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两年的漫长等待之后,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在再度回归线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如期开幕,这也为我们观察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老冀发现,很多国产手机厂商如荣耀、OPPO、中兴、realme等,均在MWC上发布了与手机相关的产品和技术。
目前,国产手机厂商还是将发力点聚焦到中低端产品,但在2月28日发布的荣耀新品却有不同,将主攻方向放在了售价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荣耀在MWC上发布的荣耀Magic4系列,起售价899欧元。这是非常难攻克的市场——从全球范围来看,苹果一直都占据了高端市场超过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进军高端市场,为什么荣耀有此底气?荣耀CEO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荣耀Magic V以及荣耀Magic 4系列可以看到,我们的目标是去解决终端消费者的痛点,通过挑战创新极限成为痛点终结者,这也是我们科技理想主义的体现。”
从众多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高端市场手机用户最大的痛点集中在影像、隐私、性能、屏幕这四大方面。下面,老冀就具体谈谈国产手机厂商都是如何解决这些痛点的。
一、影像
影像是消费者感知最强的领域之一,强大的计算能力又是手机领先于专业相机的一大优势。如今,所有手机厂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借助手机的计算能力,将影像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由此,2019年9月发布iPhone 11系列的时候,苹果提出了“计算摄影”的概念,悉心打造了引以为傲的DeepFusion算法,采用单摄像头的多帧融合,采集连续多帧的画面,再通过AI算法模型的识别增加细节与亮度,最后合成高清晰度、高动态范围、低噪点的照片。
而在去年9月发布的iPhone 13系列上面,苹果又将计算摄影应用到视频上面,推出了“电影效果模式”,利用AI算法,通过 A15 芯片和感光元器件的配合,能够拍出与电影类似的自动、平滑的焦点切换效果。
vivo则另辟蹊径,在去年9月发布的vivo X70系列上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首款专业影像芯片——vivo V1,利用创新算法辅助并强化了主芯片的夜景影像效果,让极其复杂的多个计算成像算法,在低功耗下并发实时处理变为可能。
在计算摄影领域,荣耀也有自己的突出优势,那就是“融合计算”。例如,刚刚发布的荣耀Magic4系列搭载了业界最顶端、最强悍的多主摄融合计算影像系统,并配合先进的软件调优能力,充分发挥每颗摄像头的独特能力,将不同摄像头的优势能力充分组合,对画质、色彩、清晰度等进行弥补与提升,协同运作提升照片质量。通过两种融合算法,包括基于自身AI-RAW的单摄多帧融合算法,和通过两颗摄像头融合补充相同画幅下不同细节的多镜头融合算法,做到了强大的全镜头参与、全焦段融合的融合计算摄影能力。
可以预见的是,手机影像将会沿着计算摄影这条大道一路向前;未来,谁能够将芯片、光学器件与算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影像需求(不仅能够拍出好照片,还要拍出大片的感觉),谁就有可能在这场关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二、隐私
从全球范围来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各国政府也纷纷通过相关法律,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
2021年4月,一向注重用户隐私安全的苹果,重新丰富了iOS的隐私安全条款。新条款在原有的信息使用、信息披露、信息存储和交换、cookie使用以及信息安全基础上,新增了“应用追踪透明度”框架以保护用户隐私,其要求开发者在追踪之前必须明确获得用户的许可,且允许用户通过某个开关来一键退出所有形式的追踪。
国产手机品牌对于保护用户隐私的重点则各有不同。其中,小米将发力点放在了电信防诈骗,能够自动过滤虚拟诈骗电话;OPPO增加了隐藏摄像头检测以及通知智能隐藏两大功能,专注于解决隐私防偷窥;vivo则更注重手机内密码信息和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等隐私信息的保护。
而对于刚刚发布新品的荣耀,在这方面更“权威”一些。在老冀看来,荣耀在隐私信息保护方面的特色就是“全”,能够做到全方位、全链路。以荣耀Magic4系列为例,在手机中内置了独立安全存储芯片,将用户的关键信息专门保存在独立的、持久化的存储介质中,用硬件加密/解密逻辑电路铸就坚实可靠的防火墙。荣耀Magic4系列还推出了行业内首个基于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双TEE安全系统,该系统独立于安卓操作系统之外, 将由内到外、软硬协同以及由端到云的理念全面贯通,实现用户对于自身隐私安全的可控性,持续打造可信的系统安全能力和友好的安全生态。
此外,荣耀Magic4 Pro作为行业首家支持智慧隐私通话功能的产品,解决了许多智能手机常见的通话声音泄漏问题。要知道,通话声音泄露确实是不少商务人士的痛点,不小心泄露的一些信息,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越是高端用户,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也就越看重。可以预见的是,隐私保护功能,一定会成为旗舰机型最受关注的功能之一。
