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没做起来的市场,掌阅iReader能做好吗?

文/李东楼(微信号:lidonglou)

今天来聊聊电纸书这个并不引人瞩目的市场。在这个市场当中,Kindle是一个相对比较闪亮的名字,但相对于这么大的市场,其实也并不被大众所识,而汉王也曾经风光一时,如今也平平淡淡。而就在最近,掌阅却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其电纸书产品。我们不禁会问,在Kindle和汉王没有征服的国内电纸书市场的情况下,掌阅能够实现逆势崛起吗?

Kindle、汉王“折戟”电纸书市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早在2013年7月,在亚马逊中国正式发布电子书阅读器产品Kindle时,国内图书在线零售市场巨头当当网就通过其微博高调发布自己的第二代电子书阅读器产品doucon“都看2”。当时业界非常期待亚马逊与当当网在电纸书市场的展开一场精彩大战。然而,大战并未如约来临,时隔两年之后,Kindle在国内反响平平并未获得期待当中的成功,而当当网却早已宣布放弃电纸书产品,主推电子书。而此前,国内一度出现了众多的国产电纸书产品,这些产品当中有的是纯电子厂商背景,如汉王,有的则是互联网电商公司,如当当网,但结果几乎是全部遭遇了“滑铁卢”。在网上还有“盛大停止电子书服务后,bambook还能连接到云梯上”这种网友讨论,不无凄凉。

事实上,国内用户并非没有阅读习惯,相反中国用户对移动阅读有充足的需求,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移动阅读软件掌阅在七年的发展过程中,狂揽近5亿用户,这超过大多数除了微信、手机qq和输入法等应用外的大部分应用。不过,移动阅读与用户使用电纸书阅读是两个概念。除了真实的书籍之外,国人大多数阅读在手机上完成。而且,在以往,移动阅读甚至被很多人等同于手机阅读,因为智能手机已经是移动阅读的第一平台,电纸书的市场小的可怜。

就拿Kindle来说吧,作为一款在美国大受欢迎的电纸书产品,创造了独特的”Kindle模式”。但在国内,Kindle始终显得比较小众,根据东楼观察,Kindle在科技媒体圈一度非常流行,但并没有成为像苹果手机一样的大众消费品,让更多的用户接受这款产品,甚至取代手机成为首选的移动阅读平台已显得遥不可及。

东楼认为,Kindle之所以没能大肆流行,可能有几个关键的因素。第一是国人的电子书付费习惯没能彻底普及,尤其是前几年,大多数用户都通过免费来进行电子书阅读;第二个是产品使用门槛高,使用上过于专业,让很多人敬而远之;第三就是中文书籍有限,其很多宣传也围绕一些严肃书籍和外文书,提高逼格的情况下,也人为制造了距离感。在对亚马逊这个国际品牌不太熟悉的情况下,除了科技圈外,几乎很少有普通人愿意花费1000元左右人民币去购买一个电纸书产品。

掌阅逆境敢做电纸书的底气来自哪?

看起来,Kindle的困境也是大多数国产电纸书产品的困境,比如有付费意愿和能力的用户少和用户没有购买电纸书产品的驱动力等。不过,这种情况并非不可扭转。外来的Kindle可能是水土不服,而国产的电纸书产品却没有品牌和用户基础。特别是在市场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掌阅之所以敢做电纸书,自信可能来源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近5亿的移动阅读用户。而在2015年2月份,掌阅还发布了《2014年掌阅国人阅读习惯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掌阅iReader软件日活跃用户1500万人,月活跃用户达到6000万人。因此,在iReader硬件的销售过程中,掌阅很可能在初期通过转化活跃用户来提升销量,这比起来Kindle在国内市场的靠小众口碑驱动效果更显著。这可能也是掌阅最有底气的地方。

