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的时候,一个24岁的苏格兰年轻人发表了一篇名为《论法拉第的力线》的文章,结果被师长们认为是奇谈怪论,荒谬之至,简直无视常识。
这个年轻人名叫麦克斯韦,电磁学之父,与爱因斯坦、牛顿齐名的物理学家。今天我们根本无法离开的无线通讯生活,皆由他当时对所谓“常识”的不信任而起。
或许创造,本身就是打破常规,就是向那些事故圆滑的现实主义say no。
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应该是世界的全貌吗?虚拟和现实间应该有界限吗?让人生活在太空,让手办满屋乱跑,又有什么不可以?
这些问题的提出者,今天被称为AR/VR开发者。这个时代把“向现实说不”这件事发挥到极致的一群人。
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模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在尺寸见方的屏幕上创造一个虚拟的万物与生灵。
诚然,AR/VR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已经是个有点老生常谈的话题,最终AR/VR之火似乎也并没有预想中烧的那么兴旺。然而科技产业的特点,就是技术环境引发的产业环境实时都在更新。能够率先吃到螃蟹的勇士,必然是最善于听到海潮之音的那些人。
在移动设备、AI、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快节奏发展下,今天AR/VR已经呈现出快速变化的产业机遇和开发环境。华为开发者联盟,刚刚开启了AR/VR应用创新大赛。以这次大赛为透镜,我们或许可以一窥今天AR/VR开发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华为终端生态与AR/VR开发者群落的强强联合。
动身去敲碎虚实边界,或许最好的时机就在今夜。
AR/VR的重量,可以是我们追梦的起点
我们今天之所以要持续关注VR/AR,原因在于手机产业、终端设备的持续蜕变,与AR行业未曾间断的产业探索,以及与AI等新技术的结合,正在让AR/VR产业展现出新的生命力。而5G时代即将登场,又带给AR/VR产业以无限遐想。
很多我们此前无法想象的商业模式,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都已经显露端倪。从几个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上看,AR/VR今天都处在一个战略高地当中,急需应用和商业层面的突破。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从三个产业风口的角度看,AR/VR应用今天都站在商业与技术的双重战略高地上:
1、手机产业的去同质化战争,需要借助与AR/VR的结合来打响关键一枪。
今天很多人都在讨论手机似乎越来越雷同,而在摩尔定律将硬件极限逼近的情况下,软件体验与内容体验是决定手机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也是新技术的最好体现。比如华为手机已经通过移动AI生态和AR Engine开发组件,展示出了华为AR应用上的独特之处,这也成为今天消费者认可华为终端产品的新价值驱动点。然而好的技术最终还是要靠开发者来体现出来,此时开发者加入AR/VR,奉献自己的创意,在手机生态中很容易获得更好的扶持与资源支持。
2、人工智能行业正在与AR/VR合流。模糊现实生活与虚拟服务界限的AI服务模式,离不开AR/VR产业的驰援。
AI要落地,要让用户体验到,这是今天整个行业的共识。但是如何让AI走入千家万户呢?这个风口上一个很重要的助力就是AR/VR。AR可以让环境测算、光源测算等AI能力落地;VR应用正在与眼球追踪、视频纠错等AI能力融合。在AI越加火爆的今天,AR/VR的价值也水涨船高。
3、流媒体产业处在变革风口,AR/VR内容的战略价值和市场价值飙升。
内容是流媒体的生命,这点毫无疑问。但在海量内容的用户疲倦效应下,新颖独特的视觉玩法和沉浸式内容体验也在变得越发重要。AR/VR可以为用户带来独特的流媒体交互与内容体验,这让属于AR/VR的时代机遇一步步逼近。
从几个趋势上看,AR/VR的价值在于与更多产业的合流和蜕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功能。AR/VR开发者追逐梦想的机会,也孕育于AR/VR所带来的行业融合趋势与产业入口想象力中。简言之,AR/VR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好玩”,而是无数新商业模式的开端与肇始。
从几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AR/VR应用的商业新入口价值:
1、华为Mate20 Pro搭载的的“3D模术师”功能,可以让手办活过来。最近直接造成了短视频行业的新风口,无数博主因此而火。
2、博物馆场景的AR导览功能,正在让旅游体验大不相同,甚至在在线旅游产业掀起了一轮资本风暴。
3、AR/VR+家装正在快速成为新的商业风口,把AR/VR提供家装和家居产业的消费升级。俨然成为这一领域新零售中的宠儿。
4、5G的加速到来,让VR内容、VR游戏被预测为明年的风口。那么今天的你,是否已经准备好拥抱它了呢?
