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想要在“朋友圈摄影大赛”里吸引眼球越来越难了!关于旅游的鄙视链,绝对让你体会到装逼对“社畜”有多残酷。
东拼西凑出个年假,p图定位加滤镜俩小时,准备发一条“泰国的海真美”的朋友圈,结果自由职业张二麻子正在死海边晒太阳,家里有矿李白富美则在南极秀马甲线,哎,不发也罢了。遇上十一、春节长假,简直就像旅游界的期末考试,老师还没宣布成绩,已经知道自己死得明明白白了。
既然在大众旅游路线上很难突出核心优势,那不妨在主题上出奇制胜。朋友,黑暗旅游了解一下?
什么是“黑暗旅游”
先介绍一下,黑暗旅游指的就是那些目的地曾经发生过死亡、灾难、邪恶或者灵异事件的旅游项目。
比如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柬埔寨的杀戮场、或是传闻闹鬼的废墟……听起来是不是就很刺激的样子?
其实早在100多年前,黑暗旅游就在西方逐步流行起来了,并且衍生出了战争旅游、暴力旅游、监狱旅游、大屠杀旅游、墓地旅游、核旅游等多个主题。
后来,一些奇闻怪谈里的知名场所,也成为“黑暗旅游”的目的地。比如UFO目击地、恐怖片里的惊悚场所,或者是某些人造的黑暗游乐景区。
有数据显示,2007年,奥斯维辛-比克瑙旅游景点就接纳了大约120万游客,纽约的“零地带”世贸中心遗址则吸引了350万游客。
我按照暗黑指数做了一个简单的“黑色旅游谱”,供大家依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取用:
不难发现,黑暗旅游的覆盖面其实是很宽泛的,从政府主导的纪念遗址,娱乐性极强的鬼屋,再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屠杀原址、核事故发生地和活火山口。甚至很多人在没听说过“黑暗旅游”这个名词的时候,已经被旅行社或者旅行攻略安排游览过类似的地方。
比如Airbnb就曾经策划过“鬼屋”体验项目,用户可以去吸血鬼伯爵Dracula 的城堡中度过一晚,在奢华的天鹅绒棺材内睡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进行 “黑暗旅游”呢?
殊途同归的“黑暗游客”
现在,每年有上百万“黑暗游客”成群结队地前往世界各地的黑暗景区,甚至还为此衍生出了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从出发前的准备到当地接待,都有专门的网站、旅行社、旅游规划师等随时提供服务,有些政府还主动将当地的战争遗址作为旅游资源开放参观和体验,比如越南的楚池隧道。
但是,关于“黑暗游客”的道德风险一直存在争议。比如不少人都指责前往核地区或者战争遗址游览,是在消费人类的灾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黑暗游客”冒着各种风险趋之若鹜呢?
我觉得,主要集中在三种心理动因上:
一是与目的地有着情感或物质上的联系。像是一些对国家或民族英雄包邮敬意的旅游者,会安排参观当地的战争遗址或者纪念馆,一些朝圣者会前往宗教人物的受难地,一些死者的后代也会回事故发生地凭吊等等,黑色旅游只是其整个旅游经历的一个普通的组成部分;
二是好奇心和窥私欲。对未知事物、隐私封闭空间的窥探,在很多游客身上都有所体现。比如参观吸血鬼古堡、法国巴黎的地下墓穴、捷克的“骨头教堂”,不常见的事物总能吸引一些“好奇宝宝”去探究;
最后一种可能也是最黑暗的理由,就是从杀戮欲和死亡上寻找快感,我称之为“原教旨主义”的黑暗游客。他们倾向于前往那些黑暗指数最高的地区,比如杀戮场或核基地,观看犯罪或异常的典礼仪式。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黑暗游客”,大概就是:殊途同归。
尽管出发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从造成紧张感的黑暗旅游中得到无害的宣泄。
社会越发达,人们越脆弱,对死亡的态度也开始倾向于忽视和隐讳,所以孔子才说“未知生,焉知死”。但对于个体而言,感知死亡、理解生命的意义、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理性探讨,是一种绝对的“刚需”。
而黑暗旅游的兴起,正是因为在个人对死亡的关注和社会公共环境之中,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平衡,让游客们可以在一定距离之外来观照和探讨死亡。
