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久没有给予美团偏正面的评价了,但对于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一事,我倒是持看好态度。自从滴滴收购Uber优步中国,份额占据超80%之后,中国网约车市场从原来的“激情澎湃”瞬间跌落深谷变的似乎有些“心灰意冷”。本来最有机会挑战滴滴的易到因为乐视的牵扯,在经历“提现风波”之后也变的“老实”许多。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网约车市场可能就这样了之时,美团的突然“杀”入,让人为之一振,网约车市场的“七彩故事”似乎又有了新的情节。
标题中的“杀”字是我故意用的,因为当一个人面对的敌人是一整支军队的时候,只能“向死而生”“杀出”一条“血路”。我们先来看,美团面对的是怎样的一整支“军队”。10月19日,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2017三季度中国app报告显示,报告基于猎豹大数据公布了36个行业排名以及2017Q3中国app排行榜TOP1000。其中,在打车类app排行榜中,滴滴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强势,滴滴出行、滴滴车主、滴滴司机-出租车版、Uber优步中国等滴滴军团强势霸占了前四。目前来看,其它app体量都不足以影响到滴滴。很多媒体在这个报告发布之后,都表示,滴滴在网约车市场几乎是“独孤求败”的存在。
除了滴滴之外,在其他相对细分的领域也都有强大的存在。例如嘀嗒拼车主打拼车,自我定位是“社交型出行软件”;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和易到都是提供中高端的专车服务;而在三季度上涨最多的曹操专车,除了提供专车服务之外,主打“新能源”,主要使用吉利新能源汽车,价格比一般专车稍低。从行业格局和市场现状两个层面看,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都没有任何机会。所以在今年2月份,美团被爆出在江苏测试打车服务时,业内很多专家的第一反应是美团在“以卵击石”!
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准确地说它并没有将滴滴作为对手。在我看来,进入网约车市场恰恰是美团生态的自我完善。从2010年王兴推出美团算起,到如今已经7年的时间,美团早就走出了“百团大战”的泥沼,并逐渐有了满足用户“吃穿住行玩”的移动生态范。凤凰网有篇报道,称王兴是表演式创业,“在创业的7年时间,美团已经陆续融了563亿人民币,融资次数之多,以至于D轮后每当美团有融资,业界都会猜测美团要上市了,因为再不上市,后面的融资几乎就要触及天价了。”王兴和他的美团在业务层面确实有很多“触角”,甚至可以称为“包罗万象”,但大家难道不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吗?既然是生活,怎么能少了网约车这一目前最火的国民出行方式。
另外,我之所以说进入网约车市场是美团生态的自我完善,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团目前的业务和网约车业务是强关联关系。酒店、美食、电影、KTV、周边游等哪一个不是网约车的最佳应用场景?试想下,当你找到心仪的美食时,你是不是需要网约车?去预定的酒店;去目的地看电影;去KTV和好友一起唱K……从用户到目标服务的距离就是美团推出网约车服务的动机。相对于上下班用嘀嗒拼车,美团生态内的网约车业务其实也是另一种垂直细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体验和效率,新零售的思维在服务业同样至关重要。APP间的跳转在我看来一直是用户体验的最大杀手,我在心仪的餐馆定了位置,为什么还要跳出页面打开滴滴?为什么还要在滴滴中输入餐馆的名称或者地址完成约车?难道不能在美团APP内,在订好餐厅和位置之后一键定个车吗?当然可以。我甚至认为美团推出网约车将会对其整体业务用户体验满意度的提升起到巨大作用。在很多时候,有些场合的地址和文字不仅繁琐而且还特别难以拼写,如果美团的网约车服务能够进一步成熟融合进入其业务生态之中,这种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话题的最后,网约车服务对于美团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的它是一条线,一条将用户和目的服务连接在一起的线。即使美团自己不做网约车,将来也会引入网约车服务。与其如此,不如自己做了。
作者:何帅,资深媒体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