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智能相对论
作者 | 张左文
当智能家居已足够渗透入了用户生活,伴随而来的是一众企业对市场的“围猎”。
据企查查数据,截止到5月,国内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3万家,对比起2021年的65万家,一年时间就新增了18万家企业。
市场调研机构Zion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称,预计到 2028 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1566 亿美元,2021 年至 2028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1.5%。
另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6515.6亿元,这足以看出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之重,各机构报告都在反映同一件事——消费者对各种智能设备的强劲需求,正在促使智能家居市场快速发展。
在疫情催化用户需求达到高潮的2020年,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与权威研究机构36氪研究院针对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联合发布了《2020年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随着5G+AIoT的赋能,智能家居开始由智能单品转向全屋智能,这一趋势也指明,相比于之前较为宽松的行业准入门槛,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大洗盘。
时隔两年,施耐德电气又再次与行业专业机构——观点指数联合发布地产行业《2022数字化运营白皮书》,指出在智能家居与智慧社区领域,基于数字化的物业管理赋能和服务价值赋能将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已经成为地产行业共识。未来家居与社区应形成高度的联动管理,通过寻求成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从家居与社区的智慧化运营体系将成为房企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
种种迹象表明,施耐德电气正在将智能家居作为自身业务扩张的重要一环。
从2000年左右首次推出有线智能家居产品,到如今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再到赋能地产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助力驱动业务持续增长,施耐德电气正在试图将它在电气传统产品中的领导地位向智能家居领域延伸。
这不禁令人好奇,这家起势于钢铁,发迹于电气的法国企业是如何在国内“硝烟弥漫”的智能家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
看似“菜鸟”其实是行业“老炮”
施耐德电气布局智能家居其实并不算完全意义的跨界。因为,不考虑施耐德电气在钢铁、电气等行业内的经历,它在智能家居领域20多年的经验累积,足以让其被称为行业“老炮”。
据此前施耐德电气全球智能家居系统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马思韬介绍,在2000年左右,施耐德电气就已经开始尝试接触智能家居行业。
在那段时期,长期致力于能效管理领域的施耐德电气将楼宇和照明控制的业务逻辑搬入家庭。基于这样的想法,施耐德电气开始在中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端楼盘中参与智能家居项目的建设。
对于彼时的世界而言,智能还是一个新鲜概念,对于中国市场则是更甚。或许正是受制于用户认可,施耐德电气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第一批试水产品也仅是在高端住宅区内传播,并没有向更广的普通消费群体渗透。
而如果将那时施耐德电气所推出的智能家居产品,放到现在的标准下来看其实还不能算真正的智能。但不可否认,当时高端用户群体对第一代产品的正向反馈,让施耐德电气看到智能家居这一行业在未来的无限可能。
2012年,施耐德电气在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ZigBee无线智能家居产品,虽然不是世界范围内的首个,但却继承了施耐德电气在传统电工产品领域的优质质量、用户体验和外观设计。
但那时,智能家居在中国市场仍然处于“蛰伏期”,智能的概念还并未在中国广大消费者心中建立,就连智能手机也只是刚刚普及。
在这段投入明显大于收益的时间里,施耐德电气一直在立足中国本土进行产品的迭代与智能家居生态的蓝图绘造。
当时间来到2018年前后,以小米为代表的一众科技互联网公司开始猛地在产品生态圈上发力,阿里的“数据革命”也推动着国内消费市场对智能的需求暴增。这一时期,家居成为了智能的“逐鹿场”,各大传统的、跨界的智能家居厂商开始疯狂地在用户心中进行心智建设。
马思韬直言:“中国企业发展非常快,产品升级、平台迭代迅速,外资企业的管理体系、决策体系又很难让他们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做灵活调整,所以与其说是考验施耐德电气的产品力,不如说是考验施耐德电气的布局决策能力。”
从单一产品到系统建设
或是出于对生态圈布局的执着,不同于相当部分以智能家居单品做行业切入的企业,施耐德电气在错失了接入国内互联网数据平台的时机后依然坚持“慢工出细活”,专注于全家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
而Wiser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诞生,让施耐德电气在智能家居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时,有了“厮杀”的底气。
据施耐德电气智能家居业务部智能系统市场负责人李敏介绍,Wiser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包括Zigbee无线通信协议及KNX有线通信协议两种类型,涵盖了照明情景、舒适环境、安全安防、能源管理四大应用场景。
APP远程无线操控或实时云端通讯等功能都是常规操作,Wiser的智能更多体现在用户自由定义智能场景与定时功能。
