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文丨陈选滨
来源丨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一向立足C端市场的小米,终于向B端市场跨出了关键一步。
MIDC 2019上,小米正式对外发布了小米智能酒店解决方案、小米智慧地产解决方案以及小米IoT企业套件。
可见,跨向B端市场的发展,小米似乎也做足了准备,掷地有声。
而对于这样的横跨B端与C端的战略发展,在今天的互联网趋势下并不意外,拥抱产业互联网是当前各大互联网企业争先尝试的领域。即便是to C基因最浓重的腾讯,早已在此前宣布转型,相比之下,小米对B端市场的隐而不发反而像是有些“起晚”了。
只是在当前的这个节点,小米跨向B端市场的动作确实有趣。
在“手机+AIoT”的双引擎战略下,手机承压势弱,AIoT亟待驱动加速,来平衡整体发展。跨向B端市场或许只是一次试水,但也将承载着诸多小米未来在AIoT领域的发展愿景。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态结构下,小米to B的跨越对于其生态链企业而言,或许也将面临一次重新的定义。
对外与对内,小米的to B跨越,都有着当前需要承接的导向。
To C还是To B,对于小米来说并不重要
“做软件还是做硬件,做to C还是to B,有些公司很纠结。但对于小米来说不重要,我们有to C的基因,也有to B的能力。”小米副总裁崔宝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事实上,小米踏足C端市场与B端市场已有些时日,并不陌生。前者的to C业务自不必说,后者的生态广告就是一项to B生意,据数据显示,在2019上半年小米的广告收入便达到了48亿元。
但是,类似广告服务的路径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与现在小米进入企业级服务市场相比,区别在于从前者的单向服务到后者的双向合作,小米正在将to B的路径深化,向产业互联网的方向发展。
而这个发展的承载点很有可能便是小米的AIoT生态,也正如崔宝秋所说,“to C与to B都不重要”,两者都只是发展路径的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生态做大、做强、做深。
而此次的to B跨域,对于小米而言或许也正是AIoT生态发展的一定临界点的再助力。
据MIDC 2019的数据显示,小米的AIoT平台总连接设备数为1.96亿,同比增长69.5%,服务5599万户家庭,其中拥有5件及以上小米IoT产品的用户接近300万人,同比增长78.7%。
不难看出,如今的小米AIoT生态在多年C端市场的耕耘下已经初具规模,在某种程度也让小米拥有了进军B端市场的底气,这是小米的跳板。
当然,另一方面,更加现实的问题——萎靡不振的股价,让小米不得不寻求更具爆发力的业务来提振市场信心。
虽然一直以互联网公司作为定位,但是当BAT等互联网巨头正在纷纷向产业互联网领域积极探索的时刻,小米的另类恰也成为资本市场的质疑所在。
再比如,以家电家居而闻名的海尔、以技术问题而被网友吐槽的联想,等等,站位上常常被拿来与小米进行对比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在此前转向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小米to B看似不重要,但在现实的市场面前,也不得不面临着发展趋势下的风口压力。
所以,小米来了。
产品型产业互联网:小米跨一步,生态链抖三抖
卫哲此前在谈及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上,将其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交易型产业互联网、服务型产业互联网与产品型产业互联网。
不出意外的话,小米应该属于第三种,即产品型产业互联网。
也不难理解,产品型产业互联网主要便是通过提供硬件产品来服务企业的模式,当然其中也不可缺少软件服务的支持。硬件为主,软件为辅的“软硬兼施”是该模式的关键点。
而对于小米而言,硬件是优势,软件尚有不及,当前主打的也只能是硬件产品背书的小米智能家居。
那么,当小米跨向B端市场,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发展上,便不得不提及小米背后的生态链体系。
众所周知,小米生态链的内部站位并非“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产品布局,同是生态链企业,既有产品上的重合,也存在一定的内部竞争。
