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支付收费一事,业界早有风声,但如今从微信官方渠道证实此事,还是引起了广大微信用户不少的抱怨。本次微信的收费策略是仅提现收费,转账、收款、红包等业务均免费,而提现收费则规定超出1000元的额度收取0.1%的手续费,每笔最少0.1元。关于收费原因,微信官方的给出的回复是,为了支付银行收取的手续费,但显然用户对这一答案并不十分满意。至于何种原因我们暂且不谈,只单纯地来分析这次微信针对提现收费的策略对微信的战略影响,到底有哪些利与弊?
利
本次微信针对提现收费,首先可以大幅度地抵消来自银行端快捷支付接口的收费成本,这一点倒是实实在在地利好。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很多人眼里,以微信的体量,其支付给银行的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会享受银行方面的限免,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支付领域,只要经由银行的支付管道的支付交易都要向银行支付一定额度的费用,差别可能仅是费率不同而已。强势如支付宝,也一直在向银行支付相关费用,并无幸免,至于为什么其还在坚守免费,那是另外的问题,在此不作展开。我们单看来自微信方面的一组数据:从除夕到初五,微信红包春节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总计有5.16亿人通过微信收发红包,而这个数据和去年相比,增长了近10倍。而这5.16亿人已经几乎覆盖了全国四分之三的网民。有人做了一个假设,假如一笔交易银行收1分钱,春节当天100亿次红包全是从银行卡而不是零钱中扣除的,那么手续费就是1亿。而如果手续费是1毛,那么这个手续费就是10亿。可见尽管每次银行对微信单笔的收费很少,但扛不住微信的天量交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次微信针对提现收费确实对成本的减抵有着巨大作用。
其次,“一举两得”的便宜自然微信也不会放过,本次针对提现收费其实从另一个层面看,也算是对微信支付、消费场景的强化推动。我们再来看这次微信的收费策略,仅针对个人用户,商户不在收费范围之内,而且微信内转账、收款、消费不收取费用,仅仅提现收取费用。这就好比澳门赌场的免费摆渡班车和赌场内的免费饮品一样,只要你在场子内“玩”这些可以免费,一旦离场,就要认真“结算”了。其实是微信在鼓励用户将零钱用于微信生态内的消费,通过微信支付将零钱变现为商品或服务,就不用支付相关费用了,这才是微信针对提现收费策略的一石二鸟之计。即减少了成本负担,又推动强化了微信支付和消费场景。
最后,有助于微信做大资金池,进军大支付。腾讯放弃QQ商城和拍拍,并不意味着放弃了电商的布局,入股京东代表的是腾讯更大的电商野心。从目前QQ和微信对移动支付的“双保险”布来看,大电商这一环节的加入已经是时间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连接京东大电商,并一举打通QQ、微信、财付通,成就大支付。而如今在微信支付层面采取单方提现收费的限流出策略,就是为了做大微信的资金池,实现微信从“转账大户”到“金融大咖”的蜕变,有助于实现腾讯基于微信入口做大支付场景的愿景。
弊
虽然本次微信提现收费策略仅针对个人用户,线上、线下的商户并不受任何影响,让很商户松了一口气,但却激怒了上亿微信个人用户。有人认为微信仅靠用户贡献的资金池获利就可以抵消来自银行的交易费用,干嘛还要向个人用户收费?甚至还有用户认为此举是微信盈利的举措之一。针对微信提现收费一事,似乎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但不管如何,微信的这一举措在收获自身利益的同时,让部分用户对其多了一丝防范之心,对微信的金融服务有了些许抵触情绪,这应该是弊端之一。
第二个弊端更是明显,微信突入起来的提现收费举措,可能会让其辛苦培养起来的用户支付习惯产生一定的流失,毕竟第一时间支付宝就宣布,其提现不收费。这多少可能会让用户的交易行为重新回归支付宝,“社交归社交,交易归交易”的界限可能会变的更加清晰。
第三,微信消费生态还不完善,冒然的收紧提现,对用户影响比预计中要大。本次微信采取提现收费的策略,其实对自身生态的自信之举,这在其官方的回应中可见一斑。微信团队对外的解释是,随着微信支付交易量指数级上升,这项手续费成本已经是天量,转账免费,改为提现收费,在使用场景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较少对用户的影响。此番回应的言外之意大致就是要告诉用户,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已经足够丰富,你们还提现干嘛?直接消费就好了。但遗憾的是,微信团队还是对自身的消费生态过于自信,从电商购物层面而言微信支付的场景和支付宝相比,差距还是十分明显。尽管微信也开通了“生活缴费”、“城市服务”和众多线上线下第三方业务平台,但由于入口相对较深,且整合体验并没有超过支付宝的范畴,唯一可期望的就是微信能尽快完善其使用场景以及消费生态,不然可能会使本次提现收费限制倒帮支付宝一把,坐实其一家独大之局。
作者微博:@小编也疯狂 微信订阅号:小编也疯狂(id:xiaobianyefengkuang)专注科技硬件、互联网分析评论、电商研究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