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用Apollo RT6证明,他看得比马斯克更长远

出品 | 何玺 排版 | 叶媛

7月21日,百度在以“AI深耕,万物生长”为主题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重磅发布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这一无人驾驶新物种。

Apollo RT6的发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让人们对无人驾驶的未来发展更加期待。

01

无人驾驶新物种Apollo RT6

为什么说Apollo RT6是无人驾驶新物种?因为这是一辆真“无人驾驶”汽车,他的设计主体思路不再以“司机”为核心,而是以“乘客”为核心。

据了解,Apollo RT6车辆对前排主副驾进行了模块化的设计,厂商或者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人或无人模式。无人模式下,车辆将实现无方向盘运行模式,前排可根据不同出行场景配置座椅、售卖机、办公桌、游戏机等,满足乘客办公、娱乐等多元需求进而大大提升车辆空间使用效率,提升乘用体验。

Apollo RT6不仅是一辆以“乘客”为核心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是一辆面向未来,以规模化商用为最终目标的无人驾驶汽车。

谈到规模化商用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Apollo RT6的安全性、良品率、成本、可靠性等问题。想要解决以上问题,依靠行业通用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当前通用的“改装”玩法,仅成本一项就难以获得百度想要的结果。如何解决规模化应用中必须考虑的以上问题?百度的做法是长远考虑,“推到重来”。据了解,为了设计生产出可靠、安全、良品率高、成本可控车无人驾驶汽车,百度自研了“阿波罗星河”架构平台,相比传统的汽车平台,百度星河平台在面向无人驾驶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束、冗余等方面优势明显。

作为星河平台的首款车型,Apollo RT6的表现十分优秀。以用户最为关心的“安全”为例,Apollo RT6在硬件上具备架构冗余、计算单元冗余、制动系统冗余等七重全冗余系统,任何单一零部件或系统失效,备用的冗余系统都可以瞬时完成补位。软件上,搭载了整车+自动驾驶系统一体的故障诊断及风险降级体系。软硬件一体化协同的故障诊断及风险降级体系,让Apollo RT6实现了100%车规级和整车全冗余系统,相较于市面上的改装车可靠性高出两到三个数量级。

自动驾驶能力方面,Apollo RT6搭载了Apollo最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具备比上一代车型更强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可应对国内城市各类复杂道路和场景。

算力方面,Apollo RT6配备的车规级高算力主冗双计算单元,算力可达1200Tops,较上一代提升了50%,能够应付各类复杂工况。而全车配备38个车外传感器,则实现了对远中近三重检测能力全覆盖,具有更精准感知能力。

让人惊叹的是,虽然Apollo RT6的安全、算力、自动驾驶性能都提升了,但其成本反而实现了大幅下降。据了解,Apollo RT6的成本为25万元,较第四代无人车96万元,第五代无人车48万元的成本低得多。要知道,当前世界主流厂商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产品,价格普遍在百万以上。换句话说,百度的Apollo RT6凭一己之力,将世界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的成本,降低到了平易近人的程度。

当前,Apollo RT6正以低成本、高性能成为引领无人驾驶规模化商用的“新物种”。

02

百度无人驾驶商业化已“上路”

全新的Apollo RT6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让人们看到了百度在推动无人驾驶商用市场所做的努力。

当前,无人驾驶经过多年探索,其发展路径已基本清晰,一是走方案提供商的路线,为车企提供自动驾驶套件和方案,二是面向公众市场,走平台化路线,以生产提供面向公众型运营车辆

为主。以上两条路径又有细分,比如企业既可以是方案提供商,又可以是整车生产商,既可以是平台运营商,也可以是车辆制造生产+平台运营。

作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引领者,百度当前在两条路线均有布局,呈现出“通吃”之势。百度之所以敢“通吃”,一是因为前期探索的原因,二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百度2013年开始布局自动驾驶,2017年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截止目前,百度自动驾驶专利数量超过2900,已取得了300多张自动驾驶测试许可证,并在全国30个城市进行了自动驾驶测试。路测总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实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量超100万,是全球当之无愧的自动驾驶引领者。

具体到Apollo RT6,这就是一辆为公众出行乘客造的车。在公众出行这一块,百度早有布局。

2021年8月18日,百度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了全新升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 2021年11月25日,在取得服务许可之后,当天便接到了第一单生意,随后陆续在长沙、沧州、北京、广州、重庆和上海面向大众全面开放了无人驾驶服务。随着国人对无人驾驶服务的兴趣不断提升、以及百度平台口碑的传播,至今萝卜块跑订单量已经累计超过100万单。

