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黄河岸的事筵与唢呐手,一代代的生息与悠扬

1

正月初六,堂弟六六结婚。六六在初六结婚,取的是个六六六大顺之意。

六六是本家族兄弟里最小的一个,因此婚礼办的格外隆重,请了两班“吹手”。

在老家,把红白喜事都叫做做事筵”。按照乡俗,初五就开始起“事筵”。因此吹手们初五下午就要来主家吹奏。冬天天冷,就用干柴疙瘩和煤炭燃一堆火,旁边放一个菜碟,一瓶烧酒,两盒烟,吹手们吃几口菜,抿上几口热乎的烧酒,试一试哨音就开始吹奏起来。

唢呐一响,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看热闹的大人小孩子都围了上来听,把一个热热闹闹的“事筵”场面立马推向高潮。

初六清晨,吃过早饭,大炮隆隆三声,唢呐“呜哇—呜哇”地,迎亲队伍便上路了。六六的婚礼,共有六个“引洽”(家乡话,迎亲客之意),我是其中之一。

到了新娘村前,吹手们又要学号报讯,人们也会知道“引人的”来了,全村老少都来观看。迎亲队伍在返回的途中时,吹手们仍走在前头,特别是进了新嘞村后吹手们更是要施展才华,尽力吹奏。吹的牌曲越多,越花哨越好。一般有情歌、《得胜回营》、《将军令》、《大摆队》等等。在吃饭时,只要听到端盘子的喊一声“油—了——”,吹手们就会吹奏起来。当然新人拜天地、上坟地拜祖先、欢送来送亲的娘家人等过程中都要在吹手们的吹奏下进行。

唢呐声嘹亮激越,温暖了老家乡亲们的苦乐年华。

2

我的老家在山西柳林三交镇坪上村,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古老村庄。吹唢呐,是老家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闹元宵、合龙口、闹满月、转盘子、办庙会及各种庆祝活动,都需要雇吹手来吹奏助兴。

以前,一班吹手由五人组成,两个吹唢呐者,既一个压上眼吹高音(吹上手),一个压下眼吹底音(吹下手),另外三个分别是敲鼓的、拍镲镲的和捣锣的。

而现在的吹鼓手班发展得有铜鼓、大小铜号、管、笙、小锣等乐器,有八到十人组成,好似一个小乐队。无论新、旧吹手班吹唢呐者都是主角,敲击者是配角。

上手吹高音并掌握曲调,下手吹中音跟上辅助,一般“呜哇——呜哇”音定好后,敲击者“咚嚓——咚嚓”便开始吹奏。

明清时期,山西就非常流行吹唢呐。其实也不难理解,那时是晋商的天下。山西商业繁荣,富甲天下,金融业发展为中国当时的票号中心。商业、金融业的鼎盛发展,也客观地带动了唢呐班的兴起。官家迎送各级上司来视察、商家开行促销、富家婚丧嫁娶、民间的一般红白寿事等都需唢呐班吹打助兴。

3

小时候的记忆,满满都是唢呐。

那时候,农村的生活很是单调,只有两个月份有固定的热闹项目,分别是正月和六月。正月里有闹秧歌、闹元宵、转九曲;六月有唱戏。其他时节,最热闹莫过于有人家“做事筵”。

赶“事业事筵”,对于小孩来说,就是两件事。一来是可以吃好的,有肉吃;二来就是看吹鼓手,图个红火热闹。

唢呐是乡村的灵魂。它诞生于乡村的厚厚的黄土地,和着黄河的涛声,带着漫山遍野红枣的清香,满载着情感与记忆,汪洋恣肆,激荡岁月。它张扬、喜庆、热烈的个性,恰好与农民的性格不谋而合。它低沉、厚重、悲怆的性格,又恰好与农民的生命根须相通。

