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影像时代,手机成为全球用户随时随地记录、创作、分享的重要工具。为了带给用户极致的摄影体验,众多手机厂商开始绞尽脑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点。如计算摄影、智能HDR、光学变焦、微云台等。
12月29日,备受关注的vivo X60系列专业影像旗舰正式发布。
不出所料,其与蔡司携手打造的“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01
备受关注的“蓝蓝合作”
12月17日,vivo联合蔡司在深圳召开全球影像战略发布会,双方宣布缔结全球影像战略伙伴关系。同时“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在中国东莞vivo全球总部挂牌。
vivo与蔡司的结盟,被认为是其进一步强化移动影像技术的重大举措。
蔡司与vivo,一个是全球影像光学开创者、奠基者和引领者,一个是在全球拥有超3.8亿用户群的全球TOP手机品牌。前有华为+徕卡、今有vivo+蔡司。两大不同领域强者的“跨界”联合,自然备受舆论关注。
据了解,蔡司成立于1846年,距今已有近175年历史。在蔡司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一直走在光学设计的最前端,并推出了双高斯结构、Tessar结构、Planar结构这些经典结构,奠定了现代镜头设计的基础。其在1902年推出的“天塞(Tessar)”,更是为当今手机镜头设计和研发奠定了基础。此外,蔡司独家的T*镀膜技术,在色彩还原,控制镜头畸变、色散、鬼影等方面有着极高水准和经验。时至今日,蔡司仍然是昂贵和高质量光学镜头的代名词。
虽然vivo在光学镜头方面的技术没有蔡司那么深厚的底蕴,但在手机影像方面,vivo却有十分深厚的积淀。据了解,当前vivo在全球核心影像人才或技术资源聚集地建立了7个影像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规模超过700人。如日本东京研发中心,其使命是利用日本在光学影像方面的产业链及技术优势,着眼未来两年运用的技术预研、开发原型机,并配合总部一起进行商品化。而美国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则主要负责强化算力,进行平台技术研究,以及与Google等伙伴的沟通。vivo其他台北、深圳、杭州、东莞、上海几个研发中心工作也都各有侧重。
在12月1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双方表示将会在移动影像多个层面进行深度融合和合作。一是双方联合建立“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组织各自的技术专家进行联合研发,致力于解决移动影像领域的一系列技术瓶颈,并计划承担影像光学领域的一些重要基础课题研究。二是在产品层面联合打造“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持续提升移动影像产品体验,并在vivo X60系列产品实现落地。此外,双方还将共建长期影像专题“vivo蔡司大师影像”,通过影像作品去关注时代发展与个体价值。
自双方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开始,作为双方首个合作落地的vivo X60系列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蔡司究竟能给X60系列产品在移动影像性能上带来多大的提升,这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如今,vivo X60系列已正式亮相,作为双方的首个落地成果,“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自然备受舆论关注。
02
专业影像旗舰vivo X60系列
舆论对“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的关注一方面源于对vivo和蔡司合作成果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源于X60系列产品在专业影像方面的全面升级。
那么,搭载了“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的X60系列影像性能究竟如何?
发布会上,vivo向外界展示了这套双方投入数百人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跨语言、跨领域的跨洋技术沟通打造而成的“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
玺哥总结了一下,该系统对X60系列影像能力有三大提升:一是光学镜片方面。据介绍,系统包含了超广角镜头、专业人像镜头、超长焦镜头等多种光学镜头,吸收了蔡司领先的光学设计理念,具有超高的加工组装精度,在抑制色散、眩光、紫边等杂散光和鬼影等常见光学成像方面表现优异,达到了蔡司光学工艺质量标准;二是色彩和整体图像质量方面,vivo将自己丰富的制造经验与蔡司出色的光学素质相结合,让X60系列上的光学镜头提高了图像的锐度和清晰度,获得了更准确的色彩,整体图像质量更高,达到了蔡司成像质量标准;专业人像方面,vivo还原了蔡司经典的Biotar人像风格。Biotar是一只极具传奇色彩的蔡司镜头,最初在1927年为电影摄影机所设计,以被摄对象背后的旋涡状失焦图案而闻名。几十年来一直备受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所追捧。
从vivo在发布会上展示的信息和发布后的媒体评测来看,X60系列的影像能力是非常出色的。堪称一次移动影像的技术革新。
