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蓝牙耳机,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就想到苹果的AirPods,但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光AirPods远远不够,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去买AirPods。IDC的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中国无线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为5374万台。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整个无线蓝牙耳机市场却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场景。
中关村在线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蓝牙耳机品牌超过100种,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消费者很难区分哪个耳机好,哪个耳机不好。因此,当我拿到1MORE ComfoBuds 2这款耳机的时候,也想看看它的表现究竟如何。
外观:小巧轻便
跟智能手机一样,现在大多数用户并非初代蓝牙耳机用户,在用过几款无线蓝牙耳机后,用户对于“究竟哪款耳机好用?”心里是有一定预期的,有的用户,希望购买耳机品质好的,有的用户可能就喜欢外观好看的。说到底,用户对耳机预期再多,颜值仍然是第一位,颜值不够根本入不了用户的法眼。
1MORE ComfoBuds 2的包装盒算不上惊艳,机体采用的是磨砂材质,手感非常柔和,磨砂材质还有一个好处是,不会留下指纹、油渍等。整体采用椭圆形设计,无论从哪个角度摸上去,都不会有割手感,有的蓝牙耳机机盒会有直角边,拿在手里比较硬。
耳机的包装还包括一套硅胶耳套、耳机本体、充电线、说明手册、吉祥物贴纸。
1MORE ComfoBuds 2的耳机部分非常小巧轻便,单个耳机的重量只有4.3克,拿在手里几乎感觉不到重量,戴在耳朵上也超级轻。
如果是耳机重度使用者,一定会遇到一个痛点,即佩戴时间过长之后,很容易感觉到累,或者耳朵部分酸胀。这里面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耳机部分重量偏重,二是耳机设计部分不够好所导致的。
1MORE ComfoBuds 2紧贴耳朵部分,并非采用圆形设计,而是椭圆形,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与耳朵贴合时更舒适。
耳机的左右耳分别有“L”、“R”字母的缩写,这样用户就不会将左右耳搞混淆。
即使加上充电盒,1MORE ComfoBuds 2整体重量只有36.5克,也很轻。
耳机充电口在充电盒的背面,采用Type-C接口,这与当前多数旗舰手机的接口一致,用户用起来也很方便,万一忘带充电线,还能与手机通用,出差的时候,只用一根USB-C数据线即可。
使用体验:没有电量焦虑
几十元的蓝牙耳机,要想拥有独立App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用户量达不到一定量级的时候,耳机厂商根本就不愿意开发独立的App来与耳机进行相互配合。
1MORE是国内耳机产品线覆盖最广的厂商之一,因此,它也推出了“1MORE MUSIC”App来与硬件进行配合,用户在应用商店搜索“1MORE MUSIC”即可下载安装。
初次使用时,需要将与耳机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也非常方便,戴上耳机后,从蓝牙列表中搜索“1MORE ComfoBuds 2”后点击配对即可,连接成功时,系统会有声音提示。
当App识别到耳机后,会让用户选择配色,点击对应的配色即可。
用户可以在App上对相应的功能进行个性化自定义,比如,双击时可选择上一首/下一首、播放/暂停、音量-/音量+等。
在App上,用户可以看到左右耳机的电量和充电仓的电量。
充电方面,耳机的充电时间约40分钟,充电盒充电时间约80分钟,充电盒充满电后,可以给耳机充3次电。单次最长可用达6小时,配合充电盒满电使用,最长可达24小时。ComfoBuds 2还支持Type-C快充功能,充电15分钟,可使用超过3小时。
安迪·比尔定律提到,“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被软件消耗掉了。”尽管现在的智能手机电池容量大大提升,但用户的电量焦虑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电量焦虑并不只是存在于智能手机,用户可能会对所有智能设备产品出现电量焦虑。
1MORE ComfoBuds 2毫无疑问,让用户没有电量焦虑,一方面,通过App端,用户可以及时看到电量情况,另一方面,快充功能也能让用户短时间内使用数个小时。
总结:对于用户来说,市场流通那么多的耳机,很容易让人看花眼,实际上用户需要的是某个功能特别突出的耳机,而1MORE ComfoBuds 2在外观和充电方面,完全满足了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再加上本身价格不算贵,完全值得入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