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关系中的荒谬性

在1926年德国电影《大都会》中,机器人成了劳资矛盾的催生物。如今看来,这个故事似乎稍显肤浅,但这部以视觉风格而非内涵取胜的电影,绝对算得上科幻影坛的先驱。在这部电影中,诞生了第一个人类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设想,而据科幻的含义来看,既然不违背既有科学理论,就不能阻挡在之后电影导演的脑海中随意勾勒人机大战的画面。

从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控制论、机械电子、信息技术、材料学、仿生学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所具备的性能已经跃升到新的高度,而其应用也更加广泛。在越来越进步的科技之下,机器人广泛替代人类,并不像天方夜天一样遥不可及。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将一切控制在自己手中,否则那些具有战斗能力的机器人,将会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噩梦,更不用说那些可以思考的机器人。

《我,机器人》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科幻电影,这部改编自阿西莫夫的作品,向人们展示“机器人三大定律”的由来。早在1940年,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这一定律虽然出自科幻小说,但之后却成为机器人研究的第一准则。

有了“机器人三定律”,人类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事实上,在一些人看来这套定律只是一种技术上的保证,而非逻辑上的。从人工智能当初的设想可以了解到,机器人是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而具有攻击性的军用机器人的出现,本身也已经颠覆了“三定律”。也许一切就像电影中所要表达的那样:机器人并不是问题,技术也不是问题,人类的逻辑局限才是问题所在。

2008年,一份关于“机器人大战”的前景极其带来忧虑文章的发布,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文章中披露美国在伊拉克已经部署了4000多个半自动化的机器人。从美国国防部发表的文件中,人们可以找到更多机器人武器被大肆开发应用的蛛丝马迹。此外,欧洲一些国家以及加拿大、南非、韩国、以色列等也在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发自己的军用机器人技术。对于军用领域机器人的发展,科学家不无担忧的表示,机器人今后很可能将自己决定何时“扣动扳机”,而“机器人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没有判断能力”。

人工智能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的认识上,电影人和人工智能专家一样都相当清醒。已故的台湾电影导演杨德昌曾经说过,当数字科技在做人原本做的事情时,产业的扩展或萧条方式都不是线性的,因为数字工具的效能,很多事情不能再用传统的方法来看。当人类的功能被取代之时,其中所产生结果,也不是我们人类所能想象的。

人类如果不想被机器所取代,就要让机器拥有绝对服从的意识。电影《人工智能》就认为,以上帝和人的关系规范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具有强烈的压制性。此外,人类本身的复杂性必然会令人工智能产生混乱甚至彻底崩溃,因为机器人生活在三定律的矛盾中,它首先要保护人类,还要保护自己,而且,还不可以为了保护自己而放弃保护人类,更不可以为了保护自己而违背人类的要求。更加严峻的问题是,它不仅要服从人类,还不能成为人类相互残杀的工具,这就要求它需要识别自我行为的性质,同时还要为保护人类而放弃自我意识,将自身沦为无需思考的工具。

如果三定律并不能稳定且良好的界定人与机器的关系,那么,让人工智能更“人性”的方法同样无法解决更本问题。因为,我们灌输给它们的无法又是另外一种“宗教”,而这与三定律带来的结果并无本质区别。假设人工智能已经拥有自主意识,那么,它必然会成为外在于人的独立体,这两者之间自我和他者的矛盾更本无法消除。倘若以人的标准将我们认为的人性强加在人工智能之上,那依然是以人为主导的关系模式,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工智能作为工具的地位,这就为不断演变进化的人工智能埋下了发动革命的种子。

人的本性原本就是高度复杂和抽象的,可以说人性就是动物性和社会性共同作用的产物,这其中社会性又在意识范畴之内,在这种客观情形下,人类又要如何决定人工智能应当拥有那种人性呢?而这一决定又该由谁来给出呢?如果我们以人人性化的思维方式打造人工智能,那人类的复杂性势必会导致人工智能“人性”的复杂化,越来越复杂化叠加在一起又将两者的关系导向何处?所有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建立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累积起来的现实逻辑。在科幻电影领域内探讨这些虚幻的问题,并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更可况,这种讨论本身就潜藏着对人类社会的自我评析。

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问题,其实在某些方面隐含了人类自身的问题,“人—机”关系中存在的荒谬性又何尝不是人类本身的荒谬性呢?不管是对异己力量的妖魔化,还是与异己力量之间的你争我夺,甚至是以输出价值观的方式同化异己文化,都反映了以自我为中心,对既有关系进行定义和立法的强势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和平与合作是大部分人所期望看到的,但不同文化间合作一定要以文化的同化为表达方式吗?不同种族之间、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又该以那种方式来实现呢?这些都是有关“人-机”关系的科幻作品曾经引发的思考。

——本文摘自《智能爆炸:开启之人新时代》一书

作者:王汉华、刘兴亮、张小平

智能爆炸:开启智人新时代》刘兴亮签名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12-11
“人-机”关系中的荒谬性
在1926年德国电影《大都会》中,机器人成了劳资矛盾的催生物。如今看来,这个故事似乎稍显肤浅,但这部以视觉风格而非内涵取胜的电影,绝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