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20年的中国格斗机器人综艺,能否成为产业起点?

谈起今年的综艺大军,机器人格斗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机器人格斗这项运动在中国绝对是一项少数派爱好,但随着这几年人们对于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在“科技兴国”的大环境下,科技类节目崭露头角,机器人格斗也借此契机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其中讨论度最高的,一个是爱奇艺首播破亿的《机器人争霸》,一个是优酷的《这就是铁甲》。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器人格斗,其发展的历程究竟如何,以综艺的形式呈现的机器人格斗赛事,我们究竟能从中看出什么样的科技门道?机器人格斗,在中国的产业链,究竟有没有未来?

从吸尘器开始,机器人如何变成“武器”

今天我们看到的格斗机器人,各个都武装着盔甲与锯齿,一副凶横善战的模样,但其实格斗机器人的原型最早竟是一台故障吸尘器。

在上世纪90年代,一位名为Marc Thrope的特效道具设计师在设计遥控吸尘器的时候,因为机器故障,吸尘器把家中破坏的乱七八糟。特效道具设计师因此得到灵感,开始尝试设计具有“攻击力”的能跑会动的机器人。

这种具有攻击力的机器人被制作出来后,在欧美国家民间传开了,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机器人格斗都只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桌面游戏。直到1998年英国TNN电视台首次组织了科普类游戏节目《机器人大擂台》,将这项游戏搬上荧幕,让机器人在录制现场进行你死我活的“械斗”,同时向青少年科普机械类知识。

后来,《机器人大擂台》的IP几经易手,在英国,从TNN转手到“国民电视台”BBC,影响力越来越大。热播的二十年间,这些“超能打”的机器人同时也见证了格斗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之间的拼死搏斗,不仅仅迸发出了火花与荷尔蒙,也在欧美撬动了一整条产业链,带动了包括机器人俱乐部、线下赛事等的兴起和发展。

不光英国有《机器人大擂台》这一档节目,美国也会举行BattleBots、Robotica等机器人格斗比赛,格斗机器人老将Mike Winter还组建了Robot Fighting League(格斗机器人联盟),让格斗机器人产业逐渐标准化、正规化。同时几家机器人格斗节目都纷纷授权IP开发游戏,在2000年初,很多欧美青少年虽然没有亲手制造过上场实战的格斗机器人,但一定在《Robot Arena》这类游戏中设计过自己的虚拟格斗机器人。

亮出中国肌肉:《机器人争霸》中的那些创新国机

虽然此前中国只引进了几期《机器人大擂台》,但格斗机器人的文化种子已经借此在中国萌芽。除了北航、清华、香港理工等高校会有组织的参加世界级的格斗机器人比赛,也有不少民间爱好者自发研制。在《机器人争霸》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侧面展示了中国格斗机器人的创新力量。

例如因为“惹哭Baby”大火的原子弹就是一款“非典型”的弹射机器人,原子弹的圆润外形在弹射机器人中相当少见,是《机器人争霸》中原创性最高的国产机器人。相比冲撞型,弹射机器人的走位更加灵活,而独树一帜的锅状外形让原子弹在自我防御上表现也很优秀,而非一味的伤害。锅状外形极强的贴地能力,也可以让原子弹更好的贴近对手脚下,用弹射力量高达3吨的弹射型武器掀翻对手。

而林更新战队的另一大将绞杀梦魇是典型的旋转机器人,是格斗机器人中杀伤力较大的类型。很多旋转机器人在设计上都会陷入模仿经典机型的思维定式,认为旋转武器越大越好,可这样会牺牲自身在防御上的能力。绞杀梦魇设计思路的新颖之处就在于选择了紧凑的小型化机身设计,本体总重量只有90kg,剩下的重量可以用来加装额外装甲,保证机器人的防御性。

更具创意的,还有让林更新和Angelababy展开争夺的“毒牙”。作为竖转机器人的毒牙乍一看十分寻常,但毒牙别具新意的引入了子母机模式,除了主机之外,还有无人机配合进行喷火攻击。无人机的出现也应和了这几年中国无人机产业大火的现象,是通过兴趣文化展现科技水平的好方式。同时毒牙还装置了带有陀螺仪的辅助控制芯片,平衡性增加后机器人的操作难度被大大降低,中国选手用技术能力弥补了自身在操控经验方面的不足。

故事感+电竞感,打造中国格斗机器人新玩法

除了这些机器人技术上的创新以外,《机器人争霸》在节目形式上也有很多亮点。早年间欧美的格斗机器人比赛中更突出感官刺激,突出机器人之间的1V1拼杀。但对于没有STEAM教育(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基础的中国观众和部分女性观众来说,可能兴趣不大。爱奇艺的《机器人争霸》则突出故事感和电竞感,使机器人格斗更适合中国观众。

在故事感方面,《机器人争霸》的定位是中国首档以机器人格斗全球联赛为故事主线的剧情式真人秀。除了机器人各显神通以外,明星团长以及机器人制造团队之间的故事发展也十分吸引人。例如美女操控手李小妹和11岁英国选手“威尔士公主”对战时的展示出的礼让,和明星团长Angelababy每次操纵机器人时展示出的技术进步,让观众时而神经紧绷、时而被温情感动。

在电竞感方面,爱奇艺设置了推塔战、深渊战、魔王踢馆、BO3联盟战、五机混战等等多种赛制,让人联想到当今流行的MOBA游戏。竞技模式之中,考验的并不是机器人的造价有多高、武器和装甲多么强大,而是选手之间的合作和策略制定。 加上对操控能力和现实维修能力的考量,《机器人争霸》的看点不仅仅是机械,还有选手们对机器人的操作和理解能力。和电竞产业关注选手能力如出一辙。

现场还邀请了金句频出的资深电竞解说,使得机器人格斗的氛围贴近我们更熟悉的热血电竞比赛,中国观众也可以毫无距离感的熟悉机器人格斗玩法。

配合节目现场后工业金属风的搭建,器械车床和钢铁碰撞出火花,加上随处可见意味着危险黑黄禁止标示。让《机器人争霸》从细节中也传达出科技、新锐和热血的既视感。

如果从《机器人争霸》中以小见大,会发现中国格斗机器人从比赛形式到机械技术都呈现出了与欧美完全不同的创新业态。

而格斗机器人又是一项拥有巨大商业空间的产业,从机器人零件的制造和外型涂装,再到知名机器人的IP授权。

把机器人格斗做成类似电竞的竞技产业,培育粉丝经济,或许是用个性化IP撬动全产业链的好方法。这样看来,机器人格斗在中国虽然有些迟到,却迈出了非常正确的第一步。相信在未来,机器人格斗中的钢铁和热血不会止步于娱乐,而是可以实现技术、形式和商业的多重进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17
迟到20年的中国格斗机器人综艺,能否成为产业起点?
原标题:迟到20年的中国格斗机器人综艺,能否成为产业起点?谈起今年的综艺大军,机器人格斗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