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照亮AI进步的明灯

拥有想象力,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在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还没掌握科学的人们,想要解释未知的事情,除了发挥有限的智力,就只剩下无限的想象力可以依赖了。于是,我们的世界就有了盘古开天地、诸神之战这些关于远古的故事。

几千年来,人们用神话来解释世界来自何处等重大问题,直到科学的种子开始萌芽,一切似乎才变得不一样起来。而此时美妙的想象,也开始乘着“科学”的翅膀,开始了一场奇妙的科幻之旅。

必须得承认,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就是照亮人工智能进步的一盏盏明灯。

1、科幻小说就像一盏引路的灯

对于苍穹之上的世界,人们的想象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天文学家开普勒的小说《梦》,就为大家描述了宇宙飞行的画面。但开普勒极尽想象力的作品,却无法让其成为科幻小说第一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主人公实现月球旅行的办法超出了科学范畴,他使用的是巫术。从开普勒造成的遗憾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幻并不是对宇宙或者人类毫无边际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创意与想象。

1765年瓦特创造了世界第一架蒸汽机,1807年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史蒂文森制造了火车。在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开始前,哥白尼就已确立了太阳的中心位置,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找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所有这一切,强烈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和经济,而这让人们见识了科学技术的神奇,也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科幻的天窗。

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了《佛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一书,这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它讲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通过实验创造了一个丑陋怪物,一开始这个怪物对人们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可后来他却要求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更多的东西,最后这个怪物在误杀弗兰肯斯坦之后懊悔地跳海自杀了。这部作品曾数次被改变成电影。

可以说,玛丽写这部作品是受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又或者是她天生对科学充满无限的热爱。她突发奇想地改变了当时流行的哥特小说的一项重要元素:“怪物”来自电力,而不是魔法。而玛丽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的关注令科幻小说就此诞生。

毋庸置疑,快速发展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状态:出行更快,生活便捷。而伴随工业革命徐徐展开的科幻天地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更丰富的想象,更宽阔的视野,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的产品: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智能眼睛,也许你会发现科幻对我们的影响远远不止精神食粮那样简单,它还奠定了我们对智能时代的期待。

“在科学技术的力量到达之前,我们已经到达了那些世界。”这就是科幻的魅丽,也是它的现实意义所在。若是现在已有可能,则见不到想象力的成分;而假如未来亦无可能,那就代表该构思已抵触了既有的科学。在人工智能的世界里,科幻作品就像一盏引路的灯,带着我们到达未知的世界,许诺我们一个更美好的希望。

此外,虽然萌芽时期的科幻作品并没有将科学与技术放在主要地位,但是它们对科学的想象还是确立了之后科幻作品太空探索、奇异生物、战争、太空旅行等题材类型。

1938年万圣节的前夕,美国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为即将到来的节日激动不已。相反,恐惧不安的情绪开始笼罩这片土地。让美国人陷入深深不安的,不是来自于纳粹的威胁,而是源于火星人准备进攻纽约的消息。这情节应该只存在于标准的科幻小说中,可事实上它是活生生的历史。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由小说《世界大战》改编的《火星人入侵地球》,由于当时奥逊·威尔斯把这一切演绎得太过活灵活现——“关掉点灯!让外星人找不到这座城市!”就这样600万收听广播的美国人中170万人信以为真,大约120万人准备马上逃离。这就是科幻小说在当时所显示出的魔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图灵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也还处在最初级、的阶段,而文学界却迎来了科幻作品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其中美国的海因莱因、英国的克拉克、美国的阿西莫夫被后世并称为黄金时期的“三巨头”——

克拉克因他的“太空奥德赛”系列而知名,特别是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成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的科幻小说,也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电影,这部小说把科幻体裁带入了文化主流。克拉克的作品具有极强的预见性,联合国、NASA和互联网界都从他的书中受益。作为美国具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以高超的叙述技巧、精巧的科幻构思、极具时代感的激进思想以及对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的科幻化阐释,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海因莱因是硬科幻小说大师,其代表作有《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在三巨头中, 阿西莫夫或许是最有名气的,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他提出了伟大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后来成为科幻界无可撼动的铁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第一法则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黄金时代之后的60年代,科幻作家们曾尝试主动出击,向主流文学靠近,于是新浪潮运动来临。而新浪潮之后,美国的科幻小说又经历了“赛博朋克时期”,威廉森·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是这时期的代表作。之后,我们看到的《黑客帝国》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美国科幻的发展进入了平稳期。杂志逐渐转向图书出版,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多的影视动漫化的改编,让科幻产业在美国一派欣欣向荣。但事实上,伴随着整个文学市场的萎缩,科幻小说的销量也远不如从前。很多科幻杂志社都倒闭,还有一些杂志转向电子化订阅,杂志在科幻市场进一步式微。奇幻小说开始在幻想小说中崛起,《魔戒》、《哈利·波特》等作品引领了很多奇幻作品的出现,而新作者们也都是一手科幻一手奇幻。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冰与火之歌》的大卖,奇幻小说更是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中国科幻文学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以王晋康、星河、韩松等为代表的科幻作家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其中以网络空间为题材的《网络游戏联军》、《决战在网络》和侧重于科学探索的《天火》、《2066之西行漫记》(又名《火星照耀美国》)都引起了极大反响。

