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pple Pay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推出,点燃了移动支付市场。不过就在2月24日,三星也正式将Samsung Pay引入中国市场并开始公开测试,安卓阵营终于迎来第一“Pay”。除三星之外,众多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也纷纷摩拳擦掌,据多方信源显示,小米Pay、华为Pay、魅族Pay等一大波Pay正在推出的路上,可以预见的是,“群Pay大战”一触即发。但就目前而言,只有苹果Apple Pay、三星Samsung Pay正式可以让我们进行体验。今天,我就以自身几天的亲身体验,来为大家分析下苹果、三星谁更有机会在即将到来的“群Pay大战”中胜出。
手机厂商推出各式Pay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Apple Pay和Samsung Pay推出以来,业内对两者的评价不一而足,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两者与目前的互联网移动支付领头羊支付宝、微信支付做对比,甚至得出两者将会颠覆阿里和腾讯呕心沥血建立的移动支付格局。
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只要稍微了解Apple Pay和Samsung Pay的基本原理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两者并不介入交易流程。
Samsung Pay与Apple Pay的推出,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不管苹果还是三星,两者都希望用户能够通过自己的手机终端获得更便捷的生活体验,真正享受智能生活的乐趣。就像拍照、通讯、上网、游戏娱乐等功能一样,手机厂商们也希望能将钱包的功能承接过来由手机完成,并以此功能的良好体验来获取用户对自己产品的青睐。这才是手机厂商们推出各式“Pay”的目的。
Samsung Pay和Apple Pay哪个体验更好?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原来各种“Pay”只是手机厂商推出的智能手机的一项功能而已,目的就是增强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现在我就使用Samsung Pay和Apple Pay的体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首先选择的是一家比较大型的超市——物美,在简单选购几件商品之后去收款台付款。当收银员在统计完商品的价格之后,问我是选择现金支付还是刷卡支付(并没有问是选择微信还是支付宝或者是选择Apple Pay还是Samsung Pay)。我说你们支持Apple Pay或者Samsung Pay支付吗?得到的回答是没有听说过。最后无奈我只能说刷卡支付,让其输入好金额,然后我就在其诧异的眼神中拿出三星Galaxy Note 5,轻轻从home键上滑唤出Samsung Pay,选好银行卡输入指纹确认,然后告知其将手机贴到POS机刷卡处即可。在收款员不可理解的目光下,POS机竟然打出了收款凭据,签字后,整个支付过程完毕。如果收银员操作娴熟的话,付款过程甚至要比刷卡还要快。
因为大型商超的结款人数较多,来回做测试体验太周折,于是我决定选择汉堡王做下Apple Pay和Samsung Pay的NFC支付比较。在体验过程,尽管麦当劳的POS机支持NFC支付,Apple Pay和Samsung Pay都支持且顺利完成支付,但明显感受到收银员还是比较熟悉传统的刷卡流程,NFC支付还是稍微慢了一点。但如果用Samsung Pay的MST(磁信号安全传输)支付明显要快很多,因为其整个支付流程和传统刷卡一样,收银员明显操作更为娴熟。
最后我又尝试了街头小店,发现几乎都不支持Apple Pay,因为具有NFC支付功能的POS机市场份额还是偏少,但因为三星Samsung Pay支持MST,所以街头小店的POS机都可以支持。相比较起来,Samsung Pay更方便一些,基本可以取代钱包的功能。
Samsung Pay或将成市场“宠儿”
体验过Apple Pay和Samsung Pay的支付功能之后,就两者的特点和区别总结如下:
第一, Samsung Pay支持更多的POS机终端,几乎只要能刷卡的地方就能使用,而Apple Pay仅支持如711、麦当劳等拥有NFC功能POS机的店铺,进入其他店铺依然需要刷卡或付现金。
第二,Samsung Pay对于店员方面,没有学习的成本,目前很多店员还不会使用Apple Pay,虽然店铺支持,但店员不会用,或不会配合用户使用,导致效率更低。而Samsung Pay店员只需和刷卡一样的操作,付款人自己只要把三星手机贴过去即可。
第三,在体验中Samsung Pay与Apple Pay的支付都很方便,在手机上的体验都很好,支付应用将会是未来手机上的标准配备。但从目前使用的场景和终端支持方面,Samsung Pay有着Apple Pay难以企及的覆盖优势,这得益于其支持MST,保证了Samsung Pay可以在所用POS机上使用。基于此,也许Samsung Pay将会在这场“群Pay大战中”更脱颖而出一些,更受市场欢迎而成为商家“宠儿”。
作者:何帅 微博:@小编也疯狂 微信订阅号:小编也疯狂(id:xiaobianyefengkuang)专注科技硬件、互联网分析评论、电商研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