比如,就智能锁来说,小米生态链的绿米、云丁科技、云柚科技都在做;小蚁、创米与华来科技同样都在做智能摄像头,等等,类似的产品重合在小米生态链并非个例。
而根据小米生态链的发展理念来看,类似的情况在未来只会只多不少。
如此以来,便存在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老大要去B端市场掘金,会带哪些个小弟一起呢?带完,是不可能,只能说能者为上。
但对于小米生态链而言,玩法与模式的前后改变是存在的——
在C端玩法,小米老大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大伙挂着老大的名号向用户做生意,各凭本事,能不能卖出取决于用户的选择。
而到了B端市场,那无疑是老大拉着一伙优秀的小弟在旁边开了个小灶,跟去的必然有肉吃,跟不上的只能继续在C端市场各安天命。
为此,后续的生态链影响或许还有待观望,但内部的竞争趋于激烈是必然的导向,小米挥动to B的旗帜,生态链下的企业又将面临一次内部的赛跑。
产业互联网“大逃杀”,小米该亮剑了
这是发展下的一种趋势,并非只是生态链企业,进入产业互联网赛道,小米的奔跑也不得不提速。
这是一个讲究产业整合与服务专业的领域,也是一个注重业务扩张的市场,对于小米而言各方的挑战都会接踵而来。
C端市场的玩法不一定适用于B端市场,而B端市场所看重的点或许也曾被C端市场所忽略,如IoT数据库。
在智能相对论(aixdlun)的粉丝交流群里,便有人指出:“IoT发展还有一个前提——IoT数据库,而这个云服务能力,可能最后只有华为、阿里、腾讯能做,小米会有心无力。”
在当前的C端市场,对此几乎是避而不谈,但是在产业互联网的B端市场,未来的关键便在于此,云服务的能力与数据库的承载都将影响后续的爆发。
小米在此,是否真的有心无力?
在诸多互联网企业的布局中,阿里云一马当先,腾讯云、百度智能云、华为云等拍马来赶,但小米似乎鲜有新闻。
按常理来看,“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主线始终贯穿几大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发展,小米做了AB,不至于唯独留下C。
而市场与大众对此的忽略也在所难免,因为小米的C并不在小米,而在于雷军背后的金山。
金山云一直以来便是小米背后的重要支撑,为小米提供虚拟私有网络(VPC)与云物理主机(EPC)等等。甚至是小米互娱采用的也是金山云的游戏云解决方案,来保障旗下游戏的运行。
同样的,小米对于金山云的支持也不在少数,仅是投资便达到上亿规模。两者紧密的站位在发展上相辅相成,而小米的高光与争议性往往只让大多数人看到小米,反而忽略了旁边的金山云。
在MIDC 2019上,金山云再次亮相。而对于已经宣告进军产业互联网市场的小米而言,金山云的重要性不亚于生态链下的硬件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借力。
结语
跨向B端市场对于小米的AIoT生态而言是一次发展路径的扩宽与深化,但也如崔宝秋所言,“最终就是一个B2B2C的模式。”
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上,有些企业的重点可能是B端市场,但对于小米而言,C端用户始终是其面向市场的落脚点,这也是产品型产业互联网的趋势。
而能否沿着这个趋势走出小米的道路,还有待小米与其生态链伙伴的共同努力,有待观望。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海信发布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色彩表现超越QD-OLED
- 官宣造车一年股价翻倍,雷军千万元重奖小米汽车团队
- “两颗芯”引爆显示革命,海信开启RGB-Mini LED新时代
- 自研是根,共研是叶:vivo式穿越周期的中国企业样本
- 屏幕显示技术再突破!海信RGB- Mini LED,让色彩“活”起来
- 科大讯飞办公智能体升级:开启C端用户创作与办公的崭新时代
- “两颗芯”引爆显示革命,海信开启RGB-Mini LED新时代
- 海信116英寸RGB-Mini LED:一朵绽放在科技穹顶的中国花火
- 海信发布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两颗芯”开启新时代
- 焦虑的支付宝,节奏失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