2010年,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科幻黄金时代大师作品选》,以纪念中国科幻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在此期间,一系列本土科幻作家和作品的涌现,也彻底让中国科幻摆脱了乏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其中,刘慈欣《三体》三部曲的出版更是将中国科幻带上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体》三部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这本书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生物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而《三体》的成功之处在于,这本对大宇宙在遥远发展中展开幻想的小说竟启发了人们究竟应当在何种方式下生活和发展的种种思考。如今,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科幻小说,《三体》已经开始在外国热销。《三体》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科幻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著名文学家评论家布哈伊·哈桑说:“科幻小说可能是哲学上最天真的,道德上最简单的,美学上有些主观或粗糙的,但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梦想的空间也被无限的放大,人类与机器的关系也变得玄妙起来,而这一切变化很容易就在科幻小说里找到蛛丝马迹。

2、科幻电影:未来科技发展指向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是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正如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所说,想象力带给人们的力量是无可想见的。在电影作品中,想象力与科技的碰撞不仅让人们领略到科幻的美妙,更为未来科技拆上了一双神奇的翅膀。

科幻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具有科学技术风向标的属性。每一部科幻作品在开阔人类视野与想象力的同时也给科学界发出一份挑战书。回首科幻电影走过的路程,不难发现那些以前不可能的技术如今已成为现实。如果往深里研究,那么你就会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和科幻电影间那些已经重合的轨迹。

《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可谓科幻史上一部伟大的巨作,这部1968年上映的作品堪称“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它最大的意义莫过于预言了许多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这其中就包括平板电脑的诞生。

1968年计算机还处在集成电路数字机阶段,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到来前,要想实现电脑的平板化是不可能的事。加之当时的显示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屏幕的薄型化,仍是以CRT为主。但这并不影响创作者们对随身个人电脑的渴望,所以你会在《2001太空漫游》中见到主角一边吃着简餐,一边用平板电脑观看视频。电影中的场景发生在2001年,而现实生活中真正意义上能做到超薄与触控屏的平板电脑直到2010年才由苹果发布。

《变种异煞》

这部影片描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经基因搭配孕育而成的人才是精英,而经自然繁衍的则被视为“病人”,影片主角文森特就是这样的病人。他为了能够参加一项太空计划而假装扮成精英成员的基因身份,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然而一桩谋杀案让事情节外生枝。

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算机等手段识别DNA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如今,基因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比如说案件侦查、考古、亲子鉴定等等。

《超体》

在最新的《超体》中,主人公露西在达到100%大脑开发程度后先是变成了巨大的未来计算机,然后直接化身成了U盘,并且与万物融为了一体。

在如今这个时代,超级计算机的含义其实就是量子计算机。所谓量子计算机是一种进行量子运算的计算机,它们诞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传统计算机中存在的不可逆操作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计算机的能耗大幅增加,从而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而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力学原理,可以做到计算0和1之间的多种状态,从而大幅提升速度。加拿大公司D-Wave在2007年就展示了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并于2011年公开叫卖量子计算机,价格则是惊人的1000万美元。

《机械姬》

在这部电影中,名为“爱娃”的人工智能女郎为了自己的生存,将两个男人卷进了一场情感漩涡,不断挑战两人的感官、智力和情绪。

在好莱坞之外,有很多工程师正致力于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将人工智能和情绪整合在一起。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员约瑟夫·格拉斯夫伽德,日前接受美国趣味科学网站采访时表示,计算机及其他设备识别并回应感情的技术,常常被称作“情感计算”技术。“情感计算”技术从广义上说,就是为了制造拥有感情的人工智能系统。这项技术的研究正在学术界兴起。为了做到这一点,机器必须拥有一个或多个“情感回路”支柱,包括识别情绪、理解周围的环境情感并流畅自如地表达情感等。

《超能陆战队》

《超能陆战队》中的科幻元素让人惊叹,形态各异的飞行器、可用意念控制的纳米机器人、瞬间传输的星门、3D打印和扫描……当然说到人气最高的,莫属呆萌暖男智能机器人大白了。

据报道,电影中不管是大白的外形,动作还是控制它的工具,甚至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型机器人,都可以在现实的实验室中找到出处。如由IBM公司开发的机器人医生沃森,它听得懂人类语言,可以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征、病史,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自然语言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凭借从各个渠道搜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迅速给出诊断提示和治疗意见。而来自日本的机器人ASIMO可以行走自如,进行诸如“8”字形行走、上下台阶、弯腰等各项“复杂”动作;并可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并能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奔跑。此外,ASIMO还能与人类互动协作进行握手、猜拳等动作,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几乎变成了现实。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

2015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由技术和人类脑电波创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奥创”,它拥有了自我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狡猾和聪明,甚至得出了“人类是地球上最大的威胁”这一结论,进而开始实施清洗人类的毁灭计划。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也在学习能力方面不断进化,工程师们希望最终研制出自我学习能力可与人类相媲美的机器人。所谓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系统已是“小荷已露尖尖角”,有很多实验室在研究这种技术。去年,谷歌公司收购了总部位于伦敦的“深度学习技术”公司,其神秘的“神经系统图灵机”项目,主要宗旨正是建造一台能够像人类一样学习的机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3-18
科幻:照亮AI进步的明灯
拥有想象力,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在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还没掌握科学的人们,想要解释未知的事情,除了发挥有限的智力,就只剩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