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HTC被收购的传闻很多,这不得不让王雪红以一封内部信的方式来做出回应,在否认各种无稽的收购传闻同时,她提出了今年HTC四大业务方向:强化智能手机发展、大幅降低营业成本及改善运营效率、内部流程合理化、积极发展新业务,但同时也承认HTC的资源比竞争对手少,因此要加强创新才能让HTC品牌重新崛起。
过去,创新铸就HTC的辉煌之路
98年开始设计世界上第一款触摸手持设备;05打造出第一款3GWindows智能手机;08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款安卓手机;10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4G安卓智能手机……这些HTC曾经的辉煌无不如雷贯耳,甚至每一步都在引领手机设备的发展潮流,并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还记得HTC曾发布全球首款具有“全景照相”功能的智能手机吗?现在这项功能几乎是高端手机必备功能。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HTC往日风光的话,我们不妨用数字来描述下。
在Windows智能手机时代,据有关数据统计,HTC智能手机的销量曾一度占据WindowsMobile平台80%的份额。2008年,HTC于纽约与Google、T-Mobile同台发布世界第一款Android系统手机T-MobileG1,正式加入Android阵营。在Android的帮助下,HTC如日中天,先后推出Desire、ONEX、Butterfly、NewOne等跨时代具有创新颠覆意义的产品,直至2011年4月份,HTC的市值达到了335亿美元,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HTC过往的步步辉煌,无不是创新铸就。
未来,需要HTC的创新基因觉醒
安卓的开源完全激发了所有硬件厂商的热情,伴随着供应链体系的成熟完善,进入智能手机行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仅仅今年就有乐视、360两家重量级互联网巨头纵身跃入手机红海,而其他的互联网巨头和传统企业也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入局。随着手机行业的竞争日趋充分,智能手机严重同质化的问题便愈发地暴露出来,甚至最极端的结果,你同时拿出两个不同品牌的手机,无论在外观还是在性能上都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地相似。这样的现状,正是HTC的机会。
外观设计上需要创新。HTC在手机的发展史上,对手机外观的设计演变起到过巨大的引领作用,比如其推出的第一款触摸手持设备以及早期的触摸屏和手机键盘的位置,数次颠覆性地改变人机交互的方式。如今,在手机业界几乎全面莫非苹果的情况下,HTC应该重新激活创新基因,带领安卓手机在人机交互体验上上升到一个新境界。不过王雪红本次对外表示,下一代的HTCOne(M10)将会是一款“英雄手机”,想必其必然加入了HTC全新的设计理念,到底能否重新定义现有智能手机的外观特征,我们只能期待了。
UI体验上,HTC一直在努力。我们知道HTCsense可以算得上安卓最早的定制UI之一了,甚至HTC为了满足中国大陆用户的操作习惯而推出了HTCChinaSense。这说明较以往过于注重硬件不同,尤其是未来终端厂商的赢利点必将是服务和内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之后,HTC也逐渐意识到软件的价值,并在系统UI方面开始投入巨大的精力。HTCChinaSense这次加入的扫码、黄页、指纹识别和支付等功能,都表示HTC对用户内在体验的重视,而可以期待的则是,未来HTC应该会在系统UI上做更多的创新尝试,来提升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和体验友好度。
下一个创新点:智能硬件。与苹果和三星电子等其他公司一样,HTC也在努力进入其他联网设备领域寻求新增长点。目前HTC发布的智能硬件有:Re相机、HTCVive、HTCGrip,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恐怕就是主打虚拟现实概念的HTCVive了,它是HTC和VOLVE合作推出了一款VR游戏头盔,体验版推出之后获得市场高度评价及无数最佳产品奖,可以说HTCVive重新定义了虚拟现实的体验,奠定了HTC在虚拟现实这一领域内的领先地位。不但是这些智能硬件,HTC也在积极探索智能医疗领域,其创新地推出的HTCTricorder个人智能医疗检测设备,针对性的检测血液、尿液、口气以及耳道等,设备与手机进行无线连接,可以实现提醒等功能。随着HTC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持续关注和投入,将来会有更多更具创意的产品问世。
创新,过去是HTC铸就辉煌的利器,未来也必是其重塑辉煌的依靠。正如王雪红所言一样,HTC面临过许多次困难,但每一次都能重新站起来。这次相信只要HTC能尽快调整,坚持创新一途,HTC一定能够逆势再起!
作者微博:@小编也疯狂微信订阅号:小编也疯狂(id:xiaobianyefengkuang)
小编也疯狂的文章也出现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专栏、界面、速途网、虎嗅、蓝鲸TMT、鞭牛士、搜狐IT、搜狐新闻客户端等媒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