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选滨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三月热词“新基建”带火7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轨道、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新能源、数字等多个行业,备受市场与媒体的关注。
咋一听,7个领域对应未来7大新技术所锚定的基础层,5G要建基站,交通要建城际轨道、新能源要建充电桩等等,似乎没有什么毛病。
但是,深入来看,有2个领域似乎很难在第一时间锁定基建的目标。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作为泛概念,行业跨界与技术生态远比前5个领域更加宽泛,无形中模糊了基建的锚点。简单来说,底盘太大,市场或政府的行动不可能只存在一两个发力点。
比如人工智能,细分下来,智能硬件、机器学习、交互模式、AI芯片、平台系统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基建目标。
当然,基于目前的市场的广泛应用和媒体的大幅报道,谈及人工智能,读者或许还能找到一两个该领域的基建着力点。
但是,两者之一的工业互联网就显得有些陌生了许多。
始于产业链中上游节点,紧密接轨制造业的改革,工业互联网的模式仍在探索,且向来触达市场消费端的机会就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是模糊。如今一跃成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么,工业互联网究竟为什么被国家层面如此看重,以至于成为下一阶段基础建设的重点领域呢?
承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期望,工业互联网“炙手可热”
虽然在目前市场和媒体层面的“露脸”远不如AI、5G那么频繁,但是这一点也不耽误国家与市场对工业互联网的重视。
众所周知,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携以“工业”之名,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国家绝对分量的发展期望。
在2019年12月10日举办的中国移动“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工信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便直言,“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第三次工业革命。未来工业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普遍认可的表述是智能化生产。
但是,若要实现智能化生产,必要的前提便是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终目标,实现生产数字化的全覆盖。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在过去几年内,中美德各国都曾基于本国国情提出类似的工业构想,最终在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中,一个概念越来越清晰——工业互联网,成为了未来工业的指向标。
这也是为什么王新哲将工业互联网定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关键支撑的原因。
当然,如今有部分言论认为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但是就结果导向来看,这种说法是有些不理智的。
因为工业互联网要做的更多是把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即数字化技术,向中小企业覆盖,实现全产业的赋能。
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终导向,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必经之路。
如何将数字化技术赋能给中小企业,这是一个问题
虽然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泛概念,但是从几大工业互联网企业的观点中,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着力点。
浪潮云在认为,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核心问题,是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树根互联提出的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核心是打造可运营、可链接的平台。
不难看出,以“平台模式”为主要路径成为了各大工业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的发展方向。在国家层面,类似的思路也在稳健推动布局。
2018年7月,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家左右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019年11月,工信部继而发布了2019年十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进一步笃定平台模式在工业互联网方向上的发展方向,以平台赋能工业制造成为标杆模式。
那么,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新基建的第一步便是加速推动不同量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基于平台模式进一步探索对中小企业的赋能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浪潮云In-Cloud提出的“1+X+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即“1”是指工业大数据中心,“X”是指公共服务平台和智能共享制造平台,“N”是指包括机械、电子、化工在内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以地市为单位的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金字塔”模型向区域、行业递推扩展赋能。
类似的,浙江在2018年推出的工业互联网体系也是期望打造“1+N”格局,“1”是指培育一个跨行业、跨领域、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由阿里云、中控、之江实验室共同参与建设。
华为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是围绕工业企业所看重的数据、模型与服务三个核心模块,来架构3个子平台,分别为连接平台、使能平台和应用平台,向下赋能N个行业,呈现为“1+3+N”的平台体系。