其二是掌阅足够了解国内的阅读用户。事实上,此前很多国际科技公司在进入中国之后,发展之路都并不顺遂,而且很少国际巨头能够真正征服中国市场,可能苹果公司是个例外,此前包括谷歌、特斯拉、亚马逊等等,在国内并没有获得期望当中的市场,甚至还由于水土不服,被迫退出中国市场。而相比Kindle而言,掌阅无疑更了解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喜好,本土化也是其一个显著优势。

其三是掌阅积累有足够多的优质版权内容资源。事实上,电纸书只是一个载体,对于用户来说,喜欢移动阅读的另一个魅力在于能够随时随地以更加便宜快捷的方式获取自己喜欢的电子书。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电子书阅读器上有很多的签约版权资源,丰富的图书资源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根据此前掌阅公布的数据显示,掌阅书城有42万册图书、杂志、漫画等类别的优质数字版权。这显然也是掌阅进军电纸书市场一项“硬实力”。

掌阅逆袭生长,iReader可能只是开端

另一方面,尽管掌阅现在具有kindle等电纸书厂商不具备的优势,但是iReader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而在iReader发布会上,掌阅CEO成湘均坦也言,“跟当初我们去做阅读应用一样,即使我们暂时没有挣钱,只要我们不断地找到用户的痛点和诉求,然后坚持地一直做下去就好。我要的可能只是先把方向找正确,然后剩下就是以一种很坦然的心态去做这件事。”

不过,虽然都是电纸书产品,产品形态也比较接近,但掌阅iReader看起来并不想做“中国版的Kindle”。而且,iReader与Kindle的看起来更像是两个时代的产品。实际上,第一代的Kindle产品在2007年就已经推出,彼时移动互联网还处于萌芽状态,而掌阅iReader在2015年才发布,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子阅读器,显然更可能贴近现在国人的电子阅读的习惯,最关键的是,目前国人购买正版电子书和付费阅读的习惯正在逐步成熟。

跟很多国际品牌一样,虽然Kindle已经进入中国市场逾两年,但是并没有根据国人的阅读习惯做过任何的改良,而是全部沿用西方的阅读习惯提供产品,比如电纸书的显示屏尺寸是西方出版书籍大小即6寸而不是中国出版书籍的6.8寸,比如没有听书功能,比如产品的注册、支付等都不符合国人的习惯等等,众多细节之处都存在较大的改良空间,而掌阅可能看到的就是这些国人用户的使用电子阅读器时的一些痒点,然后通过改良和升级来达到提升用户极致体验的目的。

最近几年以来,国内科技公司打败跨国巨头,中国的科技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尊重。比如华为的Mate7,其推出之后的受欢迎程度十分惊人,市场上经常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又比如国产汽车厂商吉利生产的博瑞汽车,其在汽车媒体人中的口碑远高于同价位的福特、现代等国际汽车厂商品牌等等。这种国内品牌逆袭国际巨头的案例现在屡见不鲜,其核心就是提供更好的技术来和满足本土需求,而如果有一天掌阅iReader完成对Kindle的反超,其实也不必大惊小怪。

最后想要说的是,掌阅iReader电纸书虽然开端不错,但其实前途还是要面对对手和市场双重考验的,不可盲目乐观,日拱一卒,不断改进,用技术驱动产品,用体验感动用户才是正道。

李东楼是著名的泛科技和营销类自媒体。除了这里,他还是新浪优秀专栏作者和科技名博,并是钛媒体、百度百家、新浪创事记、创业邦、快鲤鱼等多个专业科技网站专栏作者,搜狐IT、今日头条自媒体认证作者,百度阅读认证作家、《经理人杂志》、《东方国门》等传统媒体长期撰稿人。微信公众号:瑞莱观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8-10
Kindle没做起来的市场,掌阅iReader能做好吗?
文 李东楼(微信号:lidonglou)今天来聊聊电纸书这个并不引人瞩目的市场。在这个市场当中,Kindle是一个相对比较闪亮的名字,但相对于这么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