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宇路是怎么火起来的?

这篇文章属于“寻空的营销启示录”的“案例分析”栏目

随着葛宇路在7月13日被双井街道和城管部门依法拆除,这个网络事件引发的关注度算是暂时告一段落。此事件从缘起到发酵再到结束(基本结束)大概经历了一周时间,时间虽然不长,但整个事件在社交网络上的走向和一些细节却颇值得思索。

1.葛宇路走红网络的始末。

葛宇路已经存在超过4年,但它引爆网络的缘起却是知乎的一篇帖子,在一个“有哪些看似不简单却人人都会的技能”问题下,一个ID为Reenee的网友写了自己的答案: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道路。这个技能本身够有趣,也够病毒性,因此在答案发布后迅速引发点赞。截至目前(7月16日)这个答案获得了超过1.8万个赞。这是事件的缘起。

在这个技能获得大量赞同的同时,它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于是有人将其答案改编为一篇文章——《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这篇文章开始在微博,微信以及网媒上大量传播。这个事件彻底引爆了。

2.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认知盈余”。

克莱·舍基出版过两本书,一本为《未来是湿的》,另一本是《认知盈余》,这两本书写的是无组织的力量,即每个人在无组织的情况下,众包,协作创作有价值的内容,比如维基百科。

如果你在开车上班的路上开着地图导航,当地图提示你某条路因事故严重拥堵建议绕行时,提供这个信息的可能并不是卫星,而是某个被拥堵的用户上传的信息,这就是认知盈余。

葛宇路的诞生本质上也是认知盈余的一种体现,地图应用大部分情况是能够确定道路名称的,但如果碰到信息缺失的地方(比如穷乡僻壤),它就会采用用户自发上传的信息来充实地图库。葛宇路利用道路名称的空缺自己创造了一条路的名称,而这条路正好被需要众包信息的地图收录了。

3.知乎平台生产新闻的潜力。

知乎是一个问答平台,一般来讲它不会产生新闻,但葛宇路的这条新闻恰恰缘起于知乎。这说明作为一个社交网络平台,知乎同样具有产生新闻的属性,当某一个问题下的答案具有新闻属性的时候,这个答案就成了新闻,这一点在百度血友吧事件和魏则西事件中就已经充分体现。

4.一个网络事件的爆红路线:从单一平台走向全网平台。

社交网络由于其快速,众包的特点,已经成为新闻的重要来源,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信息只存在于某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上,它还不能成为大众意义上的新闻,如果某个信息从某个单一社交网络平台走向全网,甚至引发传统媒体关注,则说明其已经具有较高的大众新闻价值。

5.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成名一周的机会。

安迪·沃霍尔说人人都能成名15分钟,在社交网络时代这个时间可能变成了一周。做过社交网络营销的人都了解一件事,一个好的线上营销引发热议的时间一般超不过一周,换句话说一个社交网络热点引发持续热议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一周。

6.社交网络舆论引发实际行动。

葛宇路的存在超过了4年,但直到它引发网络热议后才被拆除。在社交网络时代,社交网络上对某个事件的热议如果达到一定声量,则很可能引发企业或组织的实际行动。魏则西事件如此,葛宇路事件也如此。

作者微信公众账号:寻空的营销启示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7-16
葛宇路是怎么火起来的?
这篇文章属于“寻空的营销启示录”的“案例分析”栏目随着葛宇路在7月13日被双井街道和城管部门依法拆除,这个网络事件引发的关注度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