家想要强行“冲楼”,但并未成功。“警察每次都来,都要带走几个的”,该物业人员称。

自两个月前,商家聚集拼多多总部“维权”的视频在微信群里大规模传播,这让二者间的矛盾,被公众广泛关注,并引起舆论的发酵,以至于对拼多多“骗子平台”的质疑四起。

就此,拼多多官方回应称,处罚的占比不足月活商家的万分之三;微信群的传播是竞对恶意为之。

03

商家“反复维权”的事件,已成为拼多多的显性问题。

多位拼多多员工表示,其曾多次被商家尾随、威胁,而更有甚者,家外的墙上曾被泼红油漆,写下大字。而外界的舆论发酵,也让创始人黄峥的母亲第一次为此担忧。

鲜少对外露面的黄峥,在端午节紧急召开媒体发布会对外回应,他强调,平台对违规商户进行似乎苛刻的扣款,是为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保证商家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而这些款项都会通过代金券的形式100%返给了消费者。

循理,商家与平台存在着强关联的互相依存关系。出现不同意见后,应当首先进行沟通,以尽快促成意见统一。但部分商家却选择以“撕破脸”的方式处理,不少商家选择了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切实地反映出来拼多多所存在的问题:其对于商家违规的认定是否符合程序正义?处罚方式是否恰当?是否与商家建立起了常态有效的沟通机制?

商家端作为电商平台的重要的一极,其规模与服务水平,代表了平台服务用户的能力。因此一旦平台失去商家信任,不能为其提供强大的供应端支撑,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规模,也将面临着轰然坍塌的危险。

而这,才是一直强调“提升用户体验”的拼多多,真正需要警惕的问题。

在近期拼多多向SEC提交的招股书中,首次大胆回应了商家问题相关的法律争端:“过去从来没有对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现金流造成过实质性影响。2016和2017年从来没有过因为类似的原因有任何突发性损失,所以也不认为未来可能的法律纠纷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负面结果。”

尽管拼多多否认商家端法律纠纷带来的影响,但其与商家端矛盾的频繁爆发,至少意味着,其商家争议规则、处理流程有待完善与优化,服务好商家,也是服务好消费者重要的一环。

然而除了商家端问题爆发之外,发展时间不过三年的拼多多,存在着广泛的“发展中问题”。

今年6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因拼多多商品存在“涉黄涉暴”等问题,被约谈整改。拼多多随即屏蔽了包含“断片酒”、“迷幻剂”等商品的搜索结果。

亦有媒体多次报道,其平台商品诸如祛斑霜、丰胸霜等商品,采用的“三日见效”等标语,涉嫌虚假宣传。而在用户端,其官方微信服务号,多次推送带有“中奖”、“免费领”等字眼的标语,则游走在低俗、夸大宣传的边缘地带。

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用户端的投诉也同样困扰着拼多多。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6年拼多多的投诉量位居电商行业第一,达到了13.12%。投诉的原因主要为包括涉嫌假货、水果腐烂、货不对版等在内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虚假发货、拒绝退货等服务问题两大类。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风光无二的拼多多的另一面,是“牛皮癣”般存在的发展中问题。

04

神话般崛起的拼多多,其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业界“标杆”。

据其招股说明书,2017年年底拼多多活跃用户为2.45亿,今年一季度增至2.95亿。这些用户在去年和今年Q1分别实现了1412亿元和662亿元的GMV。而达到1000亿GMV,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淘宝用了5年,拼多多只用了两年零三个月。

但神话与悲剧之隔,往往只有一层窗户纸。

被外界广泛认知的“低价”策略,的确可以快速获得大规模的用户,实现高速增长。但他们同样有着较低的品牌忠诚度,一旦其他平台提供更为低价的商品,或对于平台信任度逐渐降低,用户会以同样的速度流失。

正如前段时间,拼多多假货问题缠身、商业模式被曲解、商家维权风波等出现后,真实地影响到了平台的运营,原本的高速增长出现下滑,据说这正是让黄峥紧张的原因。

而除了亲自出面对外解释,黄峥选择大规模投放广告,他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

“就是为了告诉消费者我不是骗子。”

的确,正在快速扩张的拼多多,在广告上投入了大手笔的绝大部分营销资金,投放广告的事宜,则由黄峥亲自打理。

拼多多不仅与极限挑战、中国新歌声等热门综艺进行深度合作,在地铁、公交站、网络上的投入同样大手笔,今年FIFA世界杯直播期间的广告,坊间传言价格高达3亿元。

而市场营销的大规模投入,成为了拼多多运营费用的主要支出项目,并且正在不断增加。招股书显示,今年Q1拼多多共投入运营费用13.19亿元,其中市场营销费用占比92.3%为12.17亿元,规模接近去年全年。

然而对于拼多多来说,其已经成长为仅次于阿里、京东的国内第三大规模的电商平台,却仍然存在被认为是“骗子平台、消费降级”等困扰,这背后的原因,值得这拼多多反思。

05

历史总是重复上演。

电商平台的发展中问题,不仅发生在正在快速长大的拼多多上,曾经的淘宝也同样面临过相似的处境。

“十月围城”事件爆发之时,是商家与淘宝的矛盾最为激烈的一次。而如今走过了这一阶段的淘宝,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商家制度,并能较好地维护与商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而除此之外,淘宝也曾面临着假货、刷单、服务差、物流慢等质疑。时至今日,淘宝已经坐稳了国内电商第一平台,健忘的人们选择了忘记。

以当年淘宝的经历反观拼多多,其存在的问题同样是发展中问题。发展不过三年的拼多多,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平台治理与服务水平也将随之提升。

但不同的是,如今的拼多多,面临着要比当年的淘宝更为严苛的市场环境。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商成为更多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与传统商业服务相比,它给人们带来颠覆性的便利体验。而正是随着创新的增加,用户的需求不断被满足,新的需求再次展现,人们对于服务的容错率正在降低。也就是说,人们对于不够完善的服务,更加挑剔。

另一方面,服务水平的持续精进,也使得用户对于服务的体验更为敏感。尽管电商平台最主要的业务是解放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商品获得能力,但对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例如商品的包装、客服态度、发货速度等因素的心理预期也在随之提高。

以物流行业为例,已经从电商发展初期的普遍3-4天的送货周期,缩减为如今的次日达、当日达、半小时达。送货人员的服务态度,同样成为判定电商公司服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因此之于拼多多,既便发展中问题并不能对其经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长远来看,这将影响用户“用脚投票”的决策。

而此时,拼多多选择IPO,则无异于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

IPO所带来的信任背书,远比此前的广告、创始人站台更具备力量。经过系列监管的层层审批,以及公开一度“神秘”的财务和运营数据,把一个更为真实的拼多多展现给外界。这将成为其粉碎市场谣言的利器,推翻其在口碑、品牌等方面存在的质疑。

但即便得到了IPO背书的支撑,也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而这些问题如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制约其快速增长的速度,也必终将决定这家“早熟”的新式创业公司,未来能走多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7-05
商家“反复维权” 如何正确理解拼多多“发展中问题”?
原标题:商家“反复维权”如何正确理解拼多多“发展中问题”?01“拼多多!还我血汗钱!”喊着这样的口号,7月2日下午,在拼多多上海总部楼下,超30名商家聚集在一起。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