三、性能
性能仍然是大多数手机用户的痛点,他们希望能够实现更快、更高效的生活和工作。
苹果一向都很重视手机性能的提升。去年9月发布的iPhone 13系列首次搭载了A15 仿生芯片,与上一代的A14芯片相比,CPU性能提升了50%,GPU性能则提升了30%以上。
目前,安卓阵营能够在性能上与A14一较高下的,就是高通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从去年12月开始,安卓旗舰机型如小米12 Pro、OPPO Find X5 Pro 、iQOO 9 Pro、realme 真我GT2 Pro、三星Galaxy S22系列等,无一例外均搭载了高通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虽然性能较上一代产品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功耗同样也有很大的提升,使得手机续航时间不足,进而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同样搭载了高通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荣耀Magic4系列却做到了性能与功耗的平衡,秘诀就在于软硬兼施。通过自研的一系列Turbo X技术引擎,荣耀Magic4系列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的性能,又能够很好地实现性能与功耗的平衡,从而减少引发的发热现象,保障手机的续航时间。具体来说,Turbo X技术引擎包括:
1. GPU Turbo X技术,率先在移动端支持AI超分技术,全流程调控降低GPU、CPU和NPU之间的图形处理总负载,达到整体效率的大幅提升。
2. OS Turbo X技术引擎,实现更佳的系统流畅性和应用保活能力,达成36个月低老化率的优异表现。
3. LINK Turbo X技术,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智能调度数据通道打造更流畅的通信体验。
四、屏幕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一块优质的屏幕,往往能够让消费者“另眼相看”,产生购买的欲望。由此,在竞争日益积累的手机行业,只要是旗舰机型,必然都会追求最好的屏幕和显示效果。从目前来看,高刷新率、自适应、高频调光等技术,正在走进旗舰机的屏幕当中。
我们看到,去年9月发布的iPhone13 Pro/Pro Max率先采用了LTPO屏幕,配合苹果的Promotion技术,实现屏幕刷新率在10-120Hz之间动态调整;此外,这款屏幕还搭载了480Hz PWM高频调光技术,以实现让人眼感觉更舒服的显示效果。
为了追赶苹果,国产手机厂商纷纷与供应链厂商联手,打造更好的屏幕。以今年发布的一加10 Pro和OPPO Find X5 Pro为例,它们均搭载了新一代三星LTPO2.0 2K屏幕,可实现原生10亿色显示。此外,还通过智能动态帧率技术,实现不同使用场景中从1-120Hz的无感变频,同时屏幕功耗降低40%。全新人眼仿生自适应调光技术,可根据用户手动调光的习惯进行深度学习,有效降低手动调节亮度的频率,时刻保证屏幕的舒适观感。
荣耀打造国产屏幕的“1+1”强强组合:荣耀Magic4系列行业首发LTPO屏幕+1920Hz PWM高频调光技术,带来更为流畅的浏览体验和更为健康的护眼能力。其中,LTPO屏幕支持120Hz自适应动态刷新率,可根据显示内容智能调节刷新率,在1-120Hz之间流畅用屏,并节省更多电量。此外,荣耀Magic4系列还首次采用了自研的MotionSync技术,手机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动画渲染速度和手指触控操作实时、快速、智能地调整屏幕刷新率,在保障手机使用体验流畅舒适的情况下,也能有效降低屏幕损耗。
进军全球高端市场
从MWC上努力前行的国产手机厂商身上,老冀看到了他们向高端市场进发的决心;当然,目标的背后,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也是在MWC的荣耀Magic4系列发布会上,老冀听到全程用英语演讲的赵明不止一次地说到"Honor Can Do"(荣耀做得到)。凭借在技术上的厚积薄发,荣耀聚焦消费者最看重的影像、隐私、性能、屏幕四大领域,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痛点,打造出能够与iPhone 13系列正面竞争的荣耀Magic4系列旗舰产品。
这一次荣耀Magic4系列选择在欧洲首发,体现了荣耀加紧进军海外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决心。“我们的长期战略之一,就是要成为全球高端品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开发旗舰产品,为用户带来真正的高端旗舰体验,它的体验应该比今天最流行的智能手机都要更好,最终我们还是要用产品赢得消费者的支持。”赵明透露,继发布荣耀Magic4系列之后,未来两三个月,荣耀还会在欧洲推出三个系列的新产品,并选择一些“关键国家”重点突破。
正如赵明所言,只有解决了用户痛点,才能赢得用户的喜爱。“荣耀”品牌创伊始,正是凭借这样的理念,赢得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拥护。从去年开始,继续秉承同样的理念,荣耀接连发布了Magic3系列、荣耀50系列、荣耀60系列、Magic V、Magic4系列等旗舰产品,逐步在全球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可以预见的是,荣耀将成为苹果有力的挑战者之一。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