不难理解,几大巨头平台的思路很大程度上便是现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以服务平台作为工业领域和互联网领域融合的承接中枢,正在成为国内的主流趋势。
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与结果导向也决定了,在这个领域不会只是巨头的游戏。目前,我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比例约为1:9。
如果工业互联网要实现中小企业的全产业覆盖,很显然,仅是巨头引领的平台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的不同量级平台加入。
为此,除了企业级平台之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的推动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实现“并联式”的产业升级。
2020年3月2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对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提出重点指示,如推动1000个地方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升级、发展50家行业/区域重点平台,等等。
前不久,长沙率先全国推出可溯源口罩,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热议。而可溯源口罩的背后正是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口罩溯源平台来推动。
据了解,该平台由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打造。作为中国电子与长沙共同组建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中电互联具有显著的区域服务优势和倾向。
为此,通过此次可溯源口罩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中国的工业领域来说,若要实现数字化全产业赋能,不仅仅需要市场巨头的引领,也需要区域企业的推进。
简单来说,我国的中小企业分布在哪里(区域、行业),哪里便需要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实现产业升级。
为什么国家在这个节点重点推出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通用电气于2012年提出,但是该词汇真正进入政府视野,进而被市场广泛讨论仍是近几年的事情,特别是2018年由工信部的发文推动,才进一步确立“工业互联网”在工业发展上的位置。
直至今天,2020年“新基建”引爆国内市场与媒体,工业互联网更是一跃成为七大领域之一,顺势走红,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那么,又是什么令工业互联网此刻站上新基建的高地?值得思考,也值得讨论。
在“智能相对论”看来,至少有三个维度的推动不可或缺。
其一,技术层面在于新技术的日趋成熟。
工业互联网不是技术名次,但其所需要的技术布局基本囊括现如今的新兴技术,比如5G、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等,可以说是集大成者。
如同上文所说,工业互联网的最终导向就是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赋能给工业。为此,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是不言而喻。
2019年国家级十大双跨平台,以新技术、新服务来构建平台基础的企业不在少数。比如,浪潮云In-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是以云为底座,基于云服务平台支撑能力来构建;华为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网协同所依托的便是华为领先的联接方案,其中5G、工业PON等都是必要的技术支持。
其二,经济层面在于“存量变革”的发展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都是必要的驱动。但是,随着存量时代的来临,后者的驱动显然需要更多的加码。
为此,如何实现既有产业的产能优化、提升发展效率,即存量变革成为了重中之重。而工业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工业领域开展存量变革的期望。
树根互联以帮助工业企业换道超车为核心价值,其中的解决方案就在于打通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的边界,实现双边流量的互通增效;用友精智则是通过提供各类云服务,推动工业企业实现业务创新、管理改革、金融嵌入等,最终带来更高的经营绩效。
其三,市场层面在于巨头企业的主动变革。
今天,在市场层面活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一般由巨头企业来主导。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巨头企业在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起始点上,很大程度是来源于自身业务的发展需求。
海尔COSMOPlat脱胎于海尔的工厂互联模式,随着海尔业务的扩展和创新模式的认可,逐渐进化升级成为工业互联网的载体,为生态伙伴进一步提供赋能;随着中国的人力成本逐步攀升,代工业务利润空间愈发受到挤压,富士康也走上了工业互联网的道路,锚定生产流程进行数字化升级,寻求制造突破。
结语
工业互联网的走红,看似是借助新基建的风口一跃成名,实际上却是中国工业制造业领域的长期沉淀,时至转型之际,顺势成为了国家与市场向下一阶段探索的指向标。
制造业的下一站,是与数字化技术协同发展的探索和落实。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于东来的“爹味儿”,把胖东来从“风口”推向“浪尖” ?
- 读懂了vivo的用户脑、产品心,就读懂了国产第一如何炼成
- 苹果手机iPhone 16一到2025年就降价,这次还会有人“上套”吗?
- 2024年度VR产业回顾:混合现实头显成为主流;国内VR大空间强势崛起
- 阿里独家合作,亚马逊“亲测”代言,雷鸟创新打造 AI 眼镜新标杆,媲美 Meta !
- CES 2025 抢先揭秘:XR领域新品爆料,AI眼镜成焦点
- 2024 XR年度大事件TOP 10
- 先诛苹果,再灭Meta?三星、谷歌、高通组“失败者联盟”,能否赢得XR领域终局之战?
- Meta高端AR眼镜Orion全揭秘:五年内上市,或无缘国内市场,大概率撞车苹果
- 库克进军游戏圈?苹果Vision Pro与索尼达成合作 后者发行游戏刚拿下TGA年度最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