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王兴这对昔日的好友,恐怕怎么都没想到,有一天两人竟然会站在各自的对立面。王兴的美团杀入网约车市场;程维的滴滴也防御性地上马外卖业务。
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同时上线出租车及快车两种业务。根据美团公布的数据,第三日突破30万单,超过三分之一份额。然而根据3月28日滴滴运营总监公布了日订单150万的数据,看来距离三分之一还有一段距离。
美团的攻势引起在业内讨论,有人认为美团打车将对滴滴出行产生巨大威胁。这其实有点言过其实了。
美团打车在“碰瓷”,滴滴出行在观望
从王兴宣布要进入“网约车市场”,到南京试点的推出,甚至包括本次美团在上海正式推出“美团打车”,尽管美团宣称已经拿下上海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滴滴出行依然出奇的淡定,仅仅派一个运营总监发了一条朋友圈,做了简单的澄清。我觉的这是一个正常的反映。显然滴滴出行还在观望,而美团打车在忙着“碰瓷”!
猛怼行业老大,无疑会获取更多的关注。南京试点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这次美团打车登录上海显然在更努力地造势。每天公布订单量,对外宣称已占据上海出行市场多少份额。我觉的“还没有进村就开枪”的行为,多半用心叵测。如果美团真正想做网约车,前期应该会更低调才是,避免和行业老大硬碰硬,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无疑都是明智的。但美团反其道而行,选择了对滴滴的不断“碰瓷”。
滴滴出行平台累计用户已超4.5亿,业务遍及全国400多个城市,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超90%。可以说在网约车市场,滴滴出行的霸主地位一直稳固。对于美团打车在南京的试点和在上海的登录,滴滴一直在密切关注,但并未着急和其打擂台。
因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美团的主营业务并非网约车,在外卖、餐饮、酒店等业务上的重大盈利压力,注定使其不会投入太多资源在网约车业务上。所以,滴滴还在观察,它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判断美团对于网约车业务的定位以及优先级,看其是否真的“All in”。否则,滴滴绝不会因为新入者的挑战,而贸然调整其现有的战略方针。毕竟,网约车市场才刚刚从“烧钱大战”中走出。
依靠补贴“拔苗助长”,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从和快的的合并,到和Uber的握手,在网约车这场漫长的战役中,滴滴笑到了最后,但也伤痕累累。补贴式烧钱,我想即使是现在的程维也应该心有余悸。短短三年时间,滴滴烧掉了投资人的80亿人民币。在程维的一次分享中,他提及此事直言,自己签单的时候手都发抖。所以,我们看到当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之后,战略迅速调整,补贴很快“销声匿迹”。
如今,美团再次举起“补贴”大旗。在上海,美团打车上线初期对加盟司机全部免抽成,司机在每日6-24点期间,在线满10小时、接够10单,可拿到600元的保底收入,超过600元后还将获得200元额外奖励。乘客端,前三单每单减14元。
虽然来自多方的消息称,美团为上海、北京等城市上线或即将上线的打车业务准备了10亿美元。钱的问题稍后再议,但在行业已有寡头的情况下,妄图再依靠补贴“拔苗助长”的做法,显然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易到、神州、首汽,不是没有“烧过”,结果并不尽人意。补贴对于用户而言敏感度正在降低,使用习惯反而在出行选择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出行市场大格局稳固,资本失去角逐动力
就目前出行市场的格局而言,稍微明智的投资者都不会将钱投在任何试图和滴滴出行打一场“补贴”大战的新晋出行平台上。近日,王兴就在社交网络上爆料,孙正义正在促成Uber和滴滴的全球合并。尽管消息未经证实,但是资本市场趋“合”的态势表明,美团在出行市场的盲目投入必然得不到资本的支持。
另外,通过和快的、Uber中国的合并,滴滴出行的股东已经足够庞大,甚至有人开玩笑直言,滴滴的股东一张A4纸都打不完。在滴滴出行的股东名单中,不仅有阿里、腾讯、苹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有软银、DST、淡马锡等资本巨鳄,也不乏平安、招行、民航、中信、中金甲子、北汽集团等超豪华国家队组合。和这样的阵容打一场“烧钱战争”得有多大的勇气?
美团的背后呢,资本大佬也不少,甚至像腾讯、DST、淡马锡等也都出现其股东的身影之中。对于经历过一次“烧钱”互搏的惨痛经历之后,它们是不是还会支持美团和自己投资的滴滴再打一次同样惨痛的战役呢?肯定不会,尤其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役,在出行市场,资本早已经失去角逐的动力,更多的还是对自己权益的捍卫。
美团打车的未来,不死不活或是最好结局
有人说,不管美团做不做的成网约车,都会让滴滴疼,都会分化滴滴的市场份额。谁说不是呢?而另一个战场,滴滴外卖也在不断的给美团制造麻烦。相对于网约车市场格局的稳固,外卖市场的变局可是随时可能发生。毕竟阿里和饿了么对美团的虎视眈眈,让滴滴有更多的牌可以打。一不留神,美团面对的可能并非“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很有可能是“两手空”。
美团做网约车的逻辑是场景,外卖、餐饮和酒店等服务和人之间连接的缝隙,恰恰是网约车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但这个商业逻辑的前提是,自己的主营业务不受影响。而一旦主营业务坍塌,美团打车所有的商业逻辑都会跟着崩塌。
滴滴抓住了美团的七寸,但还未痛下杀手。一旦美团“All in”网约车,双方真正上升到对擂的高度,美团的40亿融资能够坚持多久?它能否找到新的投资者来支撑其和滴滴在出行市场来一场旷日持久的 “补贴大战”?这些问号,我想现在的美团都没有答案!毕竟正如程维所言:“在网约车市场,专车的壁垒在于服务,快车的壁垒在于交易市场设计和技术能力,它是一个包括了技术、资本、效率、营销、品牌、政策等的全方位的竞争。”反观如今的美团打车,无论哪一点,它似乎都没有做好准备。
在我看来,不死不活或许是美团打车未来最好的结局。它很有可能融入到美团的业务体系之中,作为一项服务寄生存活。但也不排除在滴滴的战略逼迫之下无奈放弃。到底是飞蛾扑火,还是绝处逢生,那都是后话,而现在摆在王兴面前最重要的还是IPO。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