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社交十年:资本追捧下死灰复燃

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正式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此时,“职业社交”的概念从引入中国至今也已走过了漫长且艰难的十年,LinkedIn的入华再次激起国内职业社交行业的一潭死水,以脉脉、拉钩为代表的职业社交应用轮番上阵大肆宣传造势,而资本市场则在一片虚假的繁荣中寻找着“中国版的LinkedIn”。

职业社交的十年水土不服

2004年,当天际网的创始人从硅谷回到中国时,“职业社交”对于仍然停留在虚拟社交早期阶段的中国网民而言,还是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关系理应被划归到“虚拟”的范畴,与真实社交几乎是完全割裂的两个概念。人们更倾向于将真实身份刻意掩藏起来,对建立在实名制基础上的职业社交抱有明显的抗拒心理。

国内职业社交的症结,一方面来自用户对陌生的职业社交方式本能的恐惧,另一方面要归咎于中国人特有的职场社交文化。相比追求直接高效的西方人,中国人的职场社交文化带有浓重的含蓄和隐晦色彩,通常情况下带有商业目的的社交往往无法脱离“酒桌文化”、“迎来送往”等人情文化而独立存在,觥筹交错之间结成心照不宣的利益关系。

职业社交的概念从诞生到发展的十年时间里,此种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与习惯始终贯穿期间,仿佛一种无形的桎梏,让诸多试图在该领域有所建树的先行者们纷纷折戟其下。远在美国的LinkedIn从上线到盈利仅用了3年时间,验证了职业社交模式的可行性,但当这套模式搬到中国时,却遭遇到极为严重的水土不服,这让国内的资本市场长期对职业社交产品保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

早期国内职业社交领域创业者便清楚的意识到职业社交在中国的发展将是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现任人人网首席运营官的刘健在当时甚至断言:“职业社交在中国根本走不通”,天际网的创始人则认为问题的出路在于找到职业社交模式与中国用户文化、习惯的结合点。天际网的用户数量接近2000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但其真正实现盈利却是在2009年被规模上仅次于LinkedIn的职业社交网站Viadeo并购之后。

对于天际网来说,被Viadeo收购是个比较好的结果,相比之下国内其他职业社交网站的命运无不令人唏嘘,几乎与天际网同一时期成立的若邻网几经转型也未找到恰当的盈利模式,因为用户活跃度较低曾被列为互联网里的“鬼城”,而后来者如自诩为“中国版LinkedIn”的优士网,则因对市场的不了解和管理因素最终陷入运营危机,大幅裁员之后陷入沉寂。职业社交在中国遭遇十年水土不服之后,前路依然充满未知。

资本追捧下的死灰复燃

十年之后的2014年,职业社交鼻祖LinkedIn已经成长为一家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并于2014年2月份上线简体中文版,正式吹响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对人口巨大的中国市场信心满满,他表示“如果不能连接中国,那么LinkedIn的使命就得改了。”

LinkedIn宣布进入中国之后,一时间国内职业社交的一潭死水又重新泛起波澜。2011年由人人公司创办的经纬网迅速作出反应,宣布将引入国内领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团队,以推进商务社交及服务布局,并煞有介事地表示LinkedIn的中国战略将首先面对经纬网这样根植本土多年的企业挑战,不过这番表态与其说是面对外敌入侵时的重振旗鼓,更像是借势刷存在感。

随后,打着“帮助用户挖掘真实人脉”旗号的脉脉登上舞台,并拉来搜狗的王小川、有道的周峰等人为其造势。获得巨额融资之后脉脉开始大规模投放城市广告并且在营销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一个典型的事件是脉脉曾因盗取新浪微博用户数据,遭到新浪官方声明谴责并停止开放对其应用的授权接口,结果脉脉倒打一耙,称微博此举表面上是保护用户隐私的正义之举,背后是因为多次向脉脉表达投资意向遭拒之后的报复,炒作之心昭然若揭。

而在资本的追捧之下,国内又迅速涌现出一批以拉勾网为代表的招聘社交应用,获得融资之后同样以大规模投放实体广告的方式战略市场,声势不可谓不大,但广告效应之下的用户活跃度则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换句话说,这些产品的用户可能因此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一款社交产品靠大范围投放广告来获取用户,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职业社交会在蛰伏多年之后突然升温?大概与LinkedIn的入华不无关系。资本市场之所以在此前对职业社交领域保持观望,原因在于:“连LinkedIn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盈利,凭什么证明你们的产品有这个能力?”而在LinkedIn入华之后,资本市场的逻辑变成了:“LinkedIn成功上市并进入中国了,那么中国的LinkedIn在哪里?”

于是,国内的职业社交产品又开始争相往自己头上扣“中国版LinkedIn”的帽子,而资本市场也在盲目跟风寻找有望成为“中国版LinkedIn”的产品。职业社交领域因此迎来一片虚假繁荣。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国内职业社交的症结不仅出在多数产品没有找到合适的姿态上,用户本身也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姿态来适应新的职业社交方式。中国的职场人在强烈的商业社交需求驱使下,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一些十分尴尬的场面。

中国人的职业社交方式正逐渐褪下含蓄隐晦的色彩,但似乎有些“矫枉过正”的是,社交方式或手段转而变得简单粗暴,毫无铺垫的直奔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和商业目的。在国内一些会议现场,经常看到这样一群人的身影:手拿一沓名片,向在场者逐一介绍自己之后发放名片,并表示以后有机会要合作。这种方式基本很难收到什么效果,也难免制造出一种尴尬的社交气氛。

职业社交产品的用户教育看起来仍然需要一个过程,但从产品设计层面来看,我们也能够在目前的这些职业社交产品身上总结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社交产品在中国几乎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功,但一旦冠以“职业”的帽子却总是陷入僵局,这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在职业社交产品在中国是否应该更加侧重于“社交”,而非让“职业”的概念先入为主?

曾有观点认为“职业社交在中国是个伪命题”,因为大多数人连自己身边的人脉都没有经营好。西方人习惯在职场中结交朋友,而中国人则倾向于“先朋友,后生意”,即便买卖不成,仁义还在。所以对于中国的用户而言,职业社交中的“社交”优先级应该大于“职业”,如果过分强调产品的职场属性,弱化了产品的社交属性,便有些本末倒置。

事实上,微信等社交工具确实是许多人建立并维系人脉的首要选择。当用户经营职场人脉的需求在一款社交产品中便能够得到满足时,那些职业社交应用们有必要认真考虑一下自身存在的意义。

本文作者郝小亮,TMT领域观察者、评论人,《商界评论》《计算机应用文摘》等杂志特约评论员。扫一扫,关注我的公众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6-24
职业社交十年:资本追捧下死灰复燃
2014年2月,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正式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此时,“职业社交”的概念从引入中国至今也已走过了漫长且艰难的十年,L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