X60系列强悍的影像性能不仅源于“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的加持,也源于其全系标配的第二代微云台。
关于微云台技术,玺哥曾在过去的文章中做过介绍,它最早发布于APEX2020,正式应用于vivo X50系列,是一项手机影像的革新技术。初代微云台通过异形磁动框架、S型FPC排线等黑科技,突破主板空间极限,将主摄与主板在空间上巧妙堆叠,最终将微云台成功“塞入”手机当中,达到不借助第三方设备就可以实现无损防抖的效果。出色的防抖效果,再配合大光圈,使得X50系列的夜景拍摄能力非常出色。vivo微云台技术打破了传统手机固有的光学防抖思路,开启了手机影像防抖的新时代。
vivo X50系列发布后,其搭载的微云台技术不仅获得了央视新闻、环球时代等国内权威媒体的报道,在国内外市场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凭借微云台的影像优势,vivo X50系列也是大卖特卖。
第二代微云台在初代微云台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五轴VIS视频防抖,让防抖体验再次提升,这意味着X60系列在夜景拍摄中将能获得更充沛的曝光时间,使得暗部细节得以保留,让X60系列的成像在夜色下更精彩。同时,X60 Pro的主摄镜头在第二代微云台基础上带来了f/1.48的超大光圈,从上一代f/1.6光圈,提升了16.8%进光量。通过采用精度更高的AOA组装工艺,精确调整及控制多组件间的同轴性、倾斜及间距等,有效改善了大光圈镜头的边缘像差。
蔡司光学技术的加持和二代微云台技术的运用,为用户带来更加稳定、清晰和顺畅的照片及视频拍摄体验。X60系列无愧专业影像旗舰之名。
03
从X60系列看vivo的影像决心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从拼配置、摄影、续航等转向软硬一体的生态竞争,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手机厂商唯有保持初心,将用户真正放在心上,充分发挥创新探索精神,不断在技术和产品上更新迭代,方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打败对手。
早已洞察这个趋势的vivo,在2018年就规划了面向新技术周期和下一个10年需要聚焦的四条的长赛道:设计、影像、系统、性能。
将影像定位为企业核心长赛道之一,致力于打造“人性化的专业影像”的vivo,很早就启动了针对光学、感光元件、算法、平台等决定影像品质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做了全球布局。
如上文所言,当前vivo在全球核心影像人才或技术资源聚集地建立了7个影像研发中心,且每个研发中心的研发方向各有侧重,研发人员规模超过700人。经过多年发展,当前vivo7个影像研发中心已在光学、感光元件、算法、平台等核心影像技术方面有了丰富的积累。光学方面,vivo通过不断升级传感器的感光能力,以及超广角、微距、长焦等镜头功能的硬件能力,使得摄影功能性越来越强。比如vivo X30系列上率先将专业人像摄像头独立出来,vivo X50 Pro上全球首创将“微云台”嵌入手机镜头中;CMOS层面,vivo通过向传感器厂商定制专业色彩滤光片、超大底传感器、采用CFA色彩滤波阵列等,为移动影像带来更好的图像素质;算法层面,堆栈多帧降噪技术、Super HDR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模拟补光和美颜技术也成为支撑vivo移动影像的重要能力;平台层面,vivo通过前置研发模式先后与三星联合推出了Exynos 980,和采用目前业内先进的5nm EUV FinFET工艺、Cortex-A78 CPU及Mali-G78 GPU架构,拥有强劲的性能实力的Exynos 1080两代5G SoC,并基于中国用户的影像需求对ISP图像信号处理模块做了深度优化。
vivo通过这次合作,将蔡司所代表的顶尖光学理念和标准引入移动影像系统,将传统光学技术与计算影像研发结合,使得X系列的影像能力实现了全面突破。
毫无疑问,由vivo联合蔡司打造的X60系列正将移动影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移动影像新一轮的技术革新。
从X30系列将专业人像摄像头独立到vivo X50 Pro上全球首创将“微云台”嵌入手机镜头,再到与蔡司联合推出“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这背后,是vivo做大做强移动影像的决心。
X60系列是vivo影像长赛道上的一次重大跨越,但它,只是vivo影像决心的开始!将影像技术打造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在移动影像领域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才是vivo的目标所在。
可以预见,随着vivo、蔡司双方未来在移动影像领域的持续投入,深度融合,他们必将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为移动影像领域创造更多价值。
当前,以vivo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们,已经在移动影像领域建立起了一条中国领先的科技赛道,无论是微云台,潜望镜头,还是多摄像头的器件,都在打造一个全球影像行业的新格局。中国的智能手机品牌正在成为全球移动影像行业的领军者。
PS:玺哥想说的是,vivo X60系列值得关注不止是影像性能,其首发搭载的OriginOS系统,5nm制程的三星Exynos1080旗舰芯片,5G通信,外观配色等,也都很值得关注。回头有空再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