泛滥中的“黑暗旅游”向何处去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并不认为黑暗旅游展示或激发了人类邪恶残忍的本能。
恰恰相反,如果目的地的恐怖指数超过一定限度,旅行者也无法从中感受到刺激,反而会引起不适和痛感。过于暴力、残忍、危险的黑暗旅游,在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都是不被鼓励的。
只有经过一定的“过滤”和“包装”之后,才可能成为“黑暗旅游地”。
不过,这一原则在近两年似乎正在被打破。
一方面,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大量不为人知的关于争端、苦难的消息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除了新闻价值,人们“过分的好奇心”会催生出其他消费,从而变相鼓励了“黑暗旅游”产业链的兴起。
其中,还不乏有官方的力量推波助澜。对于很多创伤国家而言,将战争或杀戮进行主题化包装之后,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既能警醒后人,又顺道赚钱,一举两得。比如越南就推出了越战遗址与战争博物馆的联票优惠,参观完隧道还可以免费体验AK步枪。
但是不是所有“黑暗资源”都适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旅行社则更加“放飞自我”,为了吸引游客,伪造夸大历史等操作,也并不少见。年轻旅游者的增多,更进一步放大了“黑暗旅游”泛化的负面影响。
有研究发现,2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容易对灾难后果产生好奇心而去参加旅游。但这种对死亡主题的好奇和迷恋,却极易引发一些不恰当的举动。比如在灾难发生地自拍,就屡禁不止。缺乏同情心和怜悯的不严肃行为,不仅会让游客自身遭受道德谴责,也让“黑暗旅游”的处境略显尴尬。
理想的状态下,“黑客游客”应该对死亡、灾难旅游地,从情感和理智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情感上,多少能和目的地人民“共命运”,这是参观创伤地区的前提条件。在理智上,黑暗游客也要能控制自己,注意旅游体验、人身安全与感官刺激之间找到平衡。
毕竟,“黑暗旅游”对悲剧美的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话题。没有同情的渗透,没有清醒的理智,仅仅凭借好奇或者商业去催化它,都是错误的。
黑暗旅游在中国
现在,我们可以来明确一下“黑暗旅游”的矛盾体质:
它渗透着人类渺小无力的命运感,也传达着艰苦努力和英勇的历史;它在彰显猎奇、暗黑、恐怖等元素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趣味和商业价值的一面。
这种黑暗地点与商业的结合,其实早就在逐渐在国内蔓延开来。
在一些OTA和旅游攻略网站上,去亚马逊雨林看食人族与食人鲳,早已被加入了南美旅游豪华套餐。用漂亮雕塑装饰的家族墓室Cementerio de la Recoleta,也常常出现在“最值得去的景点”清单里。
在城市中,很多带有黑暗气质的地点,比如城市里的废弃工厂、无人居住的老楼、传奇事件发生地等等,也吸引了不少神秘爱好者前去打卡。
去年万圣节,Airbnb在中国推出鬼屋住宿专题,就有不少人入住上海的神秘黑屋“鸦青”(1930’s The Dark Green),在充满悬疑剧情的古董屋里度过刺激的一个晚上。
连城乡结合部游乐场里毫不走心的“鬼屋”体验,都能吸引不少家长和情侣掏腰包,那些原地改造、高度还原的恐怖休闲场所,未来都很有潜力转化成“旅游胜地”。比如“小汤山非典医院一日体验”,“深圳八卦楼探秘”,“废弃火车站的惊魂一夜”,听起来就很带感嘛。
黑暗旅游之所以有一种美妙的色彩,正是因为在对黑暗地点的挑战和心跳加速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
换句话说,多一个“黑暗游客”,就能抵抗一点人类制造真实痛苦的风险。所以,“都市探险计划”已经安排上了,约吗?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