不难看出,在不同产业因素的驱动下,AR/VR今天正在成为多个商业世界的新钥匙。而对于年轻的开发者来说,这把钥匙可能意味着改变命运的契机。
而另一个对AR/VR开发者来说的利好消息,在于开发成本和技术门槛,正在今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华为共享的AR/VR开发优势,正在让无数期待进入这个领域的年轻人有机会把梦想华为现实。
今天,就是敲碎现实的最好时机
AR/VR此前风口袭来时,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对于AR的想象力非常期待,结果发现开发的AR模型根本在手机上跑不起来,空间贴合度、环境拟真效果、延迟度都非常不理想。最终开发者们的梦想只能唱一首《凉凉》。
这个情况今天正在迎来改观。
从技术逻辑上说,AR/VR开发者需要这样几个技术条件:终端设备的算力、摄像头与传感器、数据支撑、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以AR开发和华为的终端生态布局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开发者进入这个领域的先决条件,已经在近两年陆续被打通。
SLAM算法的实现需要软硬件的联合调试和优化,华为凭借自身在芯-端-云上强大的全栈垂直整合能力,推出了AR Engine平台,提供环境理解、运动追踪、光照估计等能力,大大简化了AR开发的难度,在麒麟980芯片强大的终端算力支撑下,精细化、动态化的AR效果已经不难实现。
在麒麟980提供了更好的AI算力解决方案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肢体识别、动作跟随等对于AR开发者来说十分重要,但此前很难在终端设备上实现的功能,都已经轻而易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搭载麒麟980的Mate 20系列手机,推出了大量“能动会跑”的AR应用。这类应用还有哪些脑洞可开呢?这就是交给开发者的任务了。
从摄像头与传感系统上看,搭载自研3D结构光技术的Mate 20 Pro已经可以支持很多新锐AR玩法的数据采集工作。摄像头矩阵也已经可以让环境效果清晰呈现。非常火爆的3D模术师,就是在Mate20 Pro的传感系统支持下完成的数据手机。
而在VR端,华为VR 2已达到了3K分辨率、100°FOV,能够在增大视野的同时保证显示清晰。
就开发工具来说,HUAWEI AR Engine是一个支持商业化与大规模AR应用部署的AR SDK,从多个角度支持开发工作,并有完善的接口标准化能力。它的出现,让开发者不必再经历从头发明轮子的痛苦。
这样看来,今天的AR/VR开发,可以夸张点说是万事俱备,只差脑洞。高楼已经搭好,而开发者应该是在高楼上,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去摘取星辰的那个人。
既然旌旗和战鼓已经备好……
在讨论了AR/VR开发的战略价值,以及该领域已经形成的成熟的条件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AR/VR这个年轻人的科技新战场,今天机会颇大,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开发者所需要的技术条件不断优化,准入门槛一再降低。
那么开发者和潜在开发者所需要的,或许只是按一次启动键的机会。
华为开发者联盟启动的AR/VR应用创新大赛,就是在以上逻辑支持下拉开了大幕。选手只需要针对智能手机终端或VR显示设备,围绕AR/VR技术自主选择作品主题进行应用创新就可以,也可以根据现有应用进行优化和改进。而华为将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参赛者接入华为开放能力。
最终参赛者的作品,将由专家评审团从设计新颖度、内容完整性、画面精美度、体验流畅性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前7名作品将进入大众投票阶段,最终胜出者将获得丰厚奖励。
对于开发者来说,用AR/VR敲碎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挥洒创造力与技术实力,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而从行业的角度看,AR/VR本身具有这样一个特质:它不仅是技术体系支撑,同时也是创意、灵感;视觉设计能力和艺术表达力的综合评定。最终用户买账的,应该是千万颗艺术家的天才头脑。然而艺术家们登堂入室,又必须以一系列技术、产品能力为先导。
所以华为开发者联盟的AR/VR应用创新大赛,本质上是暗和了AR/VR产业的自身规律,将最好的画笔,赠给了真正有勇气创造未来的艺术家们——复杂的技术土壤华为来搞定,土壤之上的鲜花与森林,交给开发者们去描绘。只有各自分工与生态融合,AR/VR这个大梦想才有真实的未来可言。
战鼓骤响,虚幻交织,打破“现实”的边界,或许可以从今夜开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