(Wiser智能家居节能系统)
而整套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中枢——智能控制面板则更是施耐德电气的得意之处。近年来,施耐德电气已经先后推出珍铂、绎尚、悦远系列多款智能控制面板,都是基于其最受市场欢迎的传统开关面板进行延展设计,从而确保客户首先获得统一的墙上美学效果。其次,控制面板的特色在于可定制的全场景方案、与用户自然交互的深层交流、主动理解人的需求的智慧服务。
换而言之,是带动用户体验实现从“全屋智能”到“全屋智慧”的跨越。
而这种智慧,最为直观的体现是施耐德电气引以为傲的节能。
一个明显的实例便是根据日出和日落自动管理灯和百叶窗等多种方式持续降低能源成本和碳足迹的“外出”模式,以及基于施耐德电气在智能产品、智能系统、温度控制及相关拓展领域拥有成熟经验,形成的以开关插座、电子产品、感应器等产品在内的控制系统。
有专家表示,目前来看,以中控屏为中控角色是全屋智能系统的最优解,相比较于受制于AI技术的智能音箱,中控屏能够更好地链接用户与设备。
而施耐德电气在提高系统中控水平的同时,还通过其拿手的“能源数据分析”,赋能了系统根据全屋用电情况进行全局协调和优化,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
这对于长期致力于能源领域的施耐德电气而言,是其丰富电气经验散入千家万户的“化整为零”。
“消费端”与“渠道端”两条腿走路
然而,产品的迭代和技术的更新却无法让施耐德电气避开诱人的市场份额和自身品牌认可度低之间的矛盾。
目前市面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依然是那几个消费者熟悉的企业——小米、海尔等。
从销量数据上看,在iot(物联网)重点品类中,小米电视连续3年中国第一,全球前五;小米智能空调全球出货量超200万台,同比增长超70%。显示出小米在智能家居这条赛道上收获颇丰,无疑是手机阵营中最早收获智能家居市场红利的厂商。
而传统家电企业海尔,也通过1317家三翼鸟场景门店,在2021年,实现了海尔智家高端成套销量同比增长62%,占比提升10.6个百分点,升至37%。
以上几个数据至少反映了同样一个事实——已被建立的消费者心智成为行业的无形壁垒。为了规避消费者自主选择的风险,施耐德电气选择了装修公司进行合作,通过一系列市场活动引导室内设计师去潜移默化影响终端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同时,施耐德电气战略性地选择与房企合作,以精装房前装智能家居的形式进一步开拓项目市场。
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
近三年,智能家居作为精装市场的新起之秀,其配置率不断增长。2021年精装修市场智能家居新开盘项目3036个,配套规模254.7万套,其中智能家居系统、智能门锁、智能开关、智能坐便器四大部品均呈现增长。
(配备智能家居系统的精装房)
而2021年精装修市场的智能家居系统配套规模达到27.5万套,同比上升63.5%,配置率为9.6%,较去年提升4.4个百分点。
精装房预装智能家居系统,使得施耐德电气的智能家居产品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点点传播”转变为从房开到消费者的“点面扩散”。
李敏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万科集团作为地产行业的排头兵,很早之前就提出新楼盘全面精装修的标准。其他开发商也在设定同样的交付标准,楼盘精装修率会不断提高,这对智能家居系统的前装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如果将格局打开,并更加深入地了解施耐德电气和房企的合作内容会发现,这种与房企的合作,意义并非只局限于产品销售量的增加。
下一盘数字化转型大棋
当整个住宅区都在使用同一套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时,会为整个小区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李敏介绍说,通过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所实现的消费者、社区、产品的三方联动,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定制化的应用场景来提升安全、健康、绿色节能的生活品质和标准,进而通过物业增值服务来体现智能家居的潜在价值,而非流于表面的生活便利。
这对与小区业主而言,是以家庭为单位更为便利地实现节能减排,而放大到房企,则是为起数字化转型提供价值和思考。这也是施耐德电气区别于其他品牌最大的差异化优势,因为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在能源管理数字化领域做到世界500强。
能源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让施耐德电气有足够的底气做出“致力成为房地产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伙伴,赋能房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速迈向数字化未来”的承诺。
以施耐德电气的Wiser智能家居系统为例,通过IoT软件平台与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联接,将打通家居与社区,实现以数据联接驱动业务持续增长。
能够知道的是,施耐德电气已经和全国超过50%的TOP100房地产商签署了战略合作。而其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更是连续两次成功中标万科集团采购供应商,成为万科智能家居集采中唯一连续两届中标的国际品牌。
联合万科打造的北京如园项目,联合龙湖打造的广州天奕项目等多个项目,都先后获得行业全屋智能标杆项目奖项的事实也印证了施耐德电气的专业度与市场认可度。
从单一产品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从稀少的高端用户到受众更广的房企合作,从生活的便利到社区的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智能家居业务从自身品牌继承而来的对产品的卓越追求、数字化转型专长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或许就是它能够在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