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启扬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盼星星,盼月亮,充电桩行业终于拿到了来自国家战略层面促进发展的“尚方宝剑”。
3月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公布的新型基础设施7大领域中,新能源充电桩赫然在列。
行业和资本市场有多受鼓舞?
在新基建政策公布后的5个交易日内,同花顺的充电桩板块指数累计上涨了7.25%。
另外一个维度,政策公布的第二天,充电桩头部企业特来电随即宣布:获得来自国调基金、国新资本、鼎晖投资共同领投约合13.5亿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
毫无疑问,在新基建的风口下,新能源充电桩行业无疑将迎来一波红利,行业也会因此搭上高速发展的快车,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波红利,也或将加速行业玩家的洗牌。
一、市场看起来很大,但留给后来玩家的机会还有多少?
新基建风口下的充电桩行业有着怎样一副蓝图?
我们来看看赛迪顾问公布的一组数据。
截止2019年12月,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21.9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51.6万台,私人充电桩70.3万台,车桩比约为3.4:1,距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要求相差甚远。
单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充电桩行业就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让行业更为兴奋的是,去年12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由此进行推算,若要达到1:1的车桩比,未来10年,充电桩建设将存在6300万的缺口,而这是一个达到万亿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事实上,充电桩的风口一直都在。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宣布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充电桩行业在当时就涌入了一大批玩家。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年上半年时,中国充电桩企业的数量达到峰值,超过1000家。但由于充电桩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在新能源车普及率不高,充电桩利用率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要面临来自资金层面的的生存压力,因而其中的大多数企业还未等到新基建派发的红利就中途“倒下”了。
截止2019年年底,如今全国存活的充电桩企业仅剩100多家,淘汰率高达90%。
通常来说,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向死而生”的决心,就还能在充电桩市场中分得一份红利呢?
就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充电桩市场确实也尚未定型,但就像加油站的行业竞争一样,充电桩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寡头集中的趋势。
同样是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截止2019年12月,排名前8的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占到当前总量超过90%。特别是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这三家企业,在市场圈地方面已经树立起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壁垒。
总量超过1万台的充电运营公司规模(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必须明确的是,除了上文提到的行业自身特点,充电桩行业作为能源领域的一部分,又必须接入电网,因而在国家层面,必须对充电桩具有非常强的掌控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行业走向集中。
我们看看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企业的背景即可窥视一二。
特来电A轮领投的两家公司国调基金和国新资本,前者的背后有国务院国资委为主要支撑力量,重点支持中央企业及国有骨干企业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专业化整合、国际化经营等项目;后者则是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同样具有非常强的官方背景。
天眼查信息显示,星星充电的主要投资方为国开发展基金,这是一家由国家开发银行注册设立的政策性投资主体,主要支持国家确定的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至于国家电网,更是妥妥的“国家队”。
除了上文提到的这几家企业构成的第一梯队排名比较稳定,能够上榜的第二梯队的竞争就惨烈许多。2018年时,比亚迪、南方电网、浙江万马、云杉智慧等玩家都还曾入榜,2019年后,第二梯队的玩家几乎换了个遍。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特斯拉进入中国后,在上海工厂建成之前就开始部署超级充电桩了,截至2019年1月时,特斯拉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1540个,当时就已经超过了比亚迪,成为仅次于上汽安悦的国内第二大车企充电桩运营商。
如果对国内充电桩玩家仔细揣摩,可将它们分为三股势力:一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构成的有官方资本支持的头部私企集团;二是以国家电网、中国普天、南方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国企;三是以上汽、比亚迪、特斯拉这类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车企。
这幅新基建风口下的充电桩行业竞争全景图是不是与加油站的格局极为相似?少数几个巨无霸型的“国字号”玩家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少数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作为“点缀”。
二、既然是“新”基建,怎样才不会落入只是“建桩”的俗套?
将复杂的商业竞争先放在一旁,从满足新能源车发展的需求来看充电桩的“新基建”,到底应该怎么建呢?
如果沿用传统基建思维,无非就是见缝插针,圈地建桩呗。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或从新能源车逐渐转移到充电桩领域,如果地方政府没有精准的洞察和预见,有着“新基建”名号的充电桩建设将重新落入“旧基建”的俗套。
很多专家认为,充电桩的新基建主要“新”在从单个独立的充电桩到互联互通充电网的进化,在认知层面有3个方面需要刷新。
首先,充电桩的价值不在建桩,而在产业生态和运营。
虽然都是提供充能服务,加油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立体丰富的产业生态。加油站通常会配备便利店,汽车维修保养站、娱乐设施,甚至还能看到户外广告牌,可以说用车生活中的每一个触点都能在加油站中找到。
相比建桩的一次性投入所能产生的价值,充电桩的方向显然也是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除了日常消费和充电等待过程中的娱乐活动,我们甚至可以畅想通过充电桩的储能设备为车辆充电之余,在用电高峰时在市场的调节下向电网售电。
要实现以上种种,则非常考验充电桩企业的运营能力了,即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充电桩的使用率,把握住产业链中的大头。
事实上,行业在此已有行动。
去年11月,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万帮新能源等头部充电企业合资成立了联行科技,推出联行逸充App,除了与云快充、南京瑞能、万城万充、珠海驿联等100多个充电桩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外,还与广汽新能源、拜腾、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威马和哪吒汽车等新能源主机厂建立了合作。
据公布,当时联行逸充App一共接入充电桩总数达39万根,占全国充电桩总量的85%。
其次,充电桩运营是表,挖掘数据价值是里。
在互联网行业,得数据者得天下。
遵循着这一思维,充电桩虽然不是互联网行业,但由于海量的充电数据在充电桩中产生,这也成了充电桩企业极为宝贵的一笔财富。
试想一下,通过新能源车的充电行为,是不是很容易获得新能源车的电池信息数据、用户用车习惯,更进一步,甚至可以掌握车辆的分布情况,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在二手车评估、电池及新能源车技术升级、用户消费画像、商业布局等后市场服务方面都大有可为,这也将为充电桩行业提供新的价值空间。
最后,在充电桩网络的运维上要重视软件思维。
与加油站的运营模式不同的是,充电桩大多无人值守,用户自助使用,因而这对充电桩的运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人力巡查模式,充电桩数量不多时或许可以应付,当充电桩数量达到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构成充电网时,则需用云端平台远程监控对充电网进行管理了。这不仅仅是一个提高运维效率的方法,更是确保充电网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将云端平台与日常运营相结合,更加能发挥出充电网的整体价值。
总结:虽然在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上,目前所呈现出的趋势是市场逐渐集中,最终剩下的玩家将只是少数几个头部企业,中小玩家看似能够分享的红利不多,但实际上,从产业生态出发,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完成整条产业链,因而无论是上游的充电桩设备制造,还是中游的建设和运营生态,或是下游的云端控制平台和线下维护操作,还是留有很多机会,留个中小企业和创业者们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卡位。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产业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