在喜事中,它高亢、婉转、悠扬,刻写最幸福的时光。

在白事中,它对生命做出最深刻的思考,用低沉、悲伤的曲调,带动山川河流一起深入到悲痛之中,让所有的亲朋好友懂得死即为另一种形式的生。

记得我小时候隔壁村里有一家人娶媳妇,请了两班当地的唢呐手助兴。我和小伙伴听说后,专门跑到隔壁村去看。

这两班各有所长,吹得实在好。几乎所有的客人将两班对吹的唢呐手里三层、外三层包裹起来,听得看得如痴如醉。现在网上流行斗图,那时候流行斗唢呐。两班高水平的唢呐斗起来,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4

我有个堂哥,叫刘锁亮,大我十一岁。他的唢呐,在十里八乡很是有名,被誉为“唢呐王”。

打我记事起,他就经常在吹唢呐,练的很刻苦。他出名后,记得有次听人说:“人家锁亮生来就是吹唢呐的料,名字也起的好,锁亮锁亮,唢呐吹起来比别人就是响亮。”

听到这话,我就开始琢磨,我的名字叫兴亮,“兴”是干什么呢,干啥才能“亮”呢?小时后的我,琢磨了好几个月也没琢磨出来“兴”代表什么职业。

堂哥唢呐吹的好,简直就是我小时候的偶像。要不是学习成绩好,说不定我也是一名唢呐手了。

唢呐手通常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心灵手巧记性好。在过去,唢呐手多数不识字,更谈不上识谱记谱,学会一首曲牌很难。学艺全靠师傅口传,需得死记硬背,很吃力。

二是要反应快。碰到人群起哄让新郎背媳妇,唢呐手就得赶紧来个《猪八戒背媳妇》起调,俏皮轻快又应景。新人回来了,就得赶紧起调吹个《得胜回营》。

堂哥就兼具了这两个优点。因为不是天天有“事筵”需要吹唢呐,闲时他啥都干,修表、电焊、氧悍、做大门、给汽车补胎,样样做得好,样样赚钱。

堂哥因为赚钱的门路多,再加上五十多岁气力也不大跟得上了,现在早已不吹唢呐了。但其“唢呐王”之名声,已成为故乡不老的传奇。

5

去年看了部电影,叫《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遗作,讲述了两代黄土地唢呐艺人为了信念坚守梦想,传承传统的感人故事。

这部吴天明导演的绝笔之作,营造了一个黄土地的梦境,引领观众思考流逝的乡愁。对于我这样在黄河岸边黄土地上听唢呐长大的人来说,这部电影看得我热泪盈眶。

从表层看,《百鸟朝凤》讲诉的是吹唢呐,但从深层看,表现的是对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根植于民众的民间文化,这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黄河岸边,不能没有唢呐。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着命把唢呐传承下去。”说得多好啊!

“天上日头,把河水烧干;时间钢刀,不把谁躲闪。看看身边,人群荒原⋯⋯”影片终了,充满西北大地力量的《喊歌》,在耳边萦绕。

6

从外出求学到现在,这二十多年来,唢呐我听的很少。

这一次,自己家做“事筵”,便好好过了过唢呐瘾。也和唢呐手聊了很多。

电影《百鸟朝凤》中,唢呐艺术在由焦家班传到游家班后,面对以管弦乐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已是日薄西山。红白喜事中,没有人再像以前那样请乐师,将唢呐手尊为上宾。年轻人甚至已经不请唢呐手了。

电影描述的是陕西。很庆幸,在我们山西,在我们吕梁,在我们柳林,在我们三交镇,唢呐艺术却传承得不错。

堂弟六六“事筵”上请的这两班吹手,就很有代表性。一班唢呐手叫李国光,今年31岁,从他的爷爷到他,已经传承了三代。另一班唢呐手更年轻,只有19岁,叫李金生,是从吕梁艺校学的吹唢呐。

