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围棋人机大战尘埃落定,李世石VS谷歌AlphaGo,五场精彩绝伦的围棋比赛,最终比分是1:4。比赛结束了,然而相关的话题讨论才刚刚进入高潮。其中,尤其以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争论最为有趣。
以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为标志,在250年的现代文明历史中,互联网从初兴到成为整个地球的血脉,只用了短短50年时间。人类历史虽然短暂,但文明的步伐始终在加速前行。因此,在围棋人机大战硝烟散尽之际,我们忍不住要看得更远: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是什么样的呢?机器人会像各种科幻电影里头的那样无所不能吗?同时我们会变成超人一般的存在吗?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绝不是人类进步的终点。相反,互联网正在不断发展进化,并将开启人类最终的命运之门——智人时代。
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关于人类社会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的论断,及谷歌工程师库兹韦尔关于“2045年,半机器人时代来临”的预言,都在印证着智人时代的到来。
智人时代:强人工时代正在到来
我一直在鼓吹的“智人时代”也就是强人工智能时代。Linda Gottfredson教授如此定义“智能”:“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按照这个定义,强人工智能就是智能达到了能够和人类一样自如“思考、计划、解决问题”的水平。
从弱人工智能进化到强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中最难的一个节点。为何可以大胆猜想在机人时代之后人工智能会突破这一转化难关呢?关键有两点,一是万物互联之后计算机处理速度的飞跃提升,二是人工智能自我进化。
前者的实现毋庸置疑,而对于后者,我们也大可以抱乐观态度。就中国而言,目前,“百度大脑”、“讯飞超脑”等计划和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而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类脑智能研究中心也正在研究如何让机器有自主思维。他们的研究方向有三:认知脑计算模型、类脑信息处理和神经机器人。
“认知脑计算模型”就是借鉴现有的脑科学的成果,建立人类脑神经的模拟机器,以助力人工智能在视听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取得突破;“类脑信息处理机制”就是建立一个类似人脑信息处理机制的多模态数据智能系统;“神经机器人”就是通过类脑研究,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让机器人掌握精细动作并实现自主动作学习等能力。
强人工智能时代什么时候到来?最乐观的预测是2045年,它是谷歌公司工程总监、未来学家雷·库日韦尔给出的。《时代》周刊对此进行报道与演绎:2045年,人类将会通过与计算机结合而获得“永生”,计算机智能将取代人脑,永久改变人类的命运。到时,人类可以选择与计算机融合,成为“半机器人”。而在这之前,即2030年,人类的大脑将可被接入互联网。由此,人类将进入云中思考的阶段。其后,人类的思维成为“生物思维与非生物思维的混合体”——人类大脑甚至可以通过用DNA链制造的微型纳米机器人与云计算服务器相连,从而增强智力。
会出现机器与人类结合的新物种吗?
《超能陆战队》上映后,拥有大白成为很多人的一个梦。在智人时代,这个梦不再是梦。而且,我们所拥有的大白还会更先进、更人性,因为它具有自主思考、决策、行动的能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机器“人”。
半机器人指的是人类的一种进化形态,机器人本身也会“进化”。当机器拥有了人类智慧和认知后,其依靠自身强大的计算能力、储存能力、比人类更强大的持续性和可靠性会很自然地跳跃至下一阶段: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由此,我们的社会结构将由人类一元统治发展为人与机器人的二元结构。然后,伴随着两者的“物种冲突与融合”进程,人类与机器人将发展为具有共同物种意识的“智人”。换言之,机器与人类彻底结合将会产生一个新的物种——“智人”。
这并非是幻想。凭借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依靠D-WAVE量子计算机等第六代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以及利用万物互联所收集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有望在本世纪内实现质的突破。
也许仍有人认为上述猜想太过于天马行空,其实这是受了自我认知的限制。
一旦人工智能进入了智人时代,它将不会停留在人类智慧水平这一标杆上,而会通过构建好的信息互联体系,不断地加强自身软件性能、集团性学习和同步的能力,甚至可以集团性处理同一任务。可以说,在人类实现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变这一关键步骤后,同一阶段的人类恐怕将很难探知强人工智能在“想”什么。届时,人类是否还可以利用自己造出来的人工智能也未可知。
宇宙万物互联的实现
电影《超体》中,把大脑开发至100%的女主人公能够看到所有“存在”的内在形态:一棵树的脉络、一个人发出的磁场、手机信号……甚至包括曾经的“存在”。她所看到的微观世界犹如一张由各种颜色的线条相互交叉、链接而成的脉络网,这些纵横交叉的线条就是各种事物的信息,而这张网可以说就是宇宙的本质。
宇宙万物互联在智人时代也很有可能成为现实,即“智人”不仅能与其他“智人”进行直接的思维交流,还将被接入一个链接宇宙万物的网络,并成为这个网络的智能节点,从而实现对宇宙万物最有效的开发、利用。
当机人时代实现“万物智能”后,随着数据网络的普及以及人类分解信息能力的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的飞升,信息互联将会更为普遍化、复杂化。届时,互联网可能不再局限于地球范围内,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将逐渐被纳入互联网络体系。借助这样一个网络体系,我们人类能够做许多现在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比如独自前往月球。如何做到呢?首先需要的当然是一种能够穿戴在身上的智能飞行装置——姑且称之飞行衣。该装置要满足几点要求:轻巧简便;可存储压缩过的食物、空气和各种应急药物;有一套简便的智能系统,让人随时可以从飞行模式转换为休息模式,需要吃喝拉撒或者站立、睡觉、控制温度时都能自如控制;宇宙联网,人可以跟地球上或者空间站内、月球上的人沟通,边飞行边用视频交流思维……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