Apollo RT6的发布,不但为百度的共享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提供了技术上更先进的硬件支撑,而且还带来了对商业化运行更具关键作用的低成本优势。这个优势在人、车两个层面上都体现出来——在一线城市里,目前网约车仅司机的月人力成本就在8000元人左右。而Apollo RT6完全可无人驾驶的技术架构,令其在人力成本上节省了一大块。在车辆成本方面,Apollo RT6仅为25万元左右的单车成本,已经比行业中动辄上百万车辆价格低了75%以上。按照按照大众出行领域里每辆车约5年的运营周期来计算的话,Apollo RT6每月的运行仅为4200元左右,只有传统网约车运行成本的一半左右。

按照百度方面的计划,萝卜快跑的部署未来还将提速,到2025年将覆盖65个城市,到2030年则将覆盖100个城市。随着成本优势明显的Apollo RT6的即将落地,以及萝卜快跑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展,百度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商业应用,将形成商业闭环,并反过来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为将来推出性能更优良的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条件,形成了商业循环与研发互哺的有力态势。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百度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路径终于变得清晰。

03

李彦宏用Apollo RT6证明,他看得比马斯克更长远

当前,全球无人驾驶现主要有三大实现路线,一是以传统汽车厂商为主的路线,二是特斯拉路线,三是百度和谷歌Waymo为主的高科技路线。以传统汽车厂商为主导第一种路线,由于利益原因,该路线的推动者始终难以尽全力完成自我“革命”,至多做到“但求无过”即可;以特斯拉为主导的第二种路线,讲究“渐进式”发展,虽然为汽车装上了各种传感器,也将自动驾驶技术视为核心竞争力,但并不过度去宣传自动驾驶技术;以百度和谷歌Waymo为主的第三种路线,一开始就高举高打“自动驾驶”技术,希望用技术完成对交通的“变革”。

在以上三种无人驾驶实现路线中,马斯克的特斯拉路线一度是市场认可度最高的路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特斯拉路线是有问题的。

这里回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路线来,为什么特斯拉不大去宣传它的自动驾驶技术?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特斯拉无人驾驶一开始走的就是“视觉”路线,这种路线的好处是成本较低,但在面对复杂道路情况的时候会存在不够敏捷的情况。对讲究“安全”的无人驾驶汽车来说,这种不敏捷就是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汽车厂商不跟随特斯拉人家驾驶的原因。

当前,国内汽车厂商走得还是激光雷达路线。从技术原理上讲,激光雷达路线的精度更高,能够给无人驾驶系统提供更精准的空间模型。与其相比较,视觉路线在精度上就存在一定差距了,因此在系统开发上难度更高、需要的开发周期更长。但是在硬件层面上来看,数年前市场上激光雷达的成本相当高,而视觉路线主要依靠摄像机来获取环境信息,因此与需要配置激光雷达的方案相比较,具有较低的硬件成本。这也正是特斯拉当初选择视觉路线的重要原因,然而百度却在李彦宏的引领下,从一开始就坚持选择了精度更高的激光雷达路线。

从路线选择来说,百度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的确极具预见性。技术架构上前瞻性的顶层设计,直接导致百度能够比特斯拉提前约一年时间,推出量产化的Robotaxi,为商业化运营铺平道路、占得先手。

从产品来看,百度无人驾驶在产品力、商业模式两个层面上都具有巨大优势。Apollo RT6在历经百度无人驾驶整整6代产品的迭代后,已经达到了L4级别无人驾驶技术水平,并且在紧锣密鼓准备量产,即将作为中国第一代Robotaxi的典型代表进入市场,与特斯拉尚未露面的Robotaxi形成了鲜明对比。特斯拉方面长期标榜的“完整自动驾驶(FSD)”技术体系,近期频频出现问题——其在已有车型上搭载的FSD功能,因为识别对应交通标志和信号的能力不及预期,被许多用户评价为“体验较差”,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开发和Debug,以至于搭载FSD体系的特斯拉版本Robotaxi,至少要到后年才能面世,比百度落后1年时间。无疑,这个关键的时间差,让特斯拉在商业化运营上被百度拉开了距离。

从商业上来看,按照规划,百度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计划至2023年底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开放至30个城市,部署至少3000辆自动驾驶汽车,为300万用户提供服务。到2025年将业务扩展到65个城市,到2030年扩展到100个城市。从从Apollo RT6不超过25万元的成本来说,它已经具备了规模化商用的特点,一旦这种势头被打开,百度无人驾驶的商业化价值将会急速放大,成为新的市场引领者。

相比走视觉路线特斯拉,李彦宏用Apollo RT6证明,他看得比马斯克更长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7-30
李彦宏用Apollo RT6证明,他看得比马斯克更长远
以传统汽车厂商为主导第一种路线,由于利益原因,该路线的推动者始终难以尽全力完成自我“革命”,至多做到“但求无过”即可;以特斯拉为主导的第二种路线,讲究“渐进式”发展,虽然为汽车装上了各种传感器,也将自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