李国光就是传统唢呐的代表,是“江湖派”。他从9岁开始学唢呐,师从他父亲李二小;他父亲也是10来岁开始学唢呐,师从他爷爷。

李金生是新一代唢呐手的代表,是从艺术类学校学习唢呐专业的,是“学院派”。他的父亲也在他的唢呐班里,不过不会吹唢呐,在拍镲镲。

“江湖派”的李国光从小就闯荡江湖,所以显得很健谈,跟我堂哥刘中亮也很熟。听我堂哥介绍了我的身份后,立马就给了一张名片,请我帮他多宣传。我必须得信守承诺,把他的名片贴出来,有需要的可以联系他。据我堂哥说,在老家镇上,他要坐唢呐手的头把交椅。

“学院派”的李金生则要腼腆的多,也可能是年龄小的缘故,告诉了我他的名字后,便远远的走开了。

聊天中得知,李国光为了博采众长,曾经还拜师我堂哥刘锁亮,跟着跑了两年。

7

像李国光这样从小就学唢呐,没怎么读过书的江湖派艺人,之所以能吃得开,就在于敢于再演奏中大胆地进行二次创作。

他们多数不识字,更谈不上识谱记谱,学会一首曲牌很难。学艺全靠师傅口传,需得死记硬背,不仅吃力,且往往走样。所以传统曲目的变异性很大。

初六那天,到了女方家里,我这个“引洽”忙里偷闲大多数时间都在听吹唢呐。其中,李国光在吹一曲《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开头,“骏马——”还在正常的调调上,拉得很长,长长的,突然就加入进去很多花活,鼓声密集,镲声急促,一阵欢快紧凑的曲调,当你都快忘了这是《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的曲子时,调调又拉了回来,“——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

同为堂弟结婚“引洽”的我二哥刘继兴介绍,经常有音乐家、高校教授到我老家吕梁来采风,听到我们当地的民间唢呐艺人时高兴的手舞足蹈。因为对于“学院派”来说,1就是1,2就是2,一切都是按照谱子来的。只有李国光这样的“江湖派”,一来对谱子本来就不是很懂,二来为了适应“事业”的具体实际,所以进行了很多二次创作,显得更加原生态,其作品更具生命力。

最早的民间音乐,是没有谱子的。农牧民只知道哼唱,后来才由“学院派”记录下来,谱上谱子的。

艺术在民间,此言非虚啊。

堂弟结婚现场,唢呐艺人每吹奏一曲,二哥刘继兴就能随口讲解这支曲子的时代背景与创作趣闻。当我提到经典唢呐曲《百鸟朝凤》时,二哥马上说,这支名曲的主旋律与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电影《红高粱》中的《颠轿曲》的主旋律是一样的。

大哥二哥以及姐姐都对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家乡水土对我们亲兄妹四人的滋养可谓劳苦功高。

8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老家人如此喜欢听吹唢呐?细细想来,应该是有三个原因:

首先,以前的生活太单调,听唢呐是为数不多的娱乐;

其次,在老家黄河岸边的这片黄土地上,唯有传统的唢呐才能更适合表达与此相宜相需的喜怒哀乐情感。唢呐声中的欢乐喜庆、忧伤哀怨,无不反映着这一方土地上人们的思想情感,也伴随着人们度过酸甜苦辣的一生。正所谓“唢呐声声,人世纷纷”。

这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一种历史习惯,更是一种审美。

游子的根在故乡。这根,有地理意义上的根,有血脉意义上的根,更有文化意义上的根。

唢呐文化,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一条通向故乡的根脉。黄河岸边,黄土地上,不能没有唢呐。

广告时间:

我的新书《创业3.0时代:共享定义未来》已上市。

扫描下面二维码上京东购买(有折扣)

购买刘兴亮签名版扫这个(原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2-09
刘兴亮|黄河岸的事筵与唢呐手,一代代的生息与悠扬
游子的根在故乡。这根,有地理意义上的根,有血脉意义上的根,更有文化意义上的根。唢呐文化,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一条通向故乡的根脉。黄河岸边,黄土地上